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议泛滥的问责和惩罚。当一个企业习惯于以强行的惩罚制度,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上的,来维护所谓的企业利益时,只能塑造出一个奴性的团队,且很可能是表面的服从,内心的撕裂,而丧失的是真正的以企业利润为最大化的责任感,和主动有为的创造性,企业管理如此,任何组织亦然。
如何有效地调动和保护员工的积极性问题,管理者应更多地从制度和流程的设计出发,在过程中,注重鼓励和引导员工的持续改善意识。过程中的问题,要善于用8D,6SIGMA等方法论去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从源头上去解决问题。
制度设计的出发点是非常关键,问责机制是必要的,但是需要真正起到作用,同时更要起到好的引导。问责的对象是有主观故意,并由于主观故意的作为和不作为,导致了问题的发生,从而对企业和他人造成损失和伤害。问责的目的所追求的效果是通过警示,来引导团队主动作为,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甚至主动提出改进的建议。
2- 教科书观之辩证看待正统。教科书是讲给学子的正统,但历来的正统和官方是否是客观和全面,则是有不同的结论的。比如看我们新中国的经济,有多少书里会系统讲解中国经济的周期性危机,面对历次危机时,出口,内需,投资等三驾马车的本质关系;社会主义改造、上山下乡、大包干、西部大开发、包括现在的乡村振兴、新基建等这些政策后面的底层逻辑是什么,都是需要在书外去学习,去理解的。所以说,课堂与学校,教科书,更多的是一种方法,一个基础,远远不是全部。
对于中国所谓“封建社会”的定义在变化了,越来越多的人在接受所谓封建社会,更多是欧洲所特有,中国实际上是短暂的,大一统的帝国。但大一统的同时,对于多元性和包容性却在多数时间是排斥的,这对于当代的我们,是需要思考的。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