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能看访客记录吗2021(微信偷偷访问相册,这些App真的有那么叛逆吗?)





不知道朋友们还记不记得,前两天的推送中,我们在大新闻里放了一条微信后台阅读用户相册的新闻,当时在网上也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微信能看访客记录吗




当晚,微信在后台留言中被诅咒。。。


这个事件最早是由一个叫hackl ous的博主曝光的。他发现手机上的微信、QQ、淘宝等app在后台反复读取用户相册。




据这位博主介绍,他使用了一款名为“隐私洞察”,结合iOS 15的新功能“记录App活动”,读取了App的权限使用记录。




他发现微信在不使用的时候会在后台读取用户的相册,读取时间长达40秒到1分钟。


微信随后也做出了回应,称iOS系统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名为“相册更新通知标准能力”,会在相册内容更新时通知App,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这个准备行为会被记录为阅读相册。




简单来说,微信是想预判我们的操作,但是这个操作会被系统认为是在读相册,而且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


10月9日,博主再次发微博,称微信团队已经联系他,说要换图片选择器。




史超今天跑到App Store发现微信真的更新了,不过是版本号不变的小更新。




因此,史超认为穷朋友不必过分恐慌。根据微信官方的回应,结合这个操作要实现的功能,确实有可能是大家对微信的误解。。。


【/s2/】因为微信的这个操作是在本地完成的,而且实现的大部分功能都是点击加号就能快速弹出你可能要发的照片。




但这只能说明微信的这个操作是在预判我们的照片发送行为,并不足以说它偷窥相册证据。


而且苹果官方文档中还有一篇文章提到iOS中有一个观察相册变化的界面。




这个接口的作用是,当iOS系统发现相册更新时,可以在用户不使用手机的情况下唤醒App,让App半夜起来预测照片。


但如果我们想发现他们的小伎俩,其实很容易


这个活动是通过App 隐私洞察和iOS 15的新功能“记录App活动”实现的。


先下载隐私洞察,在设置里打开隐私“记录App活动”。




接下来,点击隐私选项中的“保存应用活动”,然后选择“导入隐私洞察”以查看应用使用了哪些权限。




史超看着他的眼睛。如新闻所说,微信的访问记录很多都是在看照片。




在Android端,用户查看App会更容易,因为现在很多国内厂商已经将隐私保护功能直接实现到系统中。


比如MIUI 12不仅可以查看和修改所有应用的权限,还可以直接读取所有应用的行为记录,并且会以时间轴的形式显示出来,哪个应用使用了什么权限一目了然。




再来看看隔壁的coloros中的权限管理也非常细致。从定位到浮动窗口都可以单独设置。如果对某个应用的权限要求不满意,就把它关掉。




ColorOS现在还支持查看详细的权限使用记录。史超没有发现微信查看相册,但它经常“试图读取位置信息”。。。




史超平时不发自己的定位,发朋友圈也不会加定位。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让朋友圈广告更精准。。。


接下来是隐私管理大师Flyme,不仅有类似MIUI的应用行为记录,还可以设置敏感权限提醒。




可以看出,上述系统在隐私方面做得真的很好,它们可以像Privacy Insight App一样列出每个应用做了什么。


这也是近两年来国内厂商做的最好的系统改进之一。就算我控制不了你,我也会把你偷偷做的事情告诉用户。


但是你实际上可以做的不仅仅是检查记录。有时候,只要动动手指就能把自己的隐私泄露风险降到最低。


相信史超,管理应用程序权限真的很简单。。。


比如在iOS 15中,可以在设置中单独设置App的访问权限,比如只允许访问选中的照片,或者关闭后台App刷新等。




可以把一些不需要经常使用定位的app换成每次使用都要询问,或者干脆关掉精确定位。




如果你是安卓用户,那就更容易了。因为安卓手机的隐私管理其实比你想象的要高。。。


比如你不仅可以通过MIUI 12查看所有应用行为记录,还可以使用很多工具保护隐私。




还可以单独详细设置一个App的权限。例如,在ColorOS 11中,史超可以将微信的位置信息从“使用时允许”更改为“每次使用时询问”。




现在几乎所有主流手机系统都有这样的设置选项。如果你觉得某个App的权限没有必要,可以改成使用时询问,或者直接关闭。


如果每次问都嫌麻烦,大不了换回来~


比如华为的鸿蒙系统就有更详细的特殊访问权限。这里可以找到一些很少使用的冷门权限,但是可以设置。这波操作应该会受到好评。




这种深入细致的权限设置并不是鸿蒙系统独有的。不同的系统会有不同的权限设置。朋友们可以好好看看手机的设置,关掉一些不必要的权限。


所以,综上所述,现在的手机其实在隐私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国产定制系统,几乎已经在系统层面实现了对应用权限的全方位管理。


但很多用户对此并不清楚,依然只是被App随意“宰”而已。其实大家完全可以避免一些app的不合理要求。


这不能说完全杜绝了流氓行为,但是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隐私泄露的风险,[/s2/]还可以节省手机电量,保证用户体验。


然而,即使手机厂商和用户做得再多,史超也可以判断,这场隐私争论不是第一次,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