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关闭网商贷还款提醒短信(负债的“90后”“00后”日益增多 他们在网上抱团自救)



在京工作的90后陈亮总觉得口袋里的钱不知不觉就花光了。只要有花的额度,贷款额度,信用卡额度,他就觉得自己还有钱。结果,他越借越多,加入了“亏钱早”的大军。

随着层出不穷的贷款陷阱和无节制的超前消费引导,越来越多像陈亮这样的90后、00后背上了“负债青年”的标签。

为了摆脱越陷越深的债务泥潭,负债青年在网上发起了自救群。在豆瓣。一个名为“骗子联盟”的组织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吸引了4万多人。在知乎上,有2365人加入了这个名为“债务青年”的圈子。此外,还有“还债联盟”、“90后债交”等多个讨论组。

在这些网络社区不断更新的帖子中,年轻人倾诉自己掉进坑里的经历,互相发泄债务压力,讨论如何应对催债电话以及如何与平台谈判,或者列出还款计划,互相监督,以求早日“上岸”。

日益增加的债务压力需要一个释放的出口

刘悦是一名在广西南宁学习的大三学生,去年疫情爆发时,他正在家里。他的父母没有给他生活费,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给女朋友买衣服、鞋子和礼物。开学后,为了买一部价值近6000元的新手机,他向至少4个网贷平台和朋友求助。结果,通过还贷,债务越来越大。短短一年多时间,他的负债总额达到了3万多元。

负债后,刘悦变得脾气暴躁,经常抱怨别人,总想逃避。每次贷款平台发来还款提醒短信,他总是情绪不稳定,甚至一度怀疑自己的自我价值,焦虑和失眠随之而来。

在刘悦向他的女朋友坦白了他的债务危机后,她的女朋友不敢约他出去吃饭或玩,因为她不想让他有负担。她的女朋友提出帮他还钱,刘悦情不自禁。他们经常为此争吵。

感觉无处倾诉的刘悦在网上搜索时意外发现了“骗子联盟”这个群,群里有很多年轻人也遇到了网贷套路。看到很多同龄人都在经历欠债后的焦虑,在想该不该向家人坦白,刘悦突然觉得自己心里的压力释放了很多,这也让他有了更多面对现实的勇气。

今年5月,刘悦终于决定向父母坦白自己的债务。他父母核实了他的贷款流向后,帮他还清了所有债务,关闭了所有贷款平台。

27岁的王敏在广东省深圳市工作。因为超前消费,工资不足以支撑还款,她在各个平台的债务达到了9万元。后来在家人的帮助下,加上自己的积蓄,她终于还清了债务。在近一年的煎熬过程中,在网上分享她的还款进度记录成了她缓解压力的一个渠道。

此前,王敏一直认为“花的钱是她自己的钱”,提前消费只是为了提前享受。但在经历了债务的压力后,她深感“后悔”。虽然她用预付款换来了一段时间逛街的快感,但她为此付出了更高的代价,比如机遇。

去年4月,一家初创公司向王敏发出邀请。虽然她喜欢这份工作,但考虑到创业初期公司收入不稳定,她不得不拒绝每月还债的邀请。她感叹道:“就算我当时有两万块钱的积蓄,我也会得到一个非常难得的转行机会。因为负债,错过了好机会。”

王敏在网络分享中写道:一个有计划的人,要相信自己的人生有更高的地方可以去,有更多精彩的人和事可以遇见。那时候的幸福会比因为虚荣借钱买一双限量版的球鞋和最新款的手机幸福很多。

群里有很多好人和坏人,包括精英交流和欺骗

怎么关闭网商贷

“骗子联盟”这个团体和类似的网络社区聚集了许多年轻人,他们分享自己的债务和登陆经历。这些年轻人面临几千元到几百万元不等的债务。欠债的原因有投资失误、网络赌瘾、超前消费、生活周转等等。JD.COM柏华、白洁、携程、美团、分期乐、小额贷款等平台以及各大银行成为其债务来源,逾期付款、催收、谈判、征信成为讨论热词。

欠费平台、日期、已付金额、待付金额、月工资、日常费用等类别记录在笔记本或记账软件中,以供参考和相互打卡监督。信用逾期,征信记录,催债短信,电话截图等。由团队成员分享,回复区是其他团队成员的建议和鼓励。落地后回头看,自省贴更多的是总结经验,避免重蹈覆辙,告别过去的自己。

去年3月,处于创业阶段的陕西人王兵突然发现,一直在滚动贷款的网贷平台不再为他还款,他的信用卡临时信用额度已经过期。突如其来的资金周转问题,让他不得不静下心来,数数自己欠了多少钱。他粗略算了一下,发现近几年为了投资多个创业项目和装修房子,他已经累计欠下各平台资金50多万元。

“我当时完全慌了。”没有稳定收入的王兵在朋友的推荐下,去了江苏省昆山市的一家工厂打工。几个月后,他发现自己的工资根本不够还贷,于是转行做电商运营。为了取得更多的成绩,他每天加班到凌晨。

王兵一边打拼,一边把刚买了两年的准新车低价卖掉,并严格控制生活费,甚至每天逼着他戒烟。每次某App借贷平台还款成功注销后,王兵都会发到“骗子联盟”的社区,与网友分享。

“截至2021年5月29日,剩余信用卡和网商贷款共计30万元。加油!”这个记录了王冰欠债时的落魄,鼓励有同样经历的网友不要放弃的帖子,迅速引来众多网友的回复和点赞。他总结了自己无法用贷款越陷越深的经验,在暂时找不到好工作的情况下学会了提升自己的能力,让网友们感到励志和鼓舞。

群里鱼龙混杂,交际性和欺骗性极佳。有队员发布求助帖后,“钓鱼人”主动邀请。抛出了“我可以帮你”的介绍,接着是“给你钱,陪我”“我和黑客做Python数据赚钱”“你可以用智能还款”等回复。有的钓鱼帖用“高负债+苦难+短期还债+心灵鸡汤”的模板来吸引人。至于群的管理员,他们一直提醒“私信帮你还债的都是骗子”。

年轻人应该努力培养理性的消费观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毕伟宁认为,就全社会而言,适度提前消费对扩大内需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一般来说,负债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压力。但由于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学历、技能水平、职业特点等各方面的差异,抗压能力和解决方法不同,结果自然也不同。

在管卫宁看来,受益负债可以帮助债务人渡过眼前的难关,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反而负债越来越大,信用越来越差,发展空期越来越小,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管卫宁说,那些背景条件普遍甚至较差,目前工作和职业还不确定的年轻人,通过网贷提前消费,动机大多出于攀比、投机,或者对网贷的无知和对未来过于乐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的贷款行为造成的债务压力处理不好,很可能导致心理失常、失范等后果。他建议年轻人要努力养成理性的消费观,学会量力而行,尤其不要为了满足某种虚荣心而互相攀比,同时对网贷平台要时刻保持谨慎,谨防上当受骗。

大学生刘悦在经历了债务危机后,决心从思想上调整自己。他意识到,无论是父母的钱,还是自己以后挣的钱,都来之不易。现在,他会根据自己每周的餐饮、购物、娱乐支出,制定详细的消费计划。每个月父母打来生活费后,他会先把20%的钱存进余额宝或者换银行,剩下的用于日常开销,日积月累养成节俭适度消费的习惯。

“骗子联盟”群里的王兵看到群里很多人“火速入院”“拆东墙补西墙”,连剩下的钱都被骗光了。他认为这是由于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缺乏专业知识造成的。债务经历给我最大的教训就是,他知道平时要怎么存钱,不要因为过度消费而让自己处于被动状态。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人都要时刻保持奋斗的心态,积极工作,不要因为一时的不开心给自己带来更多的伤害。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除管卫宁外均为化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