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奎琳之泪(生命中应该有一把大提琴)



很多人喜爱大提琴,一见钟情的也是不乏其人,或许正因为如此,它才显得雍容高雅,被人们称为“音乐贵妇”的吧。

“我第一次听到大提琴的声音,就被完全吸引住了,我激动得喘不过气来。它的声音那么温柔优美,富有人情味。这正是我要演奏的乐器。”这是巴勃罗·卡萨尔斯第一次倾听大提琴家演奏时的感受,这一刻对他来说可谓刻骨铭心,也是他自己人生的新的开始。“我觉得我的命运是在那时决定的”,因为遇到了大提琴并被它征服,卡萨尔斯的人生得以改变,也正是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大提琴家生涯。很多大提琴家都将卡萨尔斯尊为自己的精神导师,他也被人们称作“现代大提琴之父”。这个西班牙人在自己70多年的演奏生涯中,探索并确立了大提琴的现代演奏手法,将以往居于乐队配角的大提琴带到了舞台的中心,令大提琴在以后的音乐舞台上,成为与钢琴、小提琴并列的主要独奏乐器,风姿卓绰的大提琴就这样成为令万人向往的艺术之神。

大提琴是交响乐队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它拥有广阔的音域,有热烈丰富、浑厚丰满的音色,并能以多种演奏手法和力度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声音效果,可以完美地扮演各种角色,给所有聆听的人带来丰富的想象和艺术享受。也正是因为如此,众多音乐家精心创作了一系列大提琴名曲,并让它们在音乐殿堂上永久地散发着神圣的光芒。如海顿的《D大调第二大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的《第一大提琴奏鸣曲》,舒曼的《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德沃夏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埃尔加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等等,数不胜数。

杰奎琳

在大提琴的演奏中,你既能听到高山流水的高雅壮阔,又能听到雨打芭蕉的清澈晶莹;它时而热情奔放,时而千回百转;既能奏出比中提琴低沉的声音,也能奏出动人心弦的高音,音质柔和而有富有磁性。当然,大提琴最为辉煌的时刻,要数作曲家赋予其表现如歌的旋律时了,柏辽兹曾说:没有任何一件乐器比大提琴更适合表现精致与充满渴望的旋律。整个大提琴组奏出的美妙旋律,能够表达出的深沉而复杂的感情,足以令交响乐队中任何其他乐器都相形见拙。音乐大师贝多芬也曾经创作过五首大提琴曲,比如《贝多芬A大调第三大提琴和钢琴奏鸣曲》,据说这首乐曲和贝多芬与约瑟芬的一段交往有关。贝多芬曾在1805年头几个月里给她写了不少情书,但她拒绝了贝多芬,随后很快就结婚了,虽然婚姻很不幸,没过多久又成了寡妇。然而约瑟芬明确表示,自己没有与这位作曲家再有任何关系。她对贝多芬讲:“我对你的爱无法言喻,正如一个温柔的灵魂对另一个的爱”。这首在细节上充满了欢喜、激动、温软和俏皮的作品真的有贝多芬一段情史的印记吗?出于对美好事物的的向往,我希望如此。

有人讲,大提琴的音色非常接近人声(尤其是男声),意境深沉悠远,宽广温暖,如此富有表现力,如此富于抒情和歌唱性,与其他乐器相比会更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莫扎特的父亲在他的提琴手册中曾写到,这种琴在傍晚宁静时分演奏会更加优美,这话给我们以丰富的想象。众人熟知的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中的《天鹅》,由大提琴奏出的旋律优美的主题,描绘了天鹅高贵优雅的神情和安详浮游的情景。大提琴舒缓、温暖、柔和、安娴、又略带忧伤的音调贯穿始终,优美的音色完美地表现出天鹅的高雅、纯洁,宛如那高傲的天鹅就在每一个听者眼前的湖面上,让人心驰神往,一时忘掉了自己。大提琴的温暖、淳朴、醇厚、深情,被一串串音符萦绕着,如思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久久回荡,挥之不去,让人流连忘返。

巴勃罗·卡萨尔斯曾经说过“大提琴犹如一位美女,但并不随时光流逝而衰老,相反,她却日益年轻、苗条、柔软、优美而雅致。”的确,多少年来,它仿佛青春永驻,总是那么深沉、委婉、悠长、柔和、甜蜜、温柔……比春光更美好,比岁月更悠久。当时光在大提琴的弦上流逝,人们从中可以尽情地享受其中的美妙,感受永恒。它那厚实的音质、忧郁缠绵的旋律所表现出来的深沉厚重的情感,使每一个音符都给人无限的思索和回味。

说到大提琴就不能不让人想到杰奎琳·杜普蕾。她简直就是大提琴音乐梦想中的女神,对许多人来讲,她就是那个无与伦比的神一样的大提琴的象征。她去世时,喜爱她的人们用鲜花铺满了十几公里的路为她送行。傅聪曾说:她是上帝派来安抚人类不安灵魂的天使。 她是集上帝的恩宠和撒旦的苦难于一身的绝无仅有的被神选中的人。世界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则把杜普蕾的演奏生涯比作一颗划空而过的彗星最闪亮的那一瞬,虽然短暂,却留给我们永久的美丽回忆。这个把自己完全献给了大提琴的女性,曾深情地说:“我热爱生养我的这个地球上一切自然的东西,我演奏大提琴时与漫步在青山碧水间有同样的感觉。”这也许正是她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都给与了大提琴的最好的解释吧。由于喜爱,人们对于杰奎琳·杜普蕾给与了很多美好的想象。例如《杰奎琳之泪》是由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创作的一首著名的大提琴曲,本是献给他的好友也是他的“伯乐”、时任法兰西歌剧院导演的著名作家、诗人阿尔塞纳·何塞的夫人的作品。但是奥芬巴赫一定没想到,在100年后竟然真的出现了一位叫杰奎琳·杜普蕾的大提琴家,并且有段时间众人疯传这首大提琴曲就是杰奎琳·杜普雷所演奏的。不过传说只是传说。真实的情况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时任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首席大提琴的大提琴家维尔纳·托马斯-米富内为了纪念他所崇敬的已逝世多年的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雷,对奥芬巴赫的大提琴曲《杰奎琳之泪》进行了改编,同时又改编成乐队伴奏的版本,并以此献给杰奎琳·杜普雷。尽管这位大提琴家名气并不大,但这首奥芬巴赫的《杰奎琳之泪》他的确演奏得无与伦比。

人生需要有诸多伴侣,它是你精神的追求和情感的寄托,也是生活的希望和快乐,就如大提琴于杰奎琳·杜普雷,也如大提琴和我们每个人一样。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