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近年来特斯拉过得无比地热闹。不过这次发生的“事件”,不是因为车辆涨价问题也不是因为车辆出现安全事故问题,而是被网传收购了众泰,事情发生后一石激起千层浪,网上的议论纷纷。
从这份网传的承诺书中可以看到,这是一份企业事例和经营范围内变更时才会填写的,承诺书中并有大中华区负责人朱晓彤签名和盖有特斯拉上海公司公章。在3月13日,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发布微博表示:“这份文件内容不属实,签名和公章也属伪造,已经涉嫌犯罪,我们会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虽然,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已经极力否认特斯拉收购众泰汽车,但不少网友们还是并不买账,还是不少人觉得特斯拉收购众泰汽车是真的。
回顾起众泰汽车的辉煌历史,曾经的“保时泰”也是火爆了大江南北,虽然它仅仅是车标上的不同,但其“高度相似”的外观设计却能够让你以最低的价格开出百万豪车的档次感。不过随着汽车市场的趋势,众泰汽车也转变了“模仿”的思路,众泰T6OO,众泰T700的问世改变了大家对众泰汽车的看法,但最后可惜的是,它们在国内汽车市场的口碑和销量也十分的不尽人意。
直到2019年,众泰汽车受流动资金短缺、汽车销售大幅下降等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出现了危机,最终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众泰系8家公司因陷入债务危机,先后被人民法院受理破产。
无独有偶的是,自从众泰汽车宣布破产重整后,前后也有不少车企都曾被传出过将收购众泰,其中的“绯闻对象”包括特斯拉、小米、蔚来、宝能、宁德时代等,最终也是宣布均未与任何公司签署过任何战略协议。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谣言与辟谣的轮番作用下,众泰股价一路走高,曾创下在42个交易日中收获了27个涨停的历史,甚至因此而停牌核查。
与众泰汽车的处境形成天然反差的特斯拉而言,近期也是正深陷各类产能扩张等问题。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特斯拉中国2022年2月批发量达到56515辆,连续6个月销量超过5万辆。其中当月出口量33315辆,同比增长339%,国内零售量23200辆。虽然Model 3和ModelY均涨1万元,即便如此也挡不住不消费者们的热捧,按照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目前Model 3全系和Model Y长续航版预计交付时间已长达16-20周,其中Model Y后轮驱动版和高性能版的最长等待时间也分别达到了14周和16周。
为了满足消费者们的需求,特斯拉近期也是在想方设法提高产能。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项目环评报告书在网络公示中可以看到,为了满足企业出口需求,拟通过增加生产车间,增加工人数量,提高设备开动率等方法,提高零部件产能。而针对目前现有的产能,特斯拉将在中国投建第二工厂产能扩建的消息也甚嚣尘上。
而关于特斯拉第二工厂的选址,在网上也是众说纷纭。近年来,包括青岛、济南、合肥、广州、武汉、西安、郑州等多个城市均传出与特斯拉在华第二工厂有关的消息,而特别是今年2月中旬,有消息称特斯拉第二工厂要落户沈阳,不过最后特斯拉就否认了该消息。
有不少网友认为,目前特斯拉因产能扩建下正在寻找第二座造车工厂,而恰好众泰汽车的生产线部分汽车专利和生产资质可以为特斯拉提供有利的发展,“收购”工厂不仅可以大大缩短建厂周期,还能弥补产能空缺,“收购”其实对于双方来说是一件好事。
不过缸哥认为,特斯拉目前的确需要考虑产能扩建的问题,但是作为新能源汽车中的佼佼者,就算是收购其他汽车品牌,那么这个品牌的资质一定是拥有高技术、高规格、名气好的。不过当然,众泰在新能源汽车的阵营中,也是颇有一番成就,但是这对于特斯拉而言,又岂能看得上这么一个品牌,毕竟特斯拉需要的,并不是众泰那些单一的生产资质和汽车专业,更为重要的是,众泰汽车的驾驶感和智能化,是远远追赶不上特斯拉的,所以对于这个网传的消息,我们可以当做是一个笑话来看就可以了。
综合来看,“关于特斯拉收购众泰,是明显的假消息”,陶琳的回应算是对这一传闻的石锤。不过不能否认的是,特斯拉在国内的需求量的确非常大,产能确实在吃紧状态,看来新建、扩建产能已势在必行了。
总结
不管特斯拉最终有没有“收购”众泰汽车,不得不说的是,这件事的发生让大家再一次想起了众泰这个品牌,同时再一次重新唤起人们对众泰汽车的希望。最后,谁又会是众泰汽车的“白衣骑士”,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