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学家钱钟书说过:“人的一生处处是围城”!
这句话思考一番以后,你们会发现非常有道理,在围墙内的会羡慕围墙外人的生活,而在围墙外的人会羡慕围墙内的人生活!
今天笔者要谈们主人公是一位在北京央企工作的小伙子,可是他入职了有两年的时间了,然后现在全体的收入只有11万多,我们也可以看到下面这张他晒出的全年工资收入图,然后平时在央企也是包吃包住,可以说这个方面的待遇还是不错的!
本来按照正常情况来讲,全年收入有11万多已经还算可以了,更何况包吃包住,可是大家想想他生活的地方是北京。
北京拥有着高房价,高物价之称,而一年11万的收入想要在北京买得起房,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了。所以这位央企的职工近期就抱怨,觉得这工资太少了,而且央企里面大部分都是本地人。本地人没有房车压力,找个收入稳定的体面工作很舒服,这也是为什么他想要辞职的原因!
看到这里以后,笔者也不由得进行了一番思考:
首先,笔者介绍的这位主人公考虑的问题的确很现实,像这种类型的央企对于本地人来讲的确是非常不错的,本地人不愁房子,有央企工作很加分。
但是我们也要认清一些现实,那就是北上广深也不是人人街薪,而且能包住,也算是不错了(如果不用买房的话),之前看个统计,北京非私营企业的平均工资就是十一万左右。
不过,也有人说其实年轻时候可以做做自己喜欢的职业,拼个几年之后,30岁时再决定何去何从,墙内墙外都看看,这样的人生就多了些历练,不至于让自己后悔。
这种说法的确有点道理,但是在这个得看自己情况,并不是说适合所有人,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先想好下家,所以自己对自己要有清晰的认知,人生中难得有几次选择。
就拿我朋友的父亲来讲,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在国企工作,当时已拿到八十几的月薪,很好的待遇了,只因和领导不对付,怒而离职,连铺盖行李都不要了,一张车票就回了千里外的农村老家,从此穷困一生,五十以后才稍有回润,但和当年的同事们相比,已是判若云泥。当他还在为买一袋化肥、几块肥皂找供销社熟人走后门时,他当年的同事们早已在京城二环内落了户扎了根。
由此可见,冲动是魔鬼,通过这个例子笔者也就是想要告诉大家,央企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差,而年轻的时候进去了也的确容易不安分,然后想要出去走走,可即便想要辞职,你们也需要想好接下来该干嘛,做好相应的计划才是最应该的,不然还是容易一头雾水,然后选错了方向。还有就是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就不要犹豫了,要坚定地走下去,这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