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微信支付宝不能用于北京地铁交通卡的时候,如果你有一部带NFC功能的安卓手机,你的地铁体验会好很多。
当别人都在排队给公交卡充值的时候,你只需要拿出手机,把卡贴在手机背面,用微信或者支付宝充值。整个过程可以一气呵成,完成后可以给朋友的公交卡充值。
“战国时代”的手机公交卡
如果你愿意花一些时间来完善北京公交卡的充值和刷卡体验,那么恭喜你成功进入移动公交卡的战国时代。
手机公交卡根据硬件和操作系统分为NFC和二维码。在用手机给实体公交卡充值的基础上,NFC更进一步。代替实体卡,直接在手机上完成开卡、充值、进站的所有流程。二维码不需要手机硬件支持。通过闸机的改造,可以刷二维码进站。
NFC刷卡体验更好,二维码门槛更低,两派博弈让我站队,今天站NFC,明天站二维码。
当然,这并不是因为我的立场不够坚定。真的是“不由自主”。直接刷iPhone坐地铁的体验当然好,但是我的iPhone经常没电,需要担心手机没电出不了地铁。我的备用机,一个没有刘海的安卓手机,虽然一直有电,但是没有NFC。
别无选择。
“让我们下载它以便于访问。”我其实也没办法,只能经常坐地铁。两个方案都要准备,尤其是我的安卓手机。没有二维码坐不了地铁。
但是,二维码的体验真的很差。我和同事的E-Pass APP闪退不止一次,只能站在出口摆弄手机,直到二维码重新出现,出不去了。这让我花5000元买了一部安卓手机的时候非常气愤。
“为什么这些手机厂商不能加NFC?”
每次遇到二维码的bug,都会问这个问题。
NFC手环的风暴来了
这个问题很快就成了伪命题。5月31日,小米8发布会上,我最惊讶的不是mi band更新到第三代,而是mi band终于有了NFC版本。
手环和NFC,几乎是完美的组合,用来刷公交,坐地铁。没有什么比手镯更合适了。
当然,在苹果正式开放京沪移动公交卡的时候,我就已经体验过Apple Watch的交通卡功能了。作为一个喜欢用左手戴手表的人,体验非常不友好。因为北京地铁刷卡的闸机都在右边,而且Apple Watch每天充电的续航时间真的让我很不安。刷了入站手表没电出不去怎么办?
所以我大多用iPhone坐地铁。当然,我只是经常坐地铁。如果我刷iPhone坐公交,也遇到过很多次刷不出来的情况。差点贴在公交刷卡器上,还是没反应。
这些问题在手环中几乎不存在。对于我这样的重度用户来说,mi band 3可以坚持两周不充电,站内刷手环没电的问题几乎不存在。刷手环坐公交的时候可以明显感觉到mi band 3 NFC版的响应灵敏度比iPhone高。
好了,我终于可以报答那些经常diss一个没有NFC的厂商了。手机需要NFC闪付吗?不要假装支持。谁付款都不是用微信或者支付宝。现在不仅支付不需要NFC,移动公交卡也可以换成199元的mi带。
“流水”手机,“铁大”手环
我已经在第五部安卓手机上开通了手机公交卡。相比于“流水的手机”,手环始终如一。而且,就算换了手机,只需要登录小米体育,就可以继续开卡充值。
mi band 3的NFC版外观与普通版手环相同。真正不同的是,NFC版在小米体育的设置页面有公交卡选项。目前最多可以同时开通四张公交卡,支持的省市有北京、天津、广州、深圳、武汉、合肥、江苏、吉林、广西。而且通过互通卡,实际可用的城市比设置页面显示的要多。
因为数据是通过蓝牙传输到手环上的,所以无论安卓手机还是iPhone,开卡和充值都可以通过这个小米运动APP完成。用手机给公交卡充电不再是iPhone的例外。
NFC对于手机的意义越来越小。
NFC能做什么?除了支付,最实用的就是NFC公交卡。支付领域已经被微信支付宝主导的二维码占据了90%。现在,就连NFC最引以为傲的手机公交卡也被分离出来,单独集成到手环里。
手机NFC唯一剩下的用途,可能就是我在给新蓝牙耳机配对的时候比较接近的那个了。随着“登登”的声音,我的安卓手机已经很快和耳机配对了,但是我的iPhone X不支持这个功能。难怪我在iPhone X上很少感受到NFC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