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三月,“金三银四”求职季又来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这几年海外人才归国的意愿越发明显,引起了一波“归国潮”,近日,智联招聘发布《2021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在全球疫情和国际关系变化的影响下海归群体的就业形势有了哪些变化?
回国意愿增强,薪酬加速上涨
比起前两年疫情最严峻的时刻,2021年疫情趋于稳定,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2021年在国内求职的海归总人数及应届留学生人数基本和2020年持平。看来在疫情稳定后,留学生回国求职的愿望并未降低。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留学生有那么强烈的归国求职愿望的?
根据2021年调研显示,回国意愿增强的留学生中,62.2%的考虑因素是“国内疫情管控效果更好”, 此外,还有部分海归表示,选择回国是因为“国内生活更加便利”。
另外,美国一直是中国留学生最爱选择的留学大国,但是由于美国国内的就业保护政策,比起当地人留给留学生的工作机会并不多,并且大多数岗位都是计算机或工科类的,对商科和文科的留学生太不友好,所以更多的留学生选择毕业后回国来寻求更多求职机会。
再来看看薪资情况,海归优先职位的平均招聘薪酬已经连续三年走高,2021年已经达到了13719元/月,高出全平台职位平均月薪(9364元)46.5%,就这涨幅来看,海归们还是十分占优势的。
一线城市岗位多,小城市更受青睐
一线城市企业云集,就业市场自然更广阔,海归们也有更多选择的机会,根据此次发布的调查报告,海归优先职位44.5%集中在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占34.4%,两者占近8成。
虽然一线城市伸出了橄榄枝,但是我们发现2021年投递简历的海归中,前往三线及以下城市发展的意愿明显增强,涨幅达到了24.5%,另外,由于国家这几年大力发展新一线城市,从发展潜力、基础设施等方面来考虑,具备很大的吸引力,所以投递人数也同样有所增长。
国企铁饭碗,上市公司投递人数增长
疫情爆发的这几年,毕业生似乎更追求稳定,体制内的工作成了香饽饽。这个趋势也蔓延到了海归群体,2021年向国企投递简历的海归人数同比增长3.7%。另外,上市公司由于平台大、晋升机会多、工资水平比较高,一直很受海归的青睐,投递人数同比增长了5.0%,而民营企业投递人数则同比有所下降,降低了5.0%。
文体教育行业对留学人才需求量最大
在行业分布方面,文体教育行业对海归更加友好,海归优先职位占比最高,为34.9%。IT互联网、商业服务、金融业对海归的需求量也较大,对留学生来说也是一些不错的选择。
招聘需求TOP20的职业中,对留学人才需求较大的职业以语言培训、留学辅导、教务管理等教培类岗位为主;另外,翻译、市场/品牌推广、银行及金融服务、商务、运营等也是优先级较高的职业。2021年,律师、新媒体运营、电商运营以及业务运营等岗位也更看好海归群体。
僧多粥少,学历卷
虽然国内企业提供给海归的平均薪资比较可观,就业环境对海归群体也比较友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留学生们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2021年调研显示,83.1%的海归认为在国内求职难度提高,提高的第一原因是“回国海归增多,竞争加大”;第二原因是“国内企业对海归偏好减弱”。但从2021年来看,海归优先职位数及求职人数均与2020年持平,因此整体就业形势较为平稳。
为了更全面、具体地分析留学生的就业趋势,调查报告还加入了对企业招聘需求的观察。许多企业认为,随着国内高校对语言教育的重视加深,留学所带来的语言优势有所下降。并且由于留学时间比较短,所以留学生的实习经验也比较少。根据数据显示,近几年国内企业愿意提供的海归优先的职位数持续减少,2019-2021年同比增幅分别为-25.4%、-23.5%、-0.4%。
近两年,硕士一直是海外求职者的主力,海归群体伴随的“高学历”特征更加明显。国内大型企业更看重招聘研究生的知识储备多、专业性强等优势,同一岗位,择优录取下,本科生更加容易出局,所以海归本科生的就业路比研究生和博士生更难。
随着国内企业对海归的偏好减弱,回国求职的海归群体增加,他们在国内的求职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但面向海归的岗位结构有所优化,薪酬水平也大幅提高。海归群体依然有更加优质的工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