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氏族谱
第一代:
丁云发、丁云玉、丁云财、丁云风、丁云升。
第二代:
丁宽(我祖太爷,老五丁云升儿子,公元1863年-1940年,享年78岁)。妻子:丁贾氏,丁赵氏。
第三代:
长子丁春清(我太爷),妻子丁赵氏(我太奶)。
次子丁春英,妻子丁杨氏。
女儿潘丁氏,丈夫潘姓。
第四代:
丁春清(我太爷)同妻子丁赵氏(我太奶)生有三男三女共计六个孩子,即第四代人:
长子丁世范(我爷爷),妻子丁杨氏(我奶奶);
次子丁世纯(我二爷),妻子丁葛氏;
三子丁世栋(我老爷),妻子丁孟氏、丁贾氏;
长女张丁氏;
次女金丁氏;
三女李丁氏。
丁春英和妻子丁杨氏的孩子不详,以知的有五女李丁氏(我姑奶)、六女王丁氏(我姑奶),其余人员有待查证、添加。
第五代:
丁世范(我爷爷)与妻子丁杨氏(我奶奶)有四个孩子(一女三男)为第五代:
长女丁国华(我姑姑),丈夫赵德义(我姑父),现居住在甘肃省兰州市;
长子丁忠禄(我大伯),妻子吴桂香(我大伯母)现居黑龙江省五常市;
次子丁忠祯(我二伯),妻子刘淑玉(我二伯母),现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三子丁忠祥(我爸爸),妻子刘亚琴(我妈妈),现居黑龙江省巴彦县。
丁世纯(我二爷)与妻子丁葛氏(我二奶)生有二男二女四个孩子:
长子丁忠福,妻子武占范;
次子丁忠学,妻子徐淑贤;
长女丁国芹,丈夫姓张;
次女丁国芝,丈夫姓王。
丁世栋(我老爷)与妻子丁孟氏(我老奶)、丁贾氏(我老奶)生有三男一女四个孩子:
长子丁 晋,妻子岳淑春;
次子丁忠生,妻子李秀杰;
三子丁忠华,妻子朱淑彦;
女儿丁忠利,丈夫周振玲。
丁氏祖籍:山东省登州府(今山东蓬莱)栖霞县。
丁氏族人离开山东祖籍闯关东时间:清朝同治六年(公元1868年)。
已知的丁氏族人迁移历史:
清朝同治六年(公元1868年)山东省闹水灾,黄河附近的水灾犹为严重。由于连天降雨,导致黄河等河流泛滥。大面积的田地、房屋都被洪水淹没,百姓们无法生活,纷纷离家出逃求生。
山东省登州府(今山东蓬莱)栖霞县的丁云发、丁云玉、丁云财、丁云风、丁云升兄弟五人携家带口,挑着担子也随着难民涌出关外,一路上风餐露宿,历尽艰难。兄弟五个人都很团结,他们齐心协力的照顾自己的家人。
由于洪水的破坏,导致丁家几代人积攒下的家业毁于一旦。于是,丁氏家族兄弟五人商议决定:远离家乡,找一个环境相对安全平稳的地方重新创业生活和居住。
他们中途路经吉林省榆树县曾经落脚停留休整一段时日。长途的迁徙使大家都很疲劳,有的人提出已经走了几千里地,还是不要再往前走了,觉得这里很安全,就在这里安顿下来算了。大家一时也拿不定注意。
休整期间,有族人得到消息说从这里向北走就是黑龙江地界,那里都是平原地带而且土地肥沃,因人烟稀少、到处都是没有人耕种的荒地而被人们称做‘北大荒’。如果能吃辛苦去开荒种田,那里会很容易生活。
突如其来的信息让丁家兄弟和族人在困难中看到了希望,他们马上振奋起来,收拾从洪水中抢出来的一点点家产和生活、生产用具,继续向北方行进。
这样又走了很长时间,他们终于来到了黑龙江中部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巴彦苏苏。这里到处都是黑油油的土地,各种植物繁茂,气候干燥凉爽。
丁云发、丁云玉、丁云财、丁云风、丁云升兄弟在巴彦苏苏城的东北、松花江的正北方向找到了一块面积很大的荒地,当时那片荒地上有“一片树林,一块草塘。”所有的族人都很喜欢这个地方,大家开始动手开垦荒地、修建房屋、种植农作物。
经过一个时期的辛苦劳动和建设,丁氏家族的家业开始发展壮大起来,家族人员也从最初的十几口人增加到几十口人。他们开辟、修建、居住的村庄也被当地老百姓称为“丁家窝堡”。
我们把丁云发、丁云玉、丁云财、丁云风、丁云升这五个人看作是丁氏家族登州府支脉从山东迁徙到黑龙江的第一代创业人。是他们把丁氏家族的血脉第一次迁徙到了黑龙江,并且为丁氏家族后来的振兴、发展奠定了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丁云发、丁云玉、丁云财、丁云风、丁云升兄弟在巴彦苏苏城东北开荒种田、辛勤劳作。家业发展之后,家族人口也逐渐增加,家族开始壮大起来。
哥五个没有忘记自己从前曾经遭受的苦难,经常周济一些附近的贫困百姓和者外来的逃荒者。他们的慈善之举很快的传了出去,一些穷困百姓纷纷慕名投奔到‘丁家窝堡’而来。
丁氏兄弟一下子无法接纳过于众多的人员,他们拿出储存的粮食分给大家,然后在村子里面又修建了一些房屋,帮助一部分人在村子里住了下来。至此,‘丁家窝堡’开始有了外姓人居住。
土地多了就要增加劳动力,丁氏家族本身的劳动力已经明显不够,所以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们开始雇佣一些人种地。雇人干活是要合理地付给工钱的,也从未发生过克扣工钱的事情。
在以后的年代里,丁氏家族到达了迁徙黑龙江之后的鼎盛时期。为了让大家更加明了的知道丁氏家族每一代的关系,这里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
丁氏家族的第二代人,有很多是在山东出生之后随父母迁移到东北的,我的祖太爷丁宽(公元1863年---公元1940年,享年78岁)便是其中的一位。
‘逃荒’时丁宽(我祖太爷)只有6岁,是他父亲用担子把他从几千里地挑到东北来的。他是丁氏家族里面我们这个分支有据可查的祖先,他的父亲可能是丁氏五兄弟中的老五丁云升。
丁宽(我祖太爷)成年以后,娶了两个妻子丁贾氏和丁李氏,并迅速成为家族中的‘掌柜的’。‘掌柜的’在家族里面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负责家族中日常事物的处理和重大事情的决断。
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即第三代人:
长子丁春清(我太爷),妻子丁赵氏(我太奶);
次子丁春英,妻子丁杨氏;
女儿潘丁氏(丈夫为潘姓)。
丁春清(我太爷)同妻子丁赵氏(我太奶)生有三男三女共计六个孩子,即第四代人:
长子丁世范(我爷爷),妻子丁杨氏(我奶奶);
次子丁世纯(我二爷),妻子丁葛氏;
三子丁世栋(我老爷),妻子丁孟氏、丁贾氏;
长女张丁氏(我姑奶);
次女金丁氏(我姑奶);
三女李丁氏(我姑奶)。
丁春英和妻子丁杨氏的孩子不详,以知的有五女李丁氏(我姑奶)、六女王丁氏(我姑奶),其余人员有待查证、添加。
丁世范(我爷爷)与妻子丁杨氏(我奶奶)有四个孩子(一女三男)为第五代:
长女丁国华(我姑姑),丈夫赵德义(我姑父),现居住在甘肃省兰州市;
长子丁忠禄(我大伯),妻子吴桂香(我大伯母),现居黑龙江省五常市;
次子丁忠祯(我二伯父),妻子刘淑玉(我二伯母),现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丁忠祥(我爸爸),妻子刘亚琴(我妈妈),现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
丁世纯(我二爷)与妻子丁葛氏(我二奶)生有二男二女四个孩子:
长子丁忠福,妻子武占范;
次子丁忠学,妻子徐淑贤;
长女丁国芹,丈夫姓张;
次女丁国芝,丈夫姓王。
丁世栋(我老爷)与妻子丁孟氏(我老奶)、丁贾氏(我老奶)生有三男一女四个孩子:
长子丁晋,妻子岳淑春;
次子丁忠生,妻子李秀杰;
三子丁忠华,妻子朱淑彦;
女儿丁忠利,丈夫周振玲。
至此,从当年丁氏家族从山东登州府‘逃荒’迁移到黑龙江之后的第一代人算起,到了我们这代是第六代。目前,我们丁氏家族第七代人已经长大成人,而且已经产生第八代人。
资料搜集:丁忠祥 撰稿:無為读书
2020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