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控是什么意思(自动驾驶之底盘线控)

线控制动响应更快,是实现自动驾驶安全的重要保障

1.底盘线控

自动驾驶汽车的感知、决策、控制三大单元中,和传统汽车行业贴合最近的就是控制执行端,包括驱动控制、转向控制、制动控制等。

自动驾驶的决策是由传感器根据实际的道路状况而输出,都是电信号,这就需要传统汽车的底盘进行线控的改造而适用于自动驾驶。


面向自动驾驶线控底盘组成

线控底盘主要有五大系统,分别为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换挡、线控油门、线控悬挂。而转向和制动则是面向自动驾驶执行端方向最核心的产品,线控制动技术难度最高。

从执行端来看,线控油门、线控换挡、线控空气悬挂虽然技术都很成熟了,但最为关键的转向和制动系统目前还没有一套可以适用于L4驾驶的稳定的量产产品。

2.线控制动


近一百年来,汽车制动系统经历了从机械到液压再到电子(ABS/ESC)的进化过程,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线控制动。线控制动响应更快,是实现自动驾驶安全的重要保障。


BBW(Brake by Wire)线控制动系统也分为两种类型:

EHB: Electro Hydraulic Brake(液压式线控制动)

以传统的液压制动系统为基础,用电子器件取代了一部分机械部件的功能,使用制动液作为动力传递媒介,控制单元及执行机构布置的比较集中,有液压备份系统,也可以称之为集中式、湿式制动系统。

EHB的工作原理:正常工作时,制动踏板与制动器之间的液压连接断开,备用阀处于关闭状态。

电子踏板配有踏板感觉模拟器和电子传感器,ECU可以通过传感器信号判断驾驶员的制动意图,并通过点击驱动液压泵进行制动。电子系统发生故障时,备用阀打开,EHB系统变成传统的液压系统。

EHB根据技术方向还分为三类:

1.电动伺服:电机驱动主缸提供制动液压力源,代表产品Bosch Ibooster, NSK

线控

2.电液伺服:采用电机+泵提供制动压力源,代表产品Continental MK C1, 日立

3.电机+高压蓄能器电液伺服:ADVICS ECB

以上关键部件包括:电机、电磁阀、油泵、电液控制单元、蓄能器,这些部件集成在一起,形成了机电液集成程度非常高的EHB产品。

按照结构集成程度,EHB可以分为分立式(two-box)和整体式(one-box),其主要区别是主动增压模块(一般由电机驱动)和分泵压力调节模块(ABS/ESC总成)是否集成在一起。

EMB: Electro Mechanical Brake(机械式线控制动)

采用电子机械装置代替液压管路,执行机构通常安在轮边,也可称为:分布式、干式制动系统。

EMB的工作原理:EMB系统的ECU根据制动踏板传感器信号及车速等车辆状态信号,驱动和控制执行机构电机来产生所需要的制动力。

线控制动系统执行信息由电信号传递,相对来讲制动压力相应的更快,进而刹车距离更短更安全,车辆操控性更好。

L2时代的线控制动可以分为燃油车、混动、纯电三大类,燃油车大都采用ESP(ESC),混动车基本都采用高压蓄能器为核心的间接型EHB(电液压制动),纯电车基本都采用直接型EHB,以电机直接推动主缸活塞。

3.线控制动优缺点



线控制动系统的优势:

  • 导线取代冗长的液压管路,制动响应速度快(500~600ms ->100~150ms)
  • 质量轻,体积小
  • 无制动液,便于维护
  • 便于扩展其它电控功能,使用Flexray通讯协议

EMB技术难点:

1.没有备份系统,对可靠性要求极高。

2.刹车力不足

3.工作环境恶劣,制动器需要能够耐高温,质量轻,成本低

4.需要更好的抗干扰能力,抵制车辆运行中遇到的各种干扰信号

5.需要针对底盘开发对应的系统,难以模块化设计,导致开发成本极高。

EMB技术优势:

1.响应时间更短,大幅度缩短刹车距离,安全优势极为突出

2.体积更小:省去液压管路的体积

3.没有液压系统,不会有液体泄漏,对电动车来说尤其重要,同时成本和维护费用低

线控制动,EHB国外厂商技术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但严格意义讲还不适应于L4自动驾驶,国内此项技术在努力追赶;EMB还处在研究阶段,目前看较难有突破。

4.线控制自动驾驶中的应用

制动控制是自动驾驶执行系统的重要部分,目前 ADAS 与制动系统高度关联的功能模块包括 ESP(车身稳定系统)/AP(自动泊车)/ACC(自适应巡航)/AEB(自动紧急制动)等。


防抱制动系统(ABS)

已经广泛使用,ABS主要由ECU控制单元、车轮转速传感器、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和制动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在制动过程中,ABS控制单元不断从车轮速度传感器获取车轮的速度信号,并进行处理,进而判断车轮是否即将被抱死。

当车轮趋近于抱死临界点时,制动分泵压力不随制动主泵压力增加而增高,压力在抱死临界点附近变化,从而避免车轮抱死,减少了危险事故的发生。

车身稳定控制系统(ESP)

ESP主要由控制总成ECU、转向传感器、车轮传感器、侧滑传感器、横向加速度传感器等组成。

当汽车快速行驶或者转向时,产生的横向作用力会使汽车不稳定,易发生事故,而ESP系统可以将这种情况防患于未然。

5.产业


EHB国外厂商技术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国内在努力追赶;EMB还处在研究阶段,目前看短期较难有突破。

目前线控制动系统的主要供应商包括博世、采埃孚、大陆等国际零部件巨头企业,大都从20世纪90年底开始研发,在底盘控制领域具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供货经验,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从2000年开始,国内一些自主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就开始进行EHB的研发,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果。

虽然与博世等国际巨头仍存在一定差距,但产业尚处于发展早期阶段,还有较大的追赶机会。

从竞争要素来看,线控制动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且需要较长投入期,因此对于人才、技术和资本要求较高。目前国内发展相对较好的有伯特利、拓普集团、万安科技等,兼备人才、技术和资本等优势,有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