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安全组织曝光了Intel芯片的安全漏洞,牵涉的产品跨度可追溯到2010年(比如Q57家族),而且波及到Kaby Lake处理器。
5月份,Intel开始着手修复,并公布了漏洞详情。
原来,该BUG存在于Intel的主动管理技术软件(AMT)中,它适用于vPro博锐技术处理器,是ME(管理引擎)驱动的一部分。
主动管理技术通过16992网络端口获取完整的网络控制权,便于管理员/网管等远程维护、修复计算机等。
今天,西门子为旗下产品更新了补丁,受影响的一共38款,包括SIMATIC工业PC、SINUMERIK控制面板、SIMOTION P320 PC等。
西门子表示,因为Intel这个BUG,导致黑客可以远程进入系统,并且使用空白密码登陆。
不过,Intel多次强调,消费级产品未受该漏洞影响。
联想到前几天在网上看到关于芯片流片失败问责的故事:有次流片回来测试,某个引脚有问题,一上电就漏电,几分钟之内就是一缕青烟,板子带芯片一起烧了。追查发现,该io的esd diode画版图的时候居然少画一层layer,产生了错误的器件。(io和esd的版图和design rule是特别难搞的事,做过的都知道)调查结果大约是这样,模拟工程师要求版图工程师画成某样,版图工程师发现去掉那层layer之后drc检查就过了,然后跑去问负责design rule的CAD,这样可以吗?CAD说,可以。于是就凭这句转述,一路review都通过。芯片回来大家傻眼。
事后扯皮,该CAD不承认说过可以。老板问,空口无凭,有邮件证明CAD同意了吗?没有。于是黑锅就要模拟和版图工程师背。
处理结果是:
模拟设计经理:降级为工程师,过几个月公司裁员被开
模拟工程师:过几个月同一拨被开
版图工程师:无责,但之后转岗了
CAD:无责
大家在平时的工作中也遇到过类似的“重大事件”吗?责任是如何认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