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璟资本王琦(元璟资本王琦:大众点评、分答背后的助力者,一个天真的投资人)



文丨Lynn

电影《黑客帝国》中有一个极具深意的元素——黑猫。每当人类战士看到黑猫出现,也就预示着即将有大事要发生。

如果把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比喻成在不断输写着的电脑程序,那么在元璟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琦看来,一定也有“黑猫”的存在。

我是一个热爱自由的人,未来有无数种可能,但也坚信在冥冥之中,生活自然而然就会给我们最大的启示。”王琦说这话的时候,还时不时地往嘴里扒拉两口早已冷透了的午饭。他刚结束了持续一上午的每周例会,和同事们讨论太过投入,谁都没有注意到早就过了饭点。


元璟资本的杭州办公室选在西溪艺术集合村内,一栋挑高的二层小楼,极具现代化的设计风格,通透又不失空间立体感。相比北京的办公室,王琦更喜欢这里。西溪风景区这样的地理位置,总让人感觉置身在一片净土。

“我自认为不是一个激进的投资人,看项目也是追求少而精。”尽管采访当天安排紧凑,但在那一整面绿色植物墙作为背景的衬托之下,他的语调还很是轻松,时不时开点玩笑,一派悠然自得。

他说自己就是一个「天真的中年人」。与追求高速发展的科技互联网不同,甚至和整体都热血沸腾的创投界形成明显差异,王琦在投资这件事上,好像永远都在追求自己的节奏。

  • 年轻就该有无数种可能

1997年前后,那是一个国内互联网正兴起的年代,就连电子邮件也才刚刚开始普及。

站在历史的潮头,看着面前的变幻莫测,新一代人总想着要做些什么,可又纠结于到底怎么做。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王琦算是顺理成章考上了复旦大学,但在专业上,他选择了大部分人都不太熟悉的管理科学系。“简单来说这个专业就是要用数学模型来算管理学中的东西。”

管理科学系在当时是一个新兴专业,一个年级总共也就十几个人。“之前也不知道这个专业到底要学点什么,只是觉得既然还没想好将来要做什么,那就尽量选一条比较宽的路。”事实上,这门学科所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广,从财务、会计,到项目管理、沟通技巧……都有点像如今的MBA了。

王琦说自己是一个没有什么职业规划的人,在机缘巧合之下,从复旦这个强调全面商科知识的专业毕业后就进入了“四大”之一的会计事务所工作。在和数字、计算打了一年多交道后,王琦觉得是时候换个工作了。“在那样的环境中,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其实都是能够预见的,所以就想做点别的。”

在猎头的推荐之下,王琦加入了专做市场调研的AC尼尔森公司,并分到最大业务模块的零售分析部门。也是在这样的契机下,他接触到了后来的东家——雅培。恰逢雅培在国内开拓市场,急需组建一个战略规划部,非常适合他当时的发展方向,于是果断选择了跳槽。


“做企业内部咨询有点像军师这样的角色,但是做久了人会感觉有点飘。所以在雅培的战略规划部做了两年之后,非常想真正沉下心做点实事的。”王琦主动要求去负责公司的一个小产品,一款针对3岁以上孩童的奶粉。“负责一个小产品其实更磨炼人,就像我们现在看创业者,有时候大公司出来的CEO成功率要比小公司低。

这波互联网创业中最难做的角色是什么?除了创始人,就属产品经理了,没有地方学,更没有人教。王琦当时的设定就好比一个产品经理,从产品定位、销售渠道、品质把控到库存储备等等,操心程度丝毫不亚于一家公司的CEO了。

同时,这也成了王琦最早和互联网产生交集的点。由于广告预算有限,而雅培这样的医药公司对于广告投放相当保守,迫于无奈,王琦选择了互联网渠道做推广。这在当时还属于鲜有人敢尝试的广告投放方式,没想到效果相当不错。“不光是在网上投广告,我们还将那些母亲集中起来交流,其实有点像现在的一些社群运营。”

互联网的世界像是开启了一扇新大门,尽管事业上已经顺风顺水,可王琦并不满足于此,赶在迎接下一次挑战前,他萌生了想去国外充电读个MBA的想法。

  • 比挑战更重要的是坚持

现在回想起来,王琦把那段时间称之为人生的转折点,“好像又有黑猫出现,在提醒着我什么。”

2008年,受到次贷危机影响,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国外的好友们纷纷劝王琦晚些再去读MBA,而怀抱着观望态度他也觉得可以先找个工作。又是一次人生的偶遇,王琦遇到了成立还不到两年时间,在行业内还属于萌芽阶段的启明创投

“启明找到我的时候其实自己也很犹豫,一方面已经拿到了美国Top10的杜克大学的MBA offer,另一方面是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风险投资这个领域,挑战太大。”从现在看,彼时29岁的王琦入VC这行,跟现在动不动就90后新锐投资人这样的概念比起来确实有点晚。更重要的是,新的领域意味着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风险与机遇并存,在前后两次与合伙人的深度交流后,他决定加入启明创投。“我记得非常清楚,报道的那天是8月11日,因为公司里的人都去北京看奥运了。”本该雀跃万分的入职第一天,却变成了王琦、公司前台加保洁阿姨,三人大眼瞪小眼。

初入VC这行,对于王琦来说并不那么顺利,甚至连不顺利都带着那么一点戏剧化。9月,雷曼兄弟宣布破产,这在当时对世界金融领域的影响就如同意味着整个华尔街都要倒了。

回忆起那时,金融领域的从业者人人自危,每天的新闻都是某某公司宣布破产,与此同时,跳楼事件每天都在上演。再把镜头拉回来,启明的合伙人找入职不久的王琦“深聊”了一次,主要就是一句话——你应该就是我们VC行业招聘的最后一个人了。“当时就一个念头,大不了就去读书。”王琦开玩笑地说,事实上哪有这么轻松。


王琦入行后接手的第一个案子就是协助当时还在启明创投任合伙人的童士豪投资「开心网」。那时的开心网正处于资本追捧的浪潮之巅,一家新兴机构想要争取投资机会实在是难,而站在王琦的个人角度,他对于什么是网站的PV、UV,转化率怎么算都还摸不着头脑。

“真的很感谢当时带我的童士豪,别看他平时外表严厉,但其实真的很愿意教别人。”童士豪给王琦布置了一个“作业”:一个月之内,把一线互联网公司发展至今的所有年报都看一遍,并做好总结。

王琦开始通宵熬夜加班,不仅要学习新的和互联网相关的知识,更要把自己过去在财务上生疏了的给补回来。好在由于之前的产品和市场运营经验,让他与开心网程炳皓他们聊得非常投机,最终顺利拿下了这个案子。

从10月初正式接触,到2009年春节前后最终敲定开心网的投资,大概半年时间,王琦瘦了足足10斤。“当时自己的心理压力其实非常大,这种压力甚至在投完开心网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內都没有缓解。”尽管有着开心网这样的投资案例作为招牌,但VC新人王琦依然缺少优质的项目源,依然要想方设法去加入大大小小的投资圈。

投资也是一个江湖,这里有明显的帮派等级制度,对于任何一个新人来说,想要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都非易事。王琦的想法很简单,就干脆按照自己的节奏走。

“在那样一个时间点做投资还蛮有意思的,当年看到的公司,现在很多都成了巨无霸,而我很庆幸的是投资道路上的价值观一直没有被扭曲。”他眼中做投资最有意思的地方,不外乎挖掘与见证这样的历史潮流。

“VC除了投资创业公司,有时候更像是创业行业历史的观察者。观察行业的变迁,亲历CEO个人的快速成长和苦痛,陪着他们走过人生最重要的一段旅程。虽然不能亲自创业,但能短时间内阅尽人生变迁,是很有意义的。”

我们问过许多投资人对于VC这行的理解,却只有王琦一个会将这种职业形象的比喻成历史学家。

“好的VC能从CEO身上或是创业公司这里引发思考,并渐渐领悟事物运行的规律和生命变迁的轨迹,再从这些轨迹中推导新的产业、产品以及人的走向,从而更快的梳理、挖掘新的趋势和好公司。”

通过开心网,王琦在平台上结识了一群互联网专业人士,并渐渐开始形成自己独有的关系网络。大家对他的影响也是特别亲切,排除冷冰冰的数字,王琦是真正能从产品思路、商业模式上和创业者沟通的投资人。

就连之前在雅培时的市场总监离职加入大众点评后,也在第一时间找到王琦。“点评当时的发展方向其实有很多种,团购、签到、垂直搜索、进军移动互联网我们都有讨论过。”最终也是出于对产品方向和市场理解上的一致,他最终投资了大众点评这个日后的行业巨头。

从入行两年只投了两个项目,到后面接连投出vipabc、学霸君、途虎养车网等一众知名项目,王琦走了一条曲折而踏实的投资人成长之路。“现在看来,当时就是在最差的时间点,做了最该坚持的事情吧。

这一坚持就是7年,而现在他开始了一段新的投资旅程——王琦和知名的天使投资人吴泳铭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健康董事长,花名东邪,人称“吴妈”)共同作为创始合伙人,成立了元璟资本。

  • 做一个“天真”的投资人

我们问王琦,他对自己的合伙人吴泳铭是什么印象?王琦说:“以为是一个年纪很大的人,但接触后发现内心是个青春洋溢的少年。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俩在投资者件事上,都是抱着点“小理想”的人。

2015年的春节,在朋友的介绍下,王琦与吴泳铭在香港第一次见。见面后,吴泳铭二话没说就拉着他去聊项目。“我们磨合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两个人会一起去看项目,或者跟之前吴妈投资过的项目聊方向。聊着聊着就觉得两人的价值观,对于行业的判断都非常契合。”

他们一起选了一个好日子,2015年8月8日,元璟资本正式在杭州成立。对于“元璟”这个名字,王琦想了前面一个“元”字,意思是初始,吴泳铭想了后面一个字“璟”,连起来谐音“愿景”。

助力愿景,探索未来。这就是王琦他们想做的,为创业者的梦想探索更多可能,“就连我们的logo都是来源于Vision后面的那个加号,意思就是想为创业除资本之外带去更多助力。”


成立一年,元璟资本就投资了包括:车猫、每日优鲜、钱升钱、汪峰的Fiil耳机、开始众筹、宋小菜、宜花、安心医生等众多项目。特别是对于今年创投圈唯一一个爆红的产品——分答,王琦与元璟更是表现出了投资人的超强敏锐度。

早在姬十三做“在行”时,王琦就与他们团队开始接触。当时他们就在行的模式展开讨论,最后得出三大要点:知识是可以沉淀的;知识是可以传播的;知识是可供再次消费

那一次讨论过后的三个礼拜,当双方第二次碰面时,王琦就看到了分答这个产品的模型,他当即下定决心,这个项目一定要投。就在确定投资后不久,分答就开始刷爆我们的朋友圈。

可能是由于元璟的团队基因,大部分来自阿里擅长市场运营,王琦和团队成员们经常还要为创业公司操心投资之外的事情。大到公司的市场运营怎么规划,细到一场线上活动怎么做,创始人也很愿意和他们一起开脑洞。

目前,元璟资本的主要关注以下四大领域:

  • 数字医疗方向

  • 消费升级和文化

  • 创新科技:AI、VR、AR等技术

  • 互联网+ :包括金融/保险等

元璟除了要做一个真正能给创业者带来帮助的机构,更要做一些能够超越当下的投资。

短时间内大量亲历新行业、创业公司的演进,促使自己对人生理解和对世界的思考也会更深一层,这是王琦眼中VC这个工作的最大魅力。有时候,70后的他会突然开始担心能不能跟上互联网年轻一代的用户需求、想法,可转念一想,又有那个投资人会永远年轻呢?关键还是心态。

元璟资本

和其他工作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VC是一份需要在很短时间内不断自我进化的工作。王琦经常提醒自己,也告诉身边的投资伙伴:要不断抛弃旧我,打碎自我成见,拥抱新的变化,并不断的建立新我。只有这样不停快速进化,才有可能不断跟上创新和新模式兴起的节奏

有着历史学家般的冷静观察加上善于总结,也有一颗永保好奇的心,对新事物充满热情,以及快速进化自我的勇气和能力,这就是元璟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琦口中想成为的那样一个「天真的中年人」。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