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从多个渠道获悉,企业微信服务商“郝伟科技”已获得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而田玉娥调查显示,此轮投资方为企业微信和腾讯云,以及创始人& CEO杨炯伟个人注资;去年12月,郝伟科技获得红杉中国数千万天使投资,此轮也已跟进。
郝伟科技成立于2020年底。是一家基于企业微信的以客户为中心的协同CRM公司。它专注于赋能B2B营销和销售,通过开放公共和私有领域数据,提高线索流转效率,实现营销、销售等角色间的数据协同、沟通协同和服务协同。
在杨炯伟看来,公司的核心产品,微维,企业助手和上一代CRM产品有着本质的不同——微维强调协作和沟通,上一代CRM强调监督。
这是因为,在过去,CRM的工作逻辑是为高层管理者设计的,只关心管理者希望看到的数据和结果。但是对于销售人员来说并不是很好的体验。在系统中手工记录工作流程,既费时费力,又不能给他们带来直接利益——万一被砍掉了怎么办?这样做的后果是:一是信息滞后;二是信息真实性低;第三,管理者不会打开这个系统。杨薇薇告诉36Kr:“魏巍在调查中发现,很多CRM系统中90%的数据都是假的。”最终服务于管理者的CRM系统就像一个“形式”,很难真正帮助管理者和一线销售发挥作用。
造成这种悖论的原因在于整个工作场景的碎片化——线索来源于营销部门,从公域链接到私域后,就是销售对接,沟通是线上线下的,但又是线上线下的,管理却又回到线上。尤其是toB企业,客户决策过程长,需要多人团队服务,销售只需要了解线索来源、线索特征、判断线索质量即可,但市场往往很难给出准确的图景。
因此,如何解决线上线下场景的分离,市场与销售的差距,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微维以“企微+微信”的社交环境为中心,通过“内容、人脉、数据”的商业闭环,解决了这个问题。
具体来说:
凌薇实现了与Tik Tok、汽车快车、今日头条、百度等主流广告平台的数据互通。,并支持广告环境下直接跳转到微信生态,一键添加广告主的企业微信,进入企业和微客户的资产池,从而解决了企业微信添加大量B端客户的常年难题。
第一次添加客户时,客户在广告公共领域的行为会合规地显示在客户视图上。市场给销售的初步线索是承载画像和意向,SDR孵化过程中的客户轨迹也会通过内容引擎实时推送给协同多人团队;
销售还可以通过“一键聊天内容作为跟进记录”和“语音快速输入”的方式更新商机跟进记录。市场或销售可以将文章、PDF文件等内容上传到数据库然后通过微信好友、群、朋友圈、企业微信客户、企业微信朋友圈等人脉传播内容。韦唯的人工智能助手肖伟将实时向销售和其他合作者传达客户的旅程。
新发布的0.8版本还在随访记录列表中增加了@同事的功能。该功能适用于以下场景,重点解决一线销售或市场的服务资源低成本有序调动问题,主要满足几个场景的需求:一是领导拆分工作;第二,跨部门沟通;第三,每天向不同层次和部门寻求帮助。
魏魏功能页面
“有些创始人起来会看我们的产品。”杨炯纬举了一个例子,因为一个客户的变化会实时传递给创始人,他早上醒来会习惯性的看一下目前的进度。
而且,目前微维主要解决的是营销和销售前的协调问题,所以和其他Martech和CRM产品不存在竞争,而是有合作共存空。
之所以选择这个发展方向,和魏巍对企业微信和CRM赛道的理解有关。杨炯纬认为企业微信的赛道红利可以存在20年,背后是整个组织管理形式的变革红利。
家政服务企业管理的产品多为服务于“官僚主义”的受控组织,如钉钉。而对于处于发展期的中小企业来说,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流程很难固化。所以,这些企业真正需要的管理工具不是帮助他们明确工作流程,而是帮助他们快速沟通以促进公司的业务发展。
不过杨炯伟也坦言,目前国内能接受这种想法的企业并不多,还处于市场教育阶段,这也是他们将要面临的问题之一。好在有两个思路可以解决。一种是只服务能接受这种组织形式的企业,因为目前市场上除了微维之外,还没有强有力的从“沟通”角度出发的以客户为中心的协同导向工具,所以他们是唯一的选择,这类似于一旦接受了OKR体系,他们就只能用飞本;还有一种思路是利用企业微信的私域流量红利,快速突破一些摇摆不定的企业。
目前客户单价为20座1万元(20座以上按阶梯购买),目前有100家客户,发展很快。据悉,本轮融资将用于微企微助手的深度研发,1.0版本产品即将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