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说: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而福垊则是: 吾观近人,就服康南海。康有为一生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留万年名。遗憾的是,他尽管很想创万世业,却功亏一篑。在戊戌变法上,他的方法也许不对,但他改良的方向却是正确的!1898年9月28日(光绪廿三年八月十三日)下午三点半,戊戌六君子同时伏法。这天,戊戌变法的领袖康有为,却安全地逃到了香港。直到1913年12月1日,才回国。期间游历了31个国家,行走了60万里。环游世界、浪迹天涯、拥趸无数、妻妾成群、儿女满堂、富甲天下,康有为的人生真惬意,为此也让人痛恨。最为人津津乐道还是他海外买岛建别墅的事儿。
一位自称康有为的中国老先生,19日从挪威来到了斯德哥尔摩。——瑞典日报据瑞典汉学家马悦然所说。1904年8月19日清晨,长袍男康有为与旗袍女康同璧抵达了瑞典王国的首都斯德哥尔摩的长途汽车站。大概康有为他们在挪威过得不愉快吧,康有为把挪威王国说的一无是处。其实直到今天挪威王国都是世界上历年来民主、自由指数最高的国家。康有为与康同璧对这个有一千两百个岛屿的瑞典王国的第一印象非常好。
陪着爱女逛街的康有为表示:"流观道路之广洁,仰视楼阁之崇丽,周遭邂逅士女(未婚女,特指街头妙龄女)之昌丰妙丽……乃可冠冕欧洲。"康有为感觉瑞典干净、大气,妙龄女也美不可言,简直就是欧洲第一。他还和她的爱女,在斯德哥尔摩东部海域游玩。这时,秋高气爽;这里,岛湖环抱。康有为原话是:“环岛以湖,环湖以岛,湖岛辗转,相环无尽。”康有为以为此地最宜居,乃养老、隐居之圣地。
1909年,康有为大手一挥,我买了。这一挥连买岛、建设园林(北海草堂)、还有配套的豪华家具,花费共计35999克朗(据广东省社科院的赵立人研究员考证)。也许我们对35999克朗没什么概念,福垊转成人民币,合人民币25558.40元。看起来,是非常便宜。但我们不能考虑现在的汇率以及现在的购买力。能买到一块岛屿,并且还大建别墅,配备豪华家具,而且还是在瑞典王国首都不远处,更能感受那种春暖花开,面朝大海。说起来,怎么也相当于现在10亿左右人民币吧。
那康有为怎么来这么多钱呢?原来他逃到海外后,一方面积极为改良奔走,企图东山再起,在加拿大组建保皇党。他是保皇党党魁,他女儿是保皇会会长,而保皇会的全称竟然是”保救大清皇帝公司”。看看,是公司,神马未必都是浮云,但一定是生意。康有为天才演说家,把华人说得五体投地。据说,就连孙文他哥孙眉都给保皇会捐款了。另一方面打造实业,创建股份公司,任“董事长”就是赚钱。他以救国保君安民的名义,得到了很多捐助,回来颇有点诈捐的味道了。并且肆意挥霍,这些钱财,像瑞典王国买岛建别墅这种任性劲还挺常见。
我们来看看改岛的现状。福垊认为岛主康有为所谓的“买岛”,其本质还是租岛。在一定时期内,他拥有对该岛的开发权,但并没有所有权。要不然,国王源自拿破仑手下的瑞典王国,那不是卖地吗?如果康有为有对该岛的所有权,至少传之其后人吧。甚至还会把该岛,当做清廷复辟之地。至于瑞典什么时候将康有为“收回”去,我们尚没有详细答案。
康有为岛,在斯德哥尔摩市区约15公里,面积约为0.0274平方公里。其面积大小跟我们所熟悉的北屿(大北小岛)面积相当。瑞典名称是饭店岛,瑞典语为Restaurangholmen。上图(摆渡地图)多了一个字母“h”。人口数据不详。据传,改岛曾有一个饭店,非常火爆,故而该岛俗气地被称为饭店岛。后来,因为失火而化为灰烬。福垊这里大胆猜想,这个饭店很可能就是北海草堂的改造而成的。故而,在康有为岛上是没有康有为的遗迹的。不过在瑞典的华人尤其是康姓人眼中,都会亲切地称呼该岛为康有为岛。而你在当地一跟他们说:“康有为。”他们都知道是“才霓日”的康有为。
斯德哥尔摩瑞典的意思是木岛,那么康有为岛能否翻译成康岛呢?
2019国考大家准备的怎么样了?
本文为"抽烟不喝酒饮茶不读书"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编、转载、引用或者转化音频、视频,特此声明。
说在前面的话:我有事说事,绝不装神弄鬼,各路大神看不顺眼的话,千万别看。
面对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考试,很多人感到棘手,行测还知道怎么学习和准备,但是对于申论,很多人学习了很久,还是不了解到底怎么样才能写一篇申论文章。在这里我以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为例,教大家如何写一篇优秀的申论。第一次先教大家如何拟定申论的题目试试水,要是大家反映平平,我就此打住。要是大家反映热烈,我就继续。
在整个申论写作过程中,最最重要的就是"题目"拟定的成功不成功,因为毕竟阅卷的时间紧张,工作量大,阅卷老师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的去阅卷。加之题目是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对正文的态度有直接影响。真实情况是阅卷老师可能最认真看的就是你的题目,所以怎么重视申论的题目的拟定都不为过。
拟定申论题目的原则
1:千万不要因为题目字数比较少,因为时间紧张着急写正文而减少拟定题目的时间。你题目拟定的差而扣得分远远比你内容差而扣的分要多的多。要是不能短时间内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好印象,那么你的申论就算失败一大半了。要拟定一篇好的申论题目,至少时间上要保障,我的观点是拟定申论题目,无论如何不得少于八分钟,正常以十二分钟为宜,当然也不能超过十五分钟。
2:切忌只拟定一个题目。拟定一个题目很容易陷入思维陷阱,就是觉得这个题目怎么看怎么好,可以围绕自己的思路拟定两三个题目,深吸一口气,停留三十秒,再在其中选一个。
3:整篇申论文章是围绕题目写。一定要把文章和申论的题目结合在一起,切勿题目是题目,申论是申论,或者联系的不够紧密。
申论拟定题目的几个误区
1:申论题目特别像人民日报的社论,如"高举xxxx旗帜,不负xxxx重托";" 深化xxx改革,打拼xxx新天地"。
N个搞公务员辅导的申论老师告诉你,最好的申论就是人民日报的社论。所以你只要模仿到人民日报的,那么你就成功了。你可以模仿人民日报的架构,你的内容也可以,但是你的题目要是也模仿人民日报的社论,那么恭喜你,你死定了。姑且不论你模仿的像还是不像,你猜猜看,一百个人中,会有多少个人模仿人民日报的社论的风格写。就算你拟定的不错,在那种审美疲劳的情况下,最多也就是中上的印象分,按你是前百分之八十计算。按照以往公务员的录取比例,大致是五十比一(今年应该是破一百)。也就是你的拟题目的水平也就是排在第十名左右,而只录取第一名,所以这是一个很失败的拟定题目。除非你申论除了拟定题目都是强项。否则切勿仿照人民日报的方式进行题目的拟定。
2:不要出现体现专业性,如一篇法律内容的材料,拟定的题目是:"英美法系在当今的反思"
记住,记住,记住,公务员考试,不是考专业技术人员,是行政人员。所以切勿出现专业性。专业技术人员有专业技术人员的考试。无论材料是什么内容,本质上都肯定不是考你的专业,而是你跳出专业对材料的看法。有一些考生看到申论的材料恰好是自己所学的专业,可能会窃喜,感觉正好让你赶上了你熟悉的领域。不是这样的,无论是题目拟定还是内容,一旦出现专业性的内容,那么恭喜你,你基本上已经确定出局了。
3:不要追求新意或者搞笑或者网络用语,如"雷的我外焦里嫩的xx政策","普大喜奔"
这类错误一般有经验的考生都不会犯,属于低级错误。公务员申论考试,不是写网络段子。
进入正题
下面是真题的材料,大家仔细阅读,至少阅读2遍,请一定细致,否则我拟定题目的思路和过程容易看不懂。看过题目的可以直接下拉。
给定资料
1.全球海洋面积大约3.6亿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71%。一般认为海洋资源包括旅游、可再生能源、油气、渔业、港口和海水六大类。根据国务院2003年5月9日颁布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我国有海洋生物两万多种,其中,海洋鱼类3000多种。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海洋可再生能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
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对包括钓鱼岛列岛在内的我国东部海底资源进行勘查,得出的结论是,东海大陆架可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油田之一。据我国科学家估计,钓鱼岛周围海域的石油储量约30亿—70亿吨。有关部门测算,整个南海发现的石油地质储量大约230亿—300亿吨,约占我国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南海海域是世界上尚待开发的大型油藏之一,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储量分布在应划归中国管辖的海域。国家海洋局某负责同志指出,要看到我国海洋资源这些数字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来说是非常有限的。他说,衡量一个国家的海洋资源优势经常用到三个指标:第一个指标是人均管辖海域面积。从这个指标来看,我国在世界的排名大概是120名左右;第二个指标是海陆面积比。我国这个比值是0.31:1,世界排名大概100多一点;还有一个指标是海崖线的长度和国土面积比。这个比值我国在世界排名90多位。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内海,总面积7.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3784公里,素有我国"鱼仓"、"盐仓"和"海洋公园"的美誉。渤海是中国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开发力度加大,渤海的污染日益加剧。
濒临渤海的二界沟是某市最大的渔港,过去城里的海鲜商贩和饭店伙计基本都到我这来上海货,可眼下,尽管离休渔期还有一个月,但很多船都停靠在码头上没有出海。"去年上冻之前,船上坞,一直停到现在。"一位码头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因为污染,渤海的鱼越来越少,许多渔民都不愿意出海了。有些大船一停就是半年,只有零星几条小船还出海打鱼。正说话间,一条出海的渔船回来了。
记者:"出去多长时间了?弄到啥了?"
船老大:"哪有鱼啊,两天就那点虾爬子。"
记者:"是不是你这船不行,不能到远的地方去?"
船老大:"这船能跑十多海里呢,远处也没什么货,油用得多,赔得更多嘛。"
船老大告诉记者,出去两天,走了五海里,打上来的东西也就能卖个几百块钱。可工钱、油钱、再加吃喝,一天就得一千块钱,倒赔。
船老大:"三四年前这个季节,我一网下去就能打上四五百斤虾爬子,真能致富啊!可好光景不短啦。眼前这些小的可怜的海货只配做饲料,卖不上价。"
根据某水产研究所的调查,1983年渤海鱼类有63种,2004年只有30种,带鱼、鳓鱼、真鲷、银鲳等几乎绝迹。
2007年,渤海实施监测的100个入海排污口中,有91个排污口超标排污,超标排污所占比例居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之首。调查显示,2003年到2007年,渤海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年均2.25万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29%。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陆源排污、河流输入和海上养殖业。近年来,渤海海域赤潮发生频次和规模逐年上升。2000年至2007年,发生赤潮87次,累计赤潮面积20.5万平方公里,赤潮已经成为渤海海域的主要海洋灾害之一。权威部门指出,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渤海将在十几年后变成"死海"。那时,即使不向渤海排入一滴污水,单靠其与外界水体交换恢复清洁,至少也需要200年。实际上,从世界范围看,海洋及其资源的破坏,波及面相当大,其原因不单是污染,还包括过度捕捞、填海造地、盲目摄取海底能源,等等。海洋的污染将毁灭鱼儿的家园,但让人类不寒而栗的毁灭绝非仅此而已!
2008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了《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08-2020年)》。规划确定了加强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保护与防治,建立渤海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系统;面源点治防联动,建立陆域污染源控制和综合治理系统;全面实施节水治污战略,建立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综合管理与整治系统等五大主要建设任务,体现了渤海环境保护任务的综合性、战略性与长期性,并强调在材和综合利用,确保引进项目为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益的企业和产海洋开发过程中,全面推进节水、节能、节地、节品,促进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2.2009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视察沿海某省时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截止2008年,我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接近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9.87%,并且提供了数以千万计的就业岗位。我国沿海已初步形成包括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在内的"三大五小"的经济区域整体布局,为进一步发展海洋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有可能达到11.11%,2020年将达到15.84%。与传统海洋经济相比,承载蓝色经济发展的经济区,是以海洋、临港、涉海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根据《实施集中集约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草案》,蓝色经济区将被打造为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经济引擎、环渤海经济圈南部隆起带、贯通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枢纽、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区。但是,该省目前存在着实施"集中集约用海"的障碍,所谓"诸侯经济"发展态势明显。沿海各地申请用海项目大都局限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诸侯经济"催生的"诸侯港口、诸侯船厂、诸侯电厂"遍地开花,重复建设及海岸线资源浪费严重,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则有望打破这一瓶颈。
该省知名专家W分析:"如果从全国乃至全球发展的大格局上来审视,需要明确一个在国内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放在黄河流域来定位,则需要一个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和能带动整个流域发展的龙头。"他认为:"把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黄河流域的大港口、大交通、大钢铁、大能源、大电力、大石化、大造船基地,将拉动整个黄河流域社会经济迅猛崛起…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并非仅仅成为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要争取把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目前,环渤海地区的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工业区等都已陆续进入国家战略。曹妃甸地处唐山市南部沿海,它依托唐山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京津等大城市的区位、人才优势,发展潜力极大。根据国家批准的《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其工业区确定的功能定位是:能源、矿石等大宗货物的集疏港、新型工业化基地、商业性能源储备基地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W呼吁:"我省也必须积极争取国家重大政策支持,为今后的经济发展定位一个高起点。另一方面,环渤海地区的产业集聚能力已经相当高,为我省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有识之士都赞同把原来分散发展的海洋经济区域整合起来,打造一个产业集聚区,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在半岛地区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据悉,该省拟打造蓝色经济区主体区"两城七区",包括两个海上新城以及重化工业集聚区、机械制造业集聚区、海洋装备制造业集聚区、海洋化工业集聚区、海洋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区、海洋新能源产业集聚区、石油产业集聚区7个工业区。"两城七区"的功能定位有交集,但主导产业在其原有发展的基础上各有所异,海洋高科技产业在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中的比重将得到大幅提高,以实现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目的。
3.日本濑户内海是半封装的内海,曾是天然的鱼仓,日本列岛最富足的海湾。上世纪40年代末,日本为全力发展经济,将濑户内海沿岸选为最重要的工业基地,此后,这里便逐渐成了工业部门的下水道,工厂把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随意排入内海。1955年以后,濑户内海的污染日甚一日,原来十几年一次的赤潮,后来发展到一年几百次,鱼虾绝迹。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水俣病。熊本县水俣病的百姓吃了从濑户内海中捕捞的被高毒性的汞污染的海产品,导致痴呆麻痹、精神失常,只有4万居民的水俣病镇,竟有1万人得了这种病,更可怕的是水俣病还具有遗传性。水俣病震惊了世界。上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下决心着手治理濑户内海,首先,颁布实施《水质污染防止法》、《海洋污染及海上灾害防止法》,还针对濑户内海特别制定了《濑户内海环境保护临时措施法》,决定对排入濑户内海及其邻近海域的工业废水负荷量减少一半,并规定3年之内,逐步将与工业废水有关的污染负荷量减少到规定程度。该《措施法》实施了3年,又延长了2年,事实证明它对恢复该海域的良好环境起到很大的作用,为不使前功尽弃,日本国会通过决议,将《濑户内海环境保护临时措施法》改为永久性的法律,更名为《濑启内海环境保护特别措施法》。为了切断污染源头,政府将污染严重的化工厂迁离濑户内海,并大大减少填海造地的面积,濑户内海的大部分区域都被规划为国家公园,建立了800多个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政府还协调建立了该海区沿岸13个府县和5个市的知事、市长参加的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制度。在治理海洋污染的过程中,这种联席会议发挥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同时,有关部门大力加强内海环境调查与监视、监测的投资,各种自动化监测设备可以一年到头连续在海上观测,并多次开展大规模的海洋污染综合调查,对濑户内海的污染现状、如何治理了然于胸。通产省成立了防止濑户内海水质污染研究会、海洋生物环境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其他许多省厅和地方政令的研究所以及大学和民间团体也都从事着与治理海洋污染有关的环境科学研究工作。半官方的濑户内海环境保护协会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民间环保组织更是大量诞生,规模之大居世界之首。社会各阶层都在宣传保护濑户内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经过30年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濑户内海水质已基本恢复到良好状态,海洋渔获量明显增加。日本有关专家指出,现在回头看,以前日本在海洋利用的环保问题上,的确缺乏先期的规划和管制。现在,"综合性海域管理"已经成为世界学者都很重视和关注的课题,一些国际学者最担忧的情况是对海洋的无序开发,希望各国政府能以此为鉴,因为无序开发将给海洋环境带来难以估量的严重后果。
4.2009年10月,荷兰内阁批准一项"退耕还海"方案,位于荷兰南部西斯海尔德水道两岸的部分堤坝将被推倒,一片围海造田得来的3平方公里"开拓地"将再次被海水淹没,恢复为可供鸟类栖息的湿地。这项"退耕还海"计划是对西斯海尔德水道疏浚工程的"补偿"。西斯海尔德水道位于荷兰南部,是比利时重要港口安特卫普港的出海通道,由于湾长水浅,进出安特卫普港的大型油轮只能在海水涨潮时通过西斯海尔德水道,据称,因此每年给安特卫普港造成损失7000万欧元。疏浚西斯海尔德水道对于荷兰、比利时两国无疑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但是,要疏浚水道,必然拓宽水岸,岸边的湿地面积就会受到侵占。在环保组织看来,西斯海尔德水道两岸的湿地,首先是候鸟们在北非与西伯利亚之间迁徙的落脚点、中转站,其次才是可供人类利用的水道。为了人类船的利益侵占候鸟栖息的湿地,实属不义之举。环保组织锲而不舍得抗争,促使荷兰政府作出决定,让几十户农民迁出100多年前围海造田得来的家园,以供候鸟们栖息,以此换取环保组织对水道疏浚工程的支持。
经过700多年的与海奋斗,荷兰人不仅用堤坝为自己营造出一个安全的家园,围海造田的面积更是占到荷兰围土面积的五分之一。这样一个字与环境不懈战斗中立足点国家,如今却要为候鸟让出部分家园,应当说,这样的抉择是值得称赞的。
其实,类似围海造田这样的词汇,中国人并不陌生,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向湖泊要良田"的思想指导下,经过几十年的围湖造田运动,我国鄱阳湖和洞庭湖两大淡水湖面积均大幅度减小。到上世纪末,两湖面积比上世纪40年代末分别减少了1400平方公里和1700平方公里,减少比例分别为26%和40%。1998年肆虐整个长江流域的供水,以一种惩罚性方式,向围湖造田发出了最后的控诉。按照国家部署,1999年,有关省市开始实行大规模的"退耕还湖",至2001年,"退耕还湖"已使昔日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面面积增加了1000多平方公里,大大提高了蓄水抗洪能力。据称,鄱阳湖水面面积因此大致恢复到了1949年代水平。荷兰的"围海造田"与我国的"围湖造田"有着相似的初衷,而"退耕还海"与"退耕还湖"都反映了
人类可贵的自省。还应注意到,荷兰人的"退耕还海"虽然只涉及3平方公里的海域,但留给人们的思考却是很宝贵的。
5.1962年,在"与海争地海让路,向山要粮山听遣"的鼓舞下,南方某市数万士兵、学生大搞围海造田,历时4年,西郊牛田洋筑堤拦海工程全面完成,10多平方公里的大海变成了一个大型军垦农场。1969年7月28日,一场12级台风突袭,数层楼高等海浪涌入海堤,市区平均进水一两米,一艘外轮甚至被从港口抛到了山上。牛田洋军垦农场的海堤被削剩无几,抢险队员们以肉身筑成人堤,欲阻挡滔天巨浪,结果,一眨眼队伍便被冲入海中。30多个小时后,他们耕作的地方成为一片汪洋,553名部队官兵和大学生殉难。一场台风,大海夺回了本就属于它的土地,夺回的速度比数万狂热军民围海造田的速度快了几千倍。"沧海桑田一桑田沧海"一个轮回只有7年!这真是奇迹,一个让人不堪回首的奇迹!
6.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和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的主张,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包括内海、领海、专属经济区等)。我国领海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全部海域,总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领海内分布着大大小小几千个岛屿,最大的台湾岛,面积3.578万平方公里;其次是海南岛,面积3.22万平方公里。保护和开发海岛,是树立现代国土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6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海岛保护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10月27日,再次提请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预计该法案于年底出台。
阳光、沙滩、蔚蓝色的海水,珊瑚礁石垒成的渔村,停泊着几艘小渔船的渔港,这里是南海的西岛。2002年以来,南海某市制定与实施了一系列海岛管理制度,涉及海洋海岛开发保护规划的编制、海岛开发项目的审批程序、属地对海岛的有效监控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西岛能出现冷人欣喜的现状,正是该市通过尝试一些新的制度和做法,协调了海岛开发和保护关系的结果。
海岛资源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潜力,但又非常脆弱,一旦破坏,恢复非常困难。比如珊瑚礁,它是岛屿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有很高的要求,要在清洁且温度适宜的海水中才能生存。珊瑚礁受到污染、破坏,不但岛屿整体环境会恶化,海岛的存亡也会受到威胁。有关专家指出,《海岛保护法(草案)》体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把海岛和海岛周边的环境看做一个整体来保护,这里面既包括陆地,也包括海岸带、珊瑚礁、红树林以及海域等等。陆地周边的环境对于海岛同样有重要的意义,共同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时,在海岛资源环境保护的范围和性质上也有了很大的扩充,从岛陆扩展到整个海岛环境及各种资源,从有居民的海岛扩展到无居民海岛的行为,保护的目标更加充实和明确。可以这样说,《海岛保护法(草案)》提供了一种认识海岛价值的新思维,它所产生的社会意义是极为重大与深远的。
四、参考给定资料,围绕"海洋的保护与开发",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思想深刻,观点明确;
2.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畅达;
3.总字数900—1100字。
拟定题目思路
1:申论和中学作文的一个区别,就是申论一定是处理某种关系的文章。公务员申论题无论是什么材料,其立足点一定是说明或者处理关系。公务员考试是选拔处理行政人员的考试,那么行政人员无论工作内容是什么,肯定是处理某种事物之间的关系或者多种事物之间的关系,立足点一定是政府的工作。(这句话看三遍)申论的题目也要说明某种关系。
2:这种关系表述的要形象,并且要能够说明问题,并且这个说明问题的形象要贯穿你整个申论(这句话要看三遍)。我并不是说人民日报社论的那种表达有问题,而是作为考试,必须有一定的亮点和特殊性,让你的申论在一堆卷子中能够尤其独特性,一群穿白衣服的人中,你要是穿黑衣服,你就会显得很特殊,你被关注的程度就比其他穿白衣服的人大的多。怎么能够形象那?形象就是把不清楚的关系,类比为另外一种大家清楚的关系,让你的道理和观点显而易见。(这句话要看三遍)
3:看材料是关于海洋的保护和开发的问题,按照我说第一个步骤,要弄清楚一个问题"海洋的保护与开发"的目的是什么?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海洋本身吗?开发的目的是了什么?作为政府,保护和开发海洋当然是为了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整个申论的立意就是海洋的保护与开发的方式来促进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并且题目也应该是要写出海洋的保护与开发的方式来促进人民的生存和发展这个立意。
4:怎么才能形象?海洋的保护与开发的方式来促进人民的生存和发展这层意思,这层意思怎么才能够用其他的关系来描述出来。海洋的保护和开发是为了陆地上人的生存和发展,那么也就是保护和开发海洋的目的是为了陆地上的人,获益者是陆地上的。那么整体看海洋和中国陆地,中国陆地像什么,中国的海洋像什么?中国大陆像雄鸡,那么旁边的海洋自然就像鸡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水。那么鸡和水这种关系是能够说明海洋和陆地之间的关系。相较于大陆和海洋的关系,相对来说要形象的多,生动的多,也更能让别人了解这种关系。
5:保护和开发海洋,相当于鸡好好用水;利用和开发海洋的结果是大陆的生存和发展顺利,相当于鸡健康和有活力。类比大陆和海洋的地缘关系和生存和发展关系。大致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题目。
用好胸前一捧水,雄鸡一鸣万门开
6:因为阅卷老师的时间非常短,所以要用一个副标题来补充说明你标题表达的意思。这个副标题要直接、干脆的说出你的立意,也就是指出你要表达的关系。副标题为——保护开发海洋,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发展。
综合起来就是
用好胸前一捧水,雄鸡一鸣万门开
——保护开发海洋,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发展
当然因为每个人的角度不同,可以在措辞上进行修改。各位感兴趣可以加一下关注,我下次讲如何搭建一篇申论的结构
本文为"抽烟不喝酒饮茶不读书"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人和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编、转载、引用或者转化音频、视频,特此声明。
特朗普有意购买格陵兰岛,以期在北极建立更强大的军事存在,这能实现吗?
特朗普惦记并“洽购”格陵兰岛?这条匪夷所思的消息从《华尔街日报》曝出,其可信性高达八成以上。只是媒体把它当“笑话”一样传播的的同时,特朗普已经把商人和总统两个角色演绎得浑然一体:商人本性加政治投机,他以为19世纪美国购买阿拉斯加的惊喜可以昔日重来!
一片冰心,它面积几近217万平方公里,全域80%是厚达3000米左右的冰盖,由此蕴藏全球10%的淡水。域内天然气、铁矿和水产等资源丰富,如今开采权全部在格陵兰自治政府手中,丹麦只有外交和防务权利,还有每年5亿美元左右的财政支持。
格陵兰人口仅5.6万,其中因纽特人占85%以上,丹麦裔为主的北欧人占13%。2018年全岛实现GDP27亿美元,人均GDP4.8万 0.9万的丹麦财政补贴,这在欧美是一流的好日子。
特朗普贪心了得,而其拥有权力、美国优先之下的贪欲更是膨胀得可怕,他盯上格陵兰,笔者认为有三重历史性意义。
1、奠定其总统生涯的不世之业。他对诺贝尔奖朝思暮想,嫉妒前任而对日本首相的推荐心花怒放,能有堪比购进阿拉斯加的历史伟绩,特朗普美梦做得可以。
2、无法估量的经济意义。一如阿拉斯加的经济价值与日俱增,格陵兰是座历久弥新、价值不断增加的宝地,其能源、矿产和渔业等的价值巨大,对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意义巨大。
3、拉近美国与欧洲的距离,同时使美国在大西洋方向更逼近俄罗斯,由此极大增强美国的地缘利益。
所谓前景堪忧,恰是其历史意义的另一种解读:
1、将是对美国乃至世界历史的最大讽刺:钱能通神,美国商人把欧洲人的价值观颠覆。
2、巨大的经济意义或是世界之灾:人员剧增,庞大开发,将使冰盖融化,全球气候变暖加剧......
3、以美国的霸主心态和好斗心理,距离欧洲和俄国更近并非福音。
丹麦政府无权“出售”格陵兰,岛民不会让自己成为“美国佬”因纽特人是该岛原始居民,公元985年,北欧海盗“发现”它并称之“绿岛”。1380年起,丹麦一直统治该地,1979年格陵兰获得自治权,1985年它退出欧共体(即不在欧盟)。
丹麦事实上已经不具备对格陵兰的完整“宗主权”,作为北欧老牌国家,丹麦虽是北约内部忠诚的大西洋派,但它不会“出卖”该岛主权,历史传统与当下考量都不允许,整个欧洲也将坚决反对。
从格陵兰看,它从来没有在美国的“轨道”上生活,今后也不会喜欢那块新大陆。
特朗普觊觎格陵兰,只会留下一段历史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