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高发,诈骗手段多种多样,如贷款诈骗、杀猪菜、账单诈骗等。处理此类案件,电子数据必不可少,提高证据意识,保全证据尤为重要。
当网友意识到被骗后,如何有效配合警方破案,将坏人绳之以法?保存证据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就和山东青州民警王坤明一起学习如何取证。
-典型案例-
1
通讯诈骗案
2020年4月11日,110接到受害人梅某某报警,称收到短信称可以进行单笔返利,然后按照指示在网站上绑定了自己的身份信息、银行卡和验证码。结果银行卡里的钱都被转走了。
本案中,我们注意到受害人在收到刷卡短信后填写了相关身份和银行卡信息,甚至将银行预设的最后一道防线——手机验证码提供给了对方。
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第一步,取证。
2
互联网欺诈案件
2020年4月12日,110接到事主马某某报警,称在朋友圈看到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无需抵押即可低息放贷。他根据对方提供的二维码下载了软件“华*贷”APP,填写相关信息后,被对方以流水不足、银行卡填写不正确、会员要求等理由诈骗8万余元。
在本案中,我们可以初步看到,该案涉及APP,所涉及的相对信息已经不是普通的通讯诈骗范畴。
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第一步,取证。
-诈骗短信截图-
实施网络相关犯罪,需要电子数据传输的媒介——手机或电脑,以及联系方式,如电话、短信或应用程序。
所谓雁留声,水留痕。电话号码一定要保留。保持的方式也很简单。把屏幕上的所有信息截图就行了。
收到任何此类短信或电话,不要急于清除空。先把号码截图保存好。有时候,如果截图不完整,也可以单独截图,充分证明出处。
-带有网站截图-
很多人意识到被骗时,提供的证据往往是几张登录(或内容)截图,如下图所示:
这种保存证据的意识是错误的,那么正确的打开姿势是什么样的呢?如果保留图片,带上网站的域名信息,像这样:
也可以点击“...”点击右上角的复制链接,复制页面上的链接。注意保留诈骗的客服聊天记录,因为里面往往会携带银行卡号,甚至嫌疑人的联系方式。
同时,在用浏览器浏览时,还可以在“地址栏”位置截图,以保证截图中尽可能显示完整的网站信息,同样可以适用于电脑端的证据截图保留。
-屏幕录制或翻拍-
录像是记录被骗过程的有效证据。智能手机可以点击“录屏”启动录屏功能。
当然不仅限于手机的截屏和录音功能,还包括其他录音设备(手机、相机等。)可以用来录音。
-导出微信账单-
微信转账交易记录可以通过微信调取,为下一步向公安机关提供证据做准备。具体步骤如下:
1.微信左下角的“我的”;
2.点击“支付”;
3.点击“钱包”;
4.选择右上角的“账单”;
5.点击右上角的“…”,选择“账单下载”;
6.“用作证明材料”,选择相应时间段,填写接收邮箱地址,确认本人身份;
7.收到邮件后,根据微信支付提供的相应密码打开。
-出口账单-
1
移动客户端
1.打开APP,选择“我的”;
2.点击“总资产”;
3.点击右上角的“服务”→“资产证明”;
4.选择“余额收付明细”(如果使用余额宝内的资金进行转账,请截图每笔交易明细)。
2
计算机端
进入官网后,输入自己的账号和密码。点击矿山,点击转账,选择时间,点击下载查询结果,最长可检索一年的交易流水。
-聊天记录截图-
1.截图:逐一截图聊天记录和信息,按时间顺序和类别分别保存;
2.利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的备份功能,保存并将保存的备份文件提供给公安机关。
3.证据固定较好的,应根据案情向公安机关提供相关线索材料。
-固定二维码和APK-
最好同时提供二维码和安装包。你可能会问:我手机上安装的APP可以作为证据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保留手术过程的视频(录屏或翻拍)。
-固定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查看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归属:点击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名称,如下图“售后理赔”,进入关于微信官方账号,点击账号主体,进入账号主体,查看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的账号信息。相关信息的截屏或录像。
那么,你学到什么了吗?当然,警察希望你不需要这一切,不要一开始就被骗。
如果你真的有一天掉进了电信网络诈骗的陷阱,记住:
一定要及时报警!
一定要及时报警!!
一定要及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