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阿里巴巴发布财报显示,蚂蚁集团于2022年3月经股东大会通过了公司分红方案,截至到3月底,阿里集团应收股利为39.4亿元,按持股推算,蚂蚁此次利润分配金额超过120亿元。这也是该公司对外融资以来首次启动分红。
蚂蚁集团回应表示,本次利润分配方案着眼于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和股东合理回报,综合考虑了公司财务状况、经营发展规划等因素。公司主要股东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的自然人股东(蚂蚁创始团队和管理层构成)自愿承诺,收到的相应分红将留存在公司层面,用以增强其财务实力和对公司的资本补充能力,以配合公司的整改推进,并促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有些人对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两个公司的背景可能不是太了解,这两个公司的数十名自然人股东,均为蚂蚁集团高管和早期创始人。当初的蚂蚁集团可谓是备受资本瞩目,公司还没上市,估值就超过万亿人民币。而那个时候的马云仅有8.8%的股权,无疑是真正意义上的小股东,对公司的控制能力不是很强。但马云也不想把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拱手让人,为了加强对公司的控制权,只能在股权布局以及公司章程上进行设计,并在杭州成立了君瀚和杭州君澳两个有限责任公司。
首先马云出资仅1010万元,成立了一家云铂公司,并100%控股;云铂公司又作为GP(管理层),分别控制了两家有限合伙企业君瀚合伙和君澳合伙。虽然蚂蚁金服的股权激励对象全部放到君瀚合伙和君澳合伙的LP(投资者)名单中。并且LP(投资者)的出资占据绝大多数。
但是云铂公司仍以GP(管理者层)身份掌控有限合伙企业的控制权,也即权归马云。君瀚合伙和君澳合伙再持股蚂蚁金服,总持股比例76.43%。最终,马云仅出资千万,以一招“小股控大权”,便牢牢掌控了市值超万亿元的蚂蚁集团。
公开资料显示,蚂蚁集团自2015年进行首轮融资以来,先后引入了近30家外部机构股东。此次分红,这些长期支持蚂蚁的股东,将获得7年来首笔现金回报。此前阿里财报透露,蚂蚁集团2021年的经营利润同比下降或超过20%。但其早期在海外金融科技领域有过大量布局,蚂蚁的这些投资现在终于进入了收获期,所以持有的投资净收益有所增加,两相抵消后蚂蚁账面利润平稳,2021年共为阿里集团贡献投资收益约240亿元。
2021年,蚂蚁早期投资的海外公司开始有所收获,其中有四家公司陆续上市:7月份,其投资的印度数字生活服务平台Zomato上市;8月份,印尼电商平台Bukalapak成功上市;11月,韩国最大的移动支付平台KakaoPay也上市了;同月,被称为“印度版支付宝”的印度最大移动支付平台Paytm母公司One97 Communications上市。
众所周知的原因,2020年11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决定,暂缓蚂蚁集团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同日,蚂蚁集团宣布暂缓在港交所上市,被叫停上市后,蚂蚁集团进行了彻底整改。
去年4月,蚂蚁集团公布整改方案,涵盖旗下的支付、征信、消金等多个业务。此后,蚂蚁多项业务开始收缩,包括主动压降余额宝规模、关停相互宝等。
同时着力探索科技商业化和海外发展,以寻求更多业务增长点。在科技领域,蚂蚁成立科技商业化公司,整合蚂蚁链、金融云、安全科技等能力,服务产业数字化升级;在全球化领域,推出跨境支付技术解决方案Alipay+,为全球商家连接亚洲消费者提供了新途径。
另外,已经有超过百万商家机构通过小程序、生活号在支付宝平台开展数字化经营,支付宝作为数字化经营平台的属性更加凸显。至此,蚂蚁的战略方向已然清晰,主要股东财务实力的增强,有助于支持公司的长远发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经过一系列的整改完成后,目前蚂蚁集团基本上已经符合监管部门的上市要求。所以上市依然是蚂蚁最终的选择,也是迟早的事情。只不过经过这一系列的整改之后,以后蚂蚁集团恐怕不能以科技公司的名义上市了,对应的它估值可能也会少很多。
结语:不过话说回来,国内一些互联网企业在早期创业阶段,的确受到过许多外国资本的帮助。但是能够赚取丰厚的利润,主要还是得益于国家发展的浪潮。企业做大做强了以后,只有不断投入研发,不断回馈社会,才能更多的被大家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