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民在京东、天猫国际之类的电商平台购买海外商品,显示的多是宁波、广州等异地保税仓发货,一般3天以后才能到货,以后可以直接从武汉保税仓发货,24小时就可以收到货”。近日,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阳逻港园区首票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1210”业务顺利通关验放,标志着阳逻港园区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正式开通。该模式将海外仓、保税仓和国内消费者联系在一起,为武汉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首票订单为武汉新港雅娜新零售有限公司采购申报,包括来自法国的肌底液、意大利的气垫粉底、韩国的护肤品等60件商品。通过“清单核放、汇总申报”通关监管模式,接单、查验、放行等手续全部完成,货物顺利通过阳逻港园区智能卡口出区,然后分批送通过快递公司送到客户手中。
秦女士这个“海淘”模式称为网购保税进口1210模式。网购保税进口1210模式也称作保税备货模式,是指跨境电商企业可根据市场预测和消费者需求,先从国外集中采购大量商品,通过飞机或轮船、中欧班列申报入境,货物抵达到武汉后直接送到阳逻港保税园区存储。消费者在互联网或门店体验中心浏览样品后,通过电商线上平台一键下单,商品将直接从阳逻港园区清关发货。相比跨境直购9610等模式,1210模式具有前置手续简便、费用更省、国内发货、时效更快等优点。
据了解,原来消费者从网上直购美国的商品,从下单时算起,一般要等上10天甚至更久,进入国内还交税等复杂手续。
据了解,国务院2018年11月21日决定,延续和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政策并扩大适用范围到武汉等22个新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城市。
今年以来,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紧密围绕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认真贯彻《中国(武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强化部门协作,便捷货物流转,推动阳逻港园区跨境电商项目建设早日落地。多次组织开展前期调研,详细了解地方政府、场所经营人有关诉求及困难,及时破解难题;指导阳逻港园区做好智能化卡口改造、“一网两中心”跨境电商海关监管中心视频对接、保税备货仓规划、公共服务仓系统建设等,并协调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对项目建设交付验收;开展“贴身式”服务,密切联系电商、物流、仓储等企业,针对不同企业、不同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政策解读,有力地保障了首票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顺利通关。
作为武汉综合试验区重点打造的四个园区之一,阳逻港园区跨境电商项目实施以来,积极对接湖北省商务厅(湖北省电子口岸)、武汉市商务局、武汉海关和武汉新港海关,及时破解通关难题;按照各职能部门对跨境电商业务的实施要求,做好阳逻港园区智能化卡口改造、“一网两中心”跨境电商海关监管中心视频对接、保税备货仓规划、公共服务仓系统等软硬件建设工作。
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说,武汉新港综保区开通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后,表示武汉跨境电商综试区才算是真正落地了,加上跨境电商新的正面清单和交易限额的提升,全世界更多优质商品将被带到武汉消费者面前。除了国内市场上现有的海外“爆品”外,更多个性化的海外“潮品”也将被大量引进,并且不再会有滞后的问题。比如美国最新上架的某款口红,由于私人代购等方式已经不被允许,就只能通过一般贸易形式进入国内售卖,受批文等因素影响,可能滞后一年才能买到。但现在保税进口业务开展后,可以在电商平台上通过个人限额内自购的方式,很快就能买到。同时,对企业来说,空运变海运,还能享受原税率70%的通关政策,物流、税费成本大幅下降,最终商品价格也会相应降低,甚至达到七折,消费者能获得更多实惠。
下一步,武汉新港阳逻保税园区将结合各地区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的经验,围绕场地、系统、数据等关键环节,开展包括公共仓管理、数据服务、分拣打包、代理快递、查验清关一体化服务等业务模式。从流量层面出发,以大数据为抓手,形成扶持政策、经营优惠以及优质服务的组合拳,为入驻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以优质的服务提升业内口碑,一方面增大入驻粘性,确保存量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继续招揽头部商家入驻园区,形成入驻企业“以商招商”的良性循环,实现跨境电商产业的规模效应,从而向物流、商贸、房产、供应链金融等高附加值的商务业态发展,助推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打造外向型经济“桥头堡”。
采写:汪文汉 罗慧芳 张雅馨
武汉新港管理委员会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