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大业》最缺的,也许是信心,或者底气。
但是这部电影,明明一开始就已轻松站到了高位上。论资源,《建军大业》在国内简直是开挂的存在,根本没有打不通的关隘。论阵容,黄志忠、张涵予、王景春等演技担当外加大批流量王、小鲜肉,粉丝层面之广,话题热度之高,都是旁人望尘莫及的重大保障。论质量,刘伟强打造过《无间道》与《古惑仔》系列,对于战斗与爆破,心得颇深,自能为“建国”三部曲带来新的亮点。
饶是如此,本该信心十足,却多少有点自乱阵脚。第一,过于着急地为小鲜肉们正名。其实很多东西不需点得太破,哪怕普罗大众有质疑,但既然相信演员表现尚可,那么实在不必拔高太多,让他们经受观众的评判便是,何况,对于刘昊然等年轻演员的表演,本也有好评在发酵。第二,上升到中国超级英雄的自我评定,就有点像是放卫星了。容易造成偏颇的期待之外,也容易让观众产生落差。其实众人燃点与爆点各不一样,恰如其分的宣传,也许更能给观众一些发现亮点的空间,也不必让电影背负不必背负的包袱。
一味地视观众为不会理解的“对立面”,在豆瓣上关闭评分与评论等,未必对电影有利好的帮助。
毕竟,《建军大业》虽然不是上好的杰作,却也不至于是烂片一部。好的地方,在于在愁云惨雾中,让这场革命显得正气而激情。同时,确实能通过寥寥数语,立起许多鲜明的人物来,特别是杜月笙(张涵予饰)、宋庆龄(宋佳饰)等,而戏份更多一些的角色,像是朱德(黄志忠饰)、周恩来(朱亚文饰)、陈峰(周一围饰),更是让人难忘。甚至那个大浪漫主义的蒋介石(霍建华饰),也被南京城里的法国梧桐衬出一种大浪漫主义的色彩来,加上贺龙(王景春饰)对陈峰尸体的敬礼,钱大钧(杨祐宁饰)说要厚葬黄埔校友,都让角色变得更加立体与有神。
但要说不好的地方,那就是连场烟火“表演”中,还是会陷入一种“卖拷贝”变形金刚式的疲惫,加之本身特效还有许多可待改进的空间,好些场景难免显得失真。而轮番过场的人物,拍得过于琐屑,很多人未必记得住,而剧情却走马观花地过去了,那种脸谱化,以及个别演员确实演技欠缺,都容易拉低影片的质量。而许多细节的漏洞、仓促,或是台词的空洞、尴尬,也容易在过高的盛誉下显得突出。
回想起《建党大业》上映时观众欣然猎奇甚至颇有娱乐精神的解读,如今《建军大业》的出街,似乎真有种强烈的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