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店商家版(视频号灰度测试购物车功能,微信要扛起腾讯电商大旗了?)

编辑导读:曾经有人开玩笑说“阿里做不好社交,腾讯做不好电商”,两者在这方面都屡战屡败。据悉,微信视频号目前正在灰度测试短视频购物车功能,这是腾讯向电子商务迈进的又一步。笔者对此进行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微信一直承载着腾讯的电商野心。

据媒体报道,除了直播,微信视频号目前正在灰度测试短视频购物车功能,这被视为微信加码电商业务的一大步。

早在2014年,腾讯就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上推出了微信商店插件,是微信电商至关重要的一环。然而,多年来,正如业界笑话“阿里做不好社交,腾讯做不好电商”,腾讯的电商梦并未实现。

这个视频号或者在线购物车功能能让微信扛起腾讯电商的大旗吗?

一、灰度测试购物车功能,微信视频号越来越像抖音?

据介绍,购物车功能支持在视频号的短视频下直接悬挂商品,商品链接会出现在原来放置延伸链接的位置。用户点击购物车链接后可以直接跳转到商品详情页面。相比原来的链接功能,新的购物车链接显然更方便用户下单。

目前该功能还处于灰度测试阶段,拥有该功能的账号每天只能发布不超过三个购物车作品。



微店卖家版

来源:自媒体

值得注意的是,视频号直播在去年10月就已经推出了购物车功能。此前有人测试发现,在最新版本的微信中,视频号的个人主页增加了“下单”功能,与微信官方账号的绑定关系再次加深。

可以肯定的是,视频号正在逐步完善电商功能体系,其功能与Tik Tok、Aauto faster等短视频平台相差无几。其中,Tik Tok在2018年推出了购物车功能,而Aauto Quicker的购物车功能则比较隐蔽,设置在“小店订单”中。

为什么视频号是在线购物车功能?自然离不开流量变现。

在短视频玩家不断进入电商领域加速商业化的趋势下,微信视频号开通购物车功能并不奇怪。腾讯推出自己的视频号,就是为了进入短视频领域,同时寻找新的增长点。

视频号开通购物车功能可以进一步链接微信店铺,为微店的商家提供更多的商业出口。就像这个视频号的购物车链接,主要来源是视频号主自己开的微信店铺。

可以看出,视频号正在逐步完善电商板块的功能,进一步寻找商业化的路径。但回顾腾讯多年来在电商方面的尝试,似乎都不太理想。

腾讯2014年推出微信商店插件;

2017年推出微信小程序,随后在微信商店推出小程序版本。

2020年,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试水“微信小店”;同年,腾讯电商“鹅斗”小程序上线。

但无论是微店、小程序还是小鹅,腾讯的电商体量仍然不及国内三大电商平台,也不及Tik Tok电商超5000亿元的GMV。

那么,微信为什么要为电商而死呢?

二、“无边界扩张”,是互联网巨头的必选项

其实每个巨头都在试图突破自己固有的领地,挑战其他巨头的领地。就像阿里不断涉足社交,字节跳动涉足电商,腾讯一直在尝试电商和短视频。

一方面是为了突破现有估值,寻找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是为了稳住自己的位置。

财报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腾讯营收达1424亿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395亿元,同比增长3%,但环比下降7%。

此外,三季报还显示,微信用户最新月活跃度提升至12.62亿。此前有消息称,微信用户数超过12亿,几乎登顶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13亿。

在净利润增速放缓、用户增长触及天花板的当下,腾讯需要精细化运营现有用户流量,盘活商业价值,通过多元化布局提升想象力。就像微信内部的线上业务板块,比如视频号、小程序、游戏等。,都旨在进入尽可能多的行业,丰富平台生态和想象空间空。

中国互联网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预计近37.21万亿元,牢牢占据全球电子商务市场榜单第一名。像直播电商行业,发展更是迅猛。艾媒网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为9610亿元;预计到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012亿元。

腾讯看中的是电商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及可以转化社交流量的路径。要知道微信有超过10亿的用户,要盘活这么庞大的用户量并不容易。电商本身就是商业出口,让用户直接购买消费。

因此,对于净利润增速放缓的腾讯来说,电商不仅可以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还可以激活和转化平台内部的社交流量,一举多得。

此外,在阿里、字节跳动、百度不断进入各方领地的当下,腾讯也需要多元化布局来稳固自己的领地。

总的来说,腾讯是电商,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压力。虽然做电商很难,但未来会继续尝试推出功能或产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三、电商梦长路漫漫,但潜力俱佳

腾讯做电商很难,但是潜力还是极好的。

一方面从国民级APP微信和QQ的用户量优势要知道,在高获客成本的时代,抓住了流量就等于抓住了商业生命。

微信有两个超过18亿用户的社交app,做各种互联网业务有很大优势。就像其目前的游戏业务,2020年第三季度为公司贡献了449亿元,占总营收的30%。

电商板块虽然不是一家独大,但凭借体量优势和两大社交平台,可以丰富电商场景,也可以进一步培养用户在平台内部购物的心智,促进平台私域流量转化。

另一方面,腾讯的优势在于资金和技术。作为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市值已达44292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621万亿元),今年第三季度营收也达到1424亿元。

电商行业需要资金链的驱动,公司在流量和资金优势上可以比其他新人强很多。

目前,腾讯已经逐步打通了各个电商环节,包括自有电商平台“鹅斗”、社交电商平台“微店”、微信内部小程序、视频号购物车等。同时公司还会投资现在的电商领域,比如17年联合蘑菇街,投资唯品会等等。

可见,微信电商版图正在一步步扩张;但还是很难达到淘宝、JD.COM或拼多多的规模。

首先,腾讯没有自己成熟的电商体系。即使有这样的电商平台,页面的功能也有待完善。功能板块只有三个,分别是“首页”、“好友收藏夹”、“我的”,涉及的产品也只涵盖盲盒、手摇和JK等。商品种类和功能齐全的淘宝或者拼多多是没法比的。



截图来自:鹅拼APP

但从鹅拼图等时尚商品的品类来看,是针对年轻人市场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mainland China Z世代总人数约为2.6亿,占总人口的近19%。在Z世代已经成为消费市场主力军的时代,腾讯更是雄心勃勃的瞄准年轻市场。

但是早期小鹅的定位其实是针对下沉市场的,商品是一些老人的衣服,清洁扫帚之类的。但是下沉市场已经有品多多为王了,小鹅没能撼动地位然后修正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一方面也暴露出腾讯自己的电商平台发展并不是很顺利。

另外,视频号在线购物车功能只是为了激活微店商家的数据。不过目前微信还没有公开微店数据。另一方面,Tik Tok的电商和隔壁的a auto faster的GMV分别超过了5000亿元和4000亿元。

腾讯微店可能很难超过这个量。毕竟在财报中,公司并没有披露电商板块的规模,所以知道该业务板块并不成熟。

几大电商业务板块尚未独立,意味着腾讯的电商梦要实现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大的障碍或许是腾讯无法依赖竞争对手的商品渠道。要知道电商行业重在商品,重在平台和系统的建设,重在页面功能的稳定,但最本质的还是商品。如果腾讯不能提供自己的商品渠道或者和品牌商家合作的商品体系,就很难吸引消费者。

所以总的来说,腾讯做电商的步伐不会停滞,但未来能否成功链接其内部社交生态,转化流量,还是时间问题。

#专栏作家#

小倩,微信官方账号:小倩笔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Tuhao.com创始人,互联网观察家,数十家科技媒体专栏作家。

本文原载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