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读者好,从今天开始,将推出【军哥读古文】系列文章,将同各位读者品读经典好文、看尽时间百态、领略最高意境。
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文章我选择的是南北朝时期梁朝周兴嗣编纂的《千字文》,这是一本流传1400多年的启蒙识字读本,具有极高的文学意义。清之褚人获赞其“局于有限之字而能条理贯穿,毫无舛错,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
是的,作者正是在毫无次序关联的一千个不同的字中找到潜在的韵律而成文,成就了这流传千古的韵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千字文原是梁武帝为了教诸王书法,命人从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中拓了一千各不相干的字,每个字占用一张纸,然后一字一字的相传教学。但是这样的杂乱无章,记忆较之困难。所以梁武帝就命最信赖的文学侍从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撰成一篇通俗易懂的启蒙读物。
为此,周兴嗣领命回家后,冥思苦想一整夜,文思泉涌,边吟边书,终将这一千字联串成一篇内涵富足的四言韵文。《梁史》记载:“上以王羲之书千字,使兴嗣韵为文。奏之,称善,加赐金帛。”梁武帝读后,拍案称绝,对周兴嗣赞赏有加,隧将其提拔为佐撰国史。周兴嗣因一夜成书用脑过度,次日便已鬓发双白,这就是“兴嗣白发”的典故。
《千字文》全书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归纳为天象人文,第二部分归纳为为人处世,第三部分归纳为历史政治,第四部分归纳为修身养性。因其篇幅较长,故《千字文》这篇古文用四篇文章解读,喜欢的读者记得随时关注。
今天解读第一部分,也就是天象人文部分,这部分从开天辟地、日月星辰,到云雨霜雾、四季更迭,继而金玉铁器、珍果宝蔬,江河湖海、飞鸟游鱼,最后以人和时代的变迁“收尾”,讲述了人类的早期历史和商汤、周武王时盛世的表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zè),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lǜ lǚ)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què),珠称夜光。果珍李柰(nài),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01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苍天是黑色的,大地是黄色的;茫茫宇宙辽阔无边。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洪荒,指混沌蒙昧的状态,特指远古时代,洪荒世界。相传天地一开始处于混沌状态,犹如一团玄奥浑浊之气,而后逐渐有了空间和时间,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出现了不同的元素,而它们是相互独立存在的,世界液态和固态的界限分明,一片荒凉。宋杨万里《汉文帝有圣贤之风论》:“洪荒之世,人与禽之未别。”宇宙初始,一片混沌之态。
盈指的是盈满,这是针对月亮来说的;仄的意思是倾斜,是针对太阳说的。日月是最容易观察的,同时也是与地球关系最密切的两个星体。中国人将日叫做太阳,把月叫做太阴,再加上金木水火土五个行星,就叫做七曜,或七政。
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说之一,它把南中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群,依据其环绕在天体中,周而复始的运转不停,沿着黄道和赤道之间,分布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天象,以分昼夜的变化,以及与阴阳气数的变化,玄学家命名为: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二十八星宿在玄学中应用甚广,地理、择日、易学、占卜等。
02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易经》里说:"寒来则暑往,暑往则寒来,寒暑想推,而成岁焉"。秋收冬藏是省略句,全称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中国古代历法以月亮圆缺变化一次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但人们实际经历一年和它之间存在差额,这个时间差额被称为“闰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每过几年就把积累到一定程度的“闰余”相加,合成“闰月”,插入该年份中,有“闰月”的这一年就是“闰年”。
律管和吕管,中国古代用来校定音律的一种设备,相当于现代的定音器。中国古代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从低到高依次排列,每个半音称为一律,其中奇数各律叫做“律”,偶数各律叫做“吕”,十二律分为“六律”、“六吕”,简称“律吕”。相传黄帝时伶伦制乐,用律吕以调阴阳。
03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水碰上寒夜,很快凝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金子生于金沙江底,玉石出自昆仑山岗。
丽水即丽江,宋代因为河中出现大量沙金而改称金沙江。诗人阵志岁《金沙江口号》诗曰:“江人竞说淘工苦,万粒黄沙一粒金。不识官家金铸槛,几多黔首失光阴。”
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尚书·胤征》记载:“火炎昆冈,玉石俱焚”。距今约4000年前,昆仑山曾发生火山爆发,玉和山石在火焰中燃烧。新疆和田的昆仑山麓出产最高质量的美玉,从古代起就是中原地区玉石的主要来源。
04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最有名的宝剑叫“巨阙”,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果子中最珍贵的是李和柰,蔬菜中最看重的是芥和姜。
巨阙是古代名剑,相传为春秋时期越王允常命铸剑名师欧冶子所铸,巨阙钝而厚重。但其坚硬无比,故号“天下至尊”,其他宝剑不敢与之争锋。“穿铜釜,绝铁砺 ,胥中决如粢米,故曰巨阙”,巨阙与承影、纯钧、鱼肠、泰阿、湛泸、龙渊、工布,合称为“八荒名剑”。与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并称“越五剑”。
《搜神记》中说,隋侯救好了一条受伤的大蛇,后来大蛇衔了一颗珍珠来报答他的恩情,那珍珠夜间放射出的光辉能照亮整个殿堂,因此人称“夜光珠”。
05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海水咸,河水淡;鱼儿在水中潜游,鸟儿在空中飞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
龙师,指伏羲氏。伏羲氏姓风,号太昊。传说伏羲氏在位之时,有龙马衔图之瑞,于是以龙为标记,称为“龙师”而以龙命名官职。《左传·昭公十七年》:“ 大皥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
火帝:神农氏用火给百官命名,因此叫他“火帝”。
鸟官:少昊氏用鸟给百官命名,叫他“鸟官”。
《帝王世纪》:“天地开辟,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 。”人皇:传说中的三皇之一,是中国古代历史神话人物。 司马贞《史记·三皇本纪》:“人皇九头。乘云车、驾六羽,出谷口。兄弟九人,分掌九州。各立城邑,凡一百五十世。合四万五千六百年。”
06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有了仓颉,开始创造了文字,有了嫘祖,人们才穿起了遮身盖体的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唐尧、虞舜英明无私,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
《说文解字·叙》记载:“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远,万品以察。”
黄帝娶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刘恕《通鉴外记》亦曰:“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
有虞:有虞氏,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名,舜是它的首领。这里指舜,又称虞舜。
陶唐:陶唐氏,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名,尧是它的首领。这里指尧,又称唐尧。尧当了七十年君主,他死时把君位让给了舜;舜当了五十年君主,又把君位传给了禹;史称“禅(shàn)让”。
07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安抚百姓,讨伐暴君,有周武王姬发和商君成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贤君身坐朝廷,探讨治国之道,垂衣拱手,和大臣共商国事。
08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他们爱抚、体恤老百姓,四方各族人都归附向往。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远远近近都统一在一起,全都心甘情屈服贤君。
遐迩(xiá ěr):指远近。
率宾:出自《诗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09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凤凰在竹林中欢鸣,白马在草场上觅食,国泰民安,处处吉祥。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贤君的教化覆盖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恩泽遍及天下百姓。
驹(jū):小马。被:覆盖,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