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人吗?我是咱社区社工,您和家里人都做过核酸了吗?”连日来,东城区永外街道百荣嘉园社区按照统一要求,为部分重点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社区中不少都是老年人,为了通知到每一户,社工们每天爬楼入户招呼大家做核酸。一层一层、一楼一楼走下来,社工们每天走至少3万步,“我现在微信运动榜每天都是第一名!”社工杨洁说。
33岁的杨洁做社工已经10年了,小区里面很多居民是她的老朋友。这次核酸检测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提高效率,杨洁和同事每天坐电梯到最高层,带着楼门底册对照着逐户敲门,然后再步行层层走下来。
百荣嘉园小区共有15个单元门,21层高的楼门里平均住着120户居民,不少都是老人。“04不回来住,去敲下一户。”“他们家去做过了,不用敲。”不一会儿工夫,杨洁的口罩里、面屏里就有了水珠。两个单元门走下来,她的腿已不听使唤地抖起来,再下楼时手不自觉地开始扶起了扶手。“咱提前适应一下以后腿脚不利落的感觉吧!”杨洁和同伴相互调侃着。
小区里的老年人大都不太会用智能手机扫码登记。为了减少大家在检测点上排队等候的时间,在“扫楼”时,杨洁还要为不会使用手机扫码的居民提前扫码,并发放给老人一张“XXX老人已扫码,可直接检测”的纸条,老人只要拿着身份证和纸条,过来就能顺利检测。“检测点人都忙,我就想自己在家弄,鼓捣半天也出不来,你们来了我这一下就踏实了,现在就下楼做去。”家住2单元的靳花祥阿姨说。
从周一到周五,三轮核酸下来,杨洁和同事们每天都爬楼,重复着同样的话,一天走下来,步数三万起,“我现在天天都是第一名!”杨洁说。尽管嗓子沙哑,尽管腿酸软乏力,但当听到居民的声声感谢时,他们所有的疲惫都一扫而光,“守护居民健康,得到居民认可,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