三十多岁的八零后,大多数结婚超过了七年。
如今,他们的婚姻里还有爱吗?
是爱情的成分多,亲情的成分多,还是早已经被柴米油盐的琐碎磨没了感情?
今天来分享三位八零后中年女性的婚姻生活,八零后的婚姻真相是什么,我们来一探究竟。
周洋,33岁,公司财务
今天是我和丈夫“冷战”的第五天。
吵架的原因很简单:
五天前,我晚上加班到九点多,回到家已经身心俱疲。
一进屋看到沙发上堆满了一家人的脏衣服,我叹了一口气,把衣服扔进洗衣机,然后去煮点面准备当宵夜吃。
我在厨房洗洗涮涮,听到洗衣机发出衣服洗好了的铃声,就喊老公去帮我晾一下衣服。
喊了两声,都没人应,我气冲冲的跑进卧室,发现老公正在专注的打游戏!
我说你没听见我让你晾衣服吗?
他头也不抬:“没空。”
我突然感觉好像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连吵架都懒得吵。
我去洗衣机里,把我和孩子的衣服拿出来,挂在晾衣架上,没管他的衣服。
第二天早上,他着急上班,没有干净衣服穿,我冷冷地说,昨天洗了,你去阳台看看。
过了一会儿,就听见从阳台传来暴跳如雷的怒吼:
“你洗了衣服,怎么不帮我晾?!都臭了!”
我淡淡的回:“没空。”
当天晚上,我带着孩子回娘家住了。
老公给我发信息,质问我“为了这么点事情,至于吗”?
我看着这些冰冷的文字,忽然感觉现在跟我说话的,和我当初嫁的好像不是一个人。
其实,哪里是“这么点事情”啊。
是一天,两天,很多很多天的“这么点事情”累积起来,我都看在孩子的份儿上,隐忍了。
然而,隐忍并不代表事情解决,只是我们两个都像鸵鸟一样不去正视婚姻里出现的问题。
所谓“这么点事情”,只是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负面情绪一直囿郁在心中,无法散去,最终开出一支腐烂的花朵。
林琪,37岁,公司HR
“各位同事:
下周一公司即将举行团建活动,地点是郊区农家乐。
三天两夜,需要外宿,请确定参加的同事尽快报名。”
看到公司行政在群里发布了团建的通知,我的内心涌起一股隐秘的快乐。
刚结婚那阵子,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下班,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家。
后来有了小孩,惦记孩子,也时时刻刻都想回家。
然而现在,我变得没有那么想回家。
有时候跟老公吵架,我甚至还主动申请留在公司加班。
随着生活变得琐碎,老公也越来越对家庭不管不问。
孩子大了,也不是分分秒秒都需要爸妈。
虽然只是小学生,但现在已经明显有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放学后经常把自己关在小房间,跟我们也并无沟通。
老公似乎也乐见这个情况,也把自己关在书房。
我们家房子是三室两厅,130多方。
我们一家人的日常就是一个人一个房间,只有吃饭的时候才见面和说话。
我时常觉得在这个家庭里我是一个保姆,我的角色是照顾他们爷俩的衣食起居。
我跟我的母亲交流这件事,我妈见怪不怪的说:
谁家不是这样的,我一辈子也是这么过来的啊。
王智,42岁,个体户
我对我接下来的人生规划非常清晰:
等孩子考上大学,我就去离婚。
以前年轻的时候,不爱读书,我的最高学历是高中,高中一毕业就离家打工了。
这么多年,深感于一名没有学历、没有文化也没有技能的中年妇女,在择业方面选择的狭窄,让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我的孩子供到本科。
如果将来孩子想继续深造,我会毫不犹豫地支持,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这几年我渐渐开始看书。
一开始看网文,因为手机老是给我推送,渐渐地我就看了起来。
养成阅读的习惯后,就问女儿平时喜欢看什么书。
女儿把她的书单和喜欢的作家分享给我。
这时我又多了一个感触:其实自己以前,并不了解女儿的内心世界。
我和丈夫总是吵架,女儿从小就表现出不符合她年龄的乖巧和懂事,想必跟这样的家庭环境有关吧。
女儿一直都很安静,很让人省心,从来不嚷着要这个、要那个。
然而她越是这样,越让我心痛:
我的女儿,是一个不会撒娇的女孩。
是我们做父母的,没有给她创造一个可以自由生长、自由撒娇的家庭环境。
我女儿喜欢看悬疑小说,我也跟着看了一些,后来女儿又给我推荐了一些哲学书籍。
她最喜欢两位哲学家,康德和萨特。
她还对我说:
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他的灵魂伴侣波伏娃也是哲学家,同时还是一名优秀的女性主义作家。
第一次发现,我女儿虽然只是一名17岁的少女,但是她的精神世界似乎比我丰富得多。
哲学书,很难“啃”。
对于我这样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中年妇女来说,看哲学书的阅读能力比较薄弱。
但我也愿意一点点地去读,去做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我女儿说:
看不懂不要紧,哲学存在的意义不是让人看懂,而引发人的思考。
只要你一直反思,一直思考,你的处境就会一点点地改善。
讨论
八零后的婚姻,几乎没有爱,基本都是“凑合过日子”,这个观点你同意吗?
欢迎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