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即可关注 [ 可以 ]
| 可以 | 营销 | 痛点 | 网络 |
▶ 可以·人物

▶今日人物:戴赛鹰
三个爸爸儿童专用净化器创始人、CEO
心理学硕士,
曾被评为全国十大新锐策划人,
十大成功营销操盘手;
参与创建了婷美集团,
作为董事副总裁,
缔造了婷美内衣26天火爆全国的营销奇迹。
2014年4月联合创立
三个爸爸家庭智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2014年3月,“三个爸爸”获得投资人张震1000万美元的首期融资,开始投入研究和生产抗雾霾空气净化器,8月“三个爸爸”空气净化器产出第一批产品;而在9月22日—10月22日的一个月时间里,这一款产品成为京东第一个众筹超过千万的新兴产品
换做几个月以前,还没有太多人知道“三个爸爸”是什么意思,一般人都会想到,这个名字也太奇怪了吧,怎么着也跟“净化器”沾不上边吧?短短9个月的时间,戴赛鹰和两位“爸爸好友”几乎是无预警、无准备地给了传统空气净化器一记重击,毫无净化器生产经验的三位父亲和准父亲凭借“爸爸精神”短时间内创造了一款爆品。
这又可以让我们无缝连接地想到,换做以前我们怎么也想不到“小米”可以凭借粉丝经济获得强烈的追捧,孟醒可以通过微博运营一炮打红雕爷牛腩,且都是红得发紫。

“三个爸爸”毋庸置疑地又是互联网思维的另一娇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直接深邃地改变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快速地使思维方式、包括商业思维产生迭代。在这一趋势的笼罩之下,出现了一场异常刺激的平行世界中的众神登场,奇迹一个个产生。甚至,每一个领域都可以连着互联网,每一个思维变迁都可能产生行业颠覆。
借用名博金错刀的一句话,“说三个爸爸成功还为时尚早,但它们的品牌打法值得借鉴。”
“三个爸爸”走到今天所用的“痛点+尖叫点+爆点”思维、“用户体验观”、“人格塑造观”以及“病毒营销”,确实是印证了后来的快速走红,同样,每一个思维点也都可能创造下一个颠覆。

Q 可以 x A 戴赛鹰
【营销各派法宝】

Q:戴总,聚焦度、尖叫度、温度、粉丝热度、分享度、参与度。在这七度空间营销理论中,您觉得哪几个“度”是最难做好的?为什么?有哪些细节需要特别注意?
A: 我觉得最难做的首先是产品的尖叫度吧!因为现在的产品其实是极其丰富的,你要让你的产品跟其他的产品有区别,首先你必须要找到用户痛点,然后还要根据用户的痛点去寻找你能够做出来什么不同的用户体验,所以这个尖叫度我觉得是比较难做好的,因为可能我们现在看到大部分都是同质化的产品,当然了,尖叫度就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小米的办法是最容易让人尖叫的,它就是基本上按照大规模生产的成本甚至是低于成本的销售,但是除了这招之外呢,产品本身体验上要找到尖叫度,这个我觉得是比较困难的。
那第二个比较难做到的还是粉丝热度吧!因为你而聚焦人群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然后去挖掘自己的情怀故事,这些都还是可以通过你的创造力来制造出来的,但是你怎么样能够把粉丝围绕到你周围、把他们组织起来,让他们被你的理念所感动,这个我觉得也比较难,因为这个需要非常细致的工作,也需要你把自己的各个方面做到位。
所以要想做好这两个度呢,第一个尖叫度的话最关键的就是必须要把用户的痛点调查清楚,要跟用户滚在一起,从他们之间去发掘痛点;第二个其实就是你首先要有一个比较好的组织结构,就是你怎么样去组织粉丝?另外一个是你必须要经常设计一些参与度很高的活动;再一个,你在跟粉丝互动的时候也要给他们利益的反馈,这个反馈可能不是金钱,而是一些产品的试用、或者一些荣誉,把这些东西做到位,另外就是比较真诚的对待你的粉丝吧!我觉得这两个都实现了就能做好,但如果你产品又能有尖叫度,又能让粉丝非常狂热,我觉得你一定能成功。
Q:戴总您能举个让粉丝狂热的经典小案例吗?
A: 从我们的运作来讲我们应该没有什么让粉丝特别狂热的东西吧!就是我们让粉丝忠诚度比较高的还是去年八月份,我做的那个空气检测的活动。我找了五十个人,也是报名的,以妈妈为主,当然也有一些爸爸,给他们发放一个检测PM2.5检测仪、一个检测甲醛的检测仪,然后让他们帮我们测,测好了就是把数据很好的上传,然后自动报告的,我们会每人送他们机器,但是我们觉得可能用户让他们每天测这个事儿应该会比较难,我们把仪器发下去之后好在也做了一个群跟他们做互动,然后发现他们测成度非常好,因为这些父母都非常关心孩子生活环境中的空气质量问题,他们非常好的测自己还帮别人测。
那这个活动的参与度就非常之高,当时我的产品还没有出来,那么通过它们不断的去测环境空气质量,他们其实对空气净化的需求也特别强,后来的话大概十五个人我每人送了一台机器,但是这十五个人后来也都买了我们的机器。通过这种高参与度的活动让他认同我们的理念,然后也看到了空气不好会给孩子健康带来伤害,而且觉得我们的企业很负责任,这些粉丝们就对我们比较忠诚了,就是狂热倒谈不上,因为我还做不到像小米或者锤子手机那样,但是中国这种互动性很强的活动和在一个相对长时间跟他们进行沟通比较少有,所以他们对我们企业的忠诚度非常高。
Q:您是名副其实的营销大师,您觉得要成为一个营销大师有哪些方面需要特别注意?您有哪些特别的生活小习惯和思维习惯吗?
A: 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生活习惯,但是我知道你想做好营销我觉得有几个你平时要注意的,一个是能力方面的积累,因为你们可能会碰到很多营销相关的案例,不管是自己做还是别人做的,你要不断的去复盘、去反思,然后去提高你的能力;另外一个就是素材的积累,因为你也会经常看到很多比较好的创意,这些东西你可能要积累成一个案例的素材本,这个别人的创意有的时候是对你创意的一个激发吧;第三个呢我觉得是一个资源的积累,就是其实有很多方案是跟你的资源条件有关的,就比如现在我想要做一个事情,比如说我要去找逻辑思维的罗振宇或者谁啊,我基本上都能跟他们对接上,那这个资源我觉得也是个关键,那有人说可能我平时没有什么资源那怎么积累呢?
积累的方式其实有很多,我就碰到过有几个人,你看黑马会原来有一哥们儿,在我做众筹的时候买了我十台机器,当时我就觉得特别感动,后来他从融资、到BP的整个梳理这些我都在帮助他,他虽然买了十台机器,但是他从我身上获得的回报我觉得肯定远远不止十台机器吧?我还碰到过,比如说我做团购的时候,就是也是买了我几台机器还特别支持我,这些人呢我原来并不认识,但通过我做一些这样的活动然后他支持我支持的比较快,后来我注意到他,然后就把我的资源链接上了,会给他们带来比较大的回报,所以这几方面的积累我觉得是关键。
Q:戴总,怎么抓住用户痛点并将痛点在产品中发挥到极致呢?
A:抓住用户痛点,其实我刚才讲过就是跟用户滚在一起。我们一开始跟700多个用户在群里互动了大概三个礼拜,我们挖掘到了六十五个痛点,有的痛点是你可以通过产品解决的,有的痛点其是我们不能去解决的,比如说挖掘到一个用户的痛点,很多用户说了就是要买一个不换滤芯的净化器,但这个我们发现了不换芯的净化器那就肯定是那种高压静电的,高压静电的净化器最大的问题就一定会产生臭氧,而你净化空气就必须关闭门窗,关闭门窗之后呢臭氧的物理积累对孩子神经系统发育伤害特别大,所以呢这个痛点我们是不能满足的。
那有些痛点你比如说用户对于净化器效果的怀疑,那我通过给他装上一个激光的传感器,然后在APP上显示,然后显示值你打开进去看了它下降,这个怀疑就没有了。有人说怎么比较这个净化器的效果呢?我们最后找到了出风口片化定位这个解决办法,所以你挖掘出很多用户痛点之后,然后你把主要的痛点通过你的产品去寻找一些表现的方式,然后去解决它,这样就是把用户的痛点通过你的产品的表现给他发掘到极致了,就是一定要做出是可以跑分的指标,就是一定要让用户看得见摸得着的,这样的改变、这样的方式来解决痛点才会让他尖叫。
有些痛点不能解决,就是我们认为这个痛点是错误的,因为我是做儿童专用的产品的,我不会完全去顺应用户,我必须要有我自己坚持的原则。
Q:怎么在创业中快速形成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呢?您觉得有哪些关键点?
A: 要快速变成有影响力的品牌,我觉得我这个七度密码其实就是去解决这个快速变成有影响力品牌的方法。除了这个之外我觉得快速建立影响力可能还要通过媒体的报道,那你怎么样获得媒体报道的这种优先权利呢?我觉得你可能要把自己变成一个案例,要变成某些平台的样板,这包括三个爸爸为什么现在知名度、影响力这么高?其实主要是因为我们变成了京东众筹的一个案例,中国第一个千万级别的案例,就是如果你能够变成一个案例、变成一个平台,它自己会帮你推的话,我觉得这样你更容易快速成功吧!
Q:从传统营销到互联网营销,有哪些区别?我们该做哪些改变?
A: 传统营销跟互联网营销应该还是有蛮多区别的。因为传统营销在乎的是定位,然后整理出产品的信息,做好广告通过大众媒体来传播,但这个时代首先是媒体变了,我们找不到像以前中央台那样性价比高,能够向所有人传播的媒体,现在媒体已经质变了,而且传播方式也变了,你就向用户讲你怎么好,现在的用户已经不看了,也没有办法去比较好地传播。
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就是首先人人都是自媒体,你的信息要通过你自己发布出去,然后通过一些扩散器给他扩散,然后让每个人,甚至你的每一个用户都来传播你的信息,这样才能起到全媒体的作用;再一个就是现在传播方式也变了,传播方式变成了你必须引爆话题、制造口碑,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传播出去,哪怕你要动这个传统的广告,你也必须要有你的话题性,有让人去传送的这样的能力,要不然的话你可能就很难获得传播的成功。
还有一个大的特点就是用户变了。因为传统的营销方式我们是不重视用户的,我们主要是做一个单向的传播,就是我告诉你好或者不好就可以了,用户也很难反馈,我们也没有工具去收集用户反馈,但现在因为有了手机、微信这些东西,这个用户是能够跟我们实时反馈的,我们也可以搜集到他们的反馈,所以你要想做好这个移动互联网营销就一定要特别重视你的用户,然后要给用户最好的产品体验,让用户来帮你传播,而且能让用户认同你的企业的理念然后变成你的粉丝,这些方法应该都是跟传统营销完全不同的。
做互联网营销的渠道的话,比如传播渠道的话应该主要就是这些社交媒体,这个微博、微信、贴吧、天涯豆瓣等等这些平台,然后在上面都可以去做营销,都可以让人来制造出你的病毒,让他帮你传播;从销售的渠道来讲基本上就是互联网的渠道、还是电商的平台以及自己的官网这些品牌,把它结合起来然后做一个整合的平台,可能就会有比较好效果。
Q:如何引爆话题呢?能否举个案例。
A: 比如说我们做众筹的后一个阶段,我们想怎么样让大家来主动关注我们,而不是我们直接到处去告诉别人我们怎么好。所以呢我们就在优酷的群众话题社,跟那个著名演员那威做了一场辩论,这场辩论的主题就是空气净化器是不是精神产品?因为优酷这个群众话题社原来是老罗跟王自如在这里辩论,影响力比较高,就是当时专门这一个撕逼大战的一个平台,然后我们在这个平台上把它变成一个社会事件,后来很多人因为这个事件才知道了“三个爸爸”,有些人看到这个信息之后又看到“三个爸爸”是专门为孩子研制的净化器还有出风口片化性为零、除甲醛效果好这些东西,然后呢,他就从这个话题看到我们的信息,最后形成购买。
当然我们在优酷上辩论其实是不允许提到“三个爸爸”的,但是我做为一个某净化器企业的负责人,然后我是代表这个行业在跟明星做辩论,那这个事情本身就形成了的话题,而且通过这个话题的话,我们就很容易结合在别的渠道,我就可以把我“三个爸爸”的信息包括我的儿童定位这个东西传播出来,所以众筹的后半段的话,几乎就是一个抢的局面,那时候是比较火爆的,就因为话题制造出来了。
Q:做互联网营销更需要感性的力量吗?
A: 不是更需要,做互联网营销必须要有感性的力量,因为这个时代,产品是极其丰富的。传播经常传播的不是事实,而更多是情绪和梦想,如果你没有情绪和梦想,干巴巴的传播一些产品的特点,我看是没有人会听的。
Q:您有什么书籍推荐吗?能够启发您思考的。
A: 书的话我觉得腾讯编的《微信思维》是很不错的,像最近李善友的《登高四书》,包括《产品型社群》、《精益创业》、《从0到1》都可以看看。

Q 可以 x A 戴赛鹰
【创业修炼秘诀】
Q:初创企业怎么做好融资、获得足够的资本呢呢?初创企业怎么更好地定位精准人群之后去确定盈利模式呢?
A: 有句话很关键,“这个时代,品牌的争议度比美誉度更重要,因为有争议,才会有人关注你。”
先说初创企业定位人群的问题吧,如果是创业的话其实一开始你肯定是有你的初衷的,然后可能某一个特定的人群对你的这个产品需求会更强,创业你不要想一口吃成胖子,你就锁定这个特殊的人群,然后把他们的诉求做到极致。
因为你做的产品不会没有竞争对手,但是如果你锁定聚焦在一群人身上,你可能就会没有竞争对手。因为所有同类的产品它没有为一个特定人群服务,那盈利模式的话无非就是看用户能够愿意为这种特殊性付多少费。你锁定了特定人群那产品的定价基本上就会比大众定的要高些的,我觉得这个问题就比较好解决了。
初创企业怎么去获得融资,我觉得首先要把你的商业模式思考清楚,把你产品的特点包括把我讲的这个痛点、尖叫点这些东西找到;另外一个,你要学会做路演也学会做BP,其实有很多课程教你去怎么做路演、做BP,这个东西是很专业的,如果你没有经过训练的话,恐怕你是很难做好。我有朋友他们也会组织这样的课程请我去讲,有兴趣的话大家也可以联系我。
Q:创始人也就是合伙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做好哪些事情呢?
A: 创始人的话,要有很高的情商,另外呢要有比较强的比如讲故事啊这种高感性的能力,另外就是你的产品品控制等这些基本的东西要具备。
所以呢,就是现在在北京创业的创始人流行是团队化的,因为一个人,如果他要很理性的去把控供应链,同时要很感性的包括去激励团队做好营销传播,这个还是蛮难的。所以呢现在都是团队创始人,比如说三四个,小米就是七个创始人,每一块都有人去盯着,而且那都是创始人级别的人,我觉得这样的方式挺好的。(只会让大家都觉得你每块都有定海神针吧!)
Q:戴老师,融资中如何找到关键的人?有哪些渠道?
A: 这个我觉得可能还不是很关键,关键在于你本身的商业计划是不是能够吸引并打动人,另外一个就是你是不是能够找到适合你这个投资方向的投资人,因为很多投资人他是有方向选择的。渠道的话我觉得那你可以加入一些组织,比如说创业家的黑马会,这些组织它本来就会提供一些投资人对接的资源服务。
Q:您在创业或生活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您是如何面对的?
A: 就说说两个大问题吧,第一个大问题呢就是我们碰到硬件制造供应量管理这方面的问题,因为我们项目整个时间比较短,然后对于研发这块,生产那边催得很急,但最后呢生产供应量这块还是出了些问题。
另外一个呢其实我们现在碰到一个大的问题就是小米,因为任何智能硬件只要小米出现的话可能都会对这个行业造成一个比较大的震动或者是打击吧。它出的产品其实本身用户体验不好,因为噪音很大或怎样,但是很多用户想着便宜啊,所以这种方式呢应该说对我们的打击还是比较大。
那怎么应对的,供应量管理呢其实就是让你去积累经验,然后你碰到问题的话坚持住,别慌然后去努力,这个呢我慢慢已经调整了,小米的竞争是所有智能机的创业者都能碰到的吧,对于小米的话可能都无法去正面对抗,你可以一方面不断地优化产品,让产品体验跟小米能够有比较大的一个区隔,另一方面来讲,你从市场定位上就跟他区隔开来,因为我们本身是针对母婴这块,那跟小米的定位是不一样的,还有一个是你可能还是要相对的避开它,它主要是做互联网,然后你可能就是做电商渠道,把线下也做了,还是要迂回的去跟它来对抗吧,就这块我们也一直在努力之中。

如果把创业比作修炼武功,
营销则是其中基本之道。
互联网创业中的合伙人制,
营销中的体验用户观,
这是“三个爸爸”的独门秘诀,
也可能是下一个奇迹的缘起之因。

【本文编辑:Canace】
【美编:信非】
【摄影提供:戴赛鹰】
公告通知
转发此篇文章并回复“报名”二字到“可以”后台即可加入高端微信采访群,微信采访顶尖大咖并获得大咖私人微信号,与之近距离交流。
回复相应数字即可了解近期热门人物
01 大伟:中国著名商业领袖摄影家,国家肖像馆发起人
02文宾:长沙人的“老长沙”,世界的“老长沙”
03 廖浩科: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紫金台俱乐部创始人
▼▼▼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可以梦想实习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