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崛起的背后是传统互联网的衰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手机APP推出后,很多互联网服务原来的网页版和PC版越来越不好用了。
可能很多人不记得了,闲鱼是从网页版起家的,功能非常齐全。但在闲鱼手机APP版发布后,阿里巴巴取消了闲鱼网页版,导致手机二手交易。
如果你认为这是“偷懒”,那就大错特错了。不仅如此,闲鱼还对“安卓模拟器”进行了限制,最后甚至连“浏览器插件”的渠道都被封杀了。反正你是不允许在PC上使用闲鱼的——不管你用什么方法。
问题是,阿里巴巴这么做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PC的运行效率自然高于智能手机。淘宝和天猫都有PC端的业务背景。为什么闲鱼这么特别?在黑猫看来,这一切的背后有三个原因。
第一,抢占流量入口网页版的流量入口是浏览器,APP可以直达用户终端——也就是手机。互联网非常注重“流量入口”的概念,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都希望自己能直接连接用户,没有中间商挡道。只要掌握了流量的入口,就不会受制于人。
如果你用的是闲鱼网页版,那么浏览器就是流量入口。但如果你只能在手机上使用闲鱼,那么APP本身就是一个流量入口,不仅可以读取你手机的信息,还可以不受浏览器插件(屏蔽广告)的干扰,自由推送通知。从商业角度来看,APP的价值远高于网页版。
第二,保护个人卖家与淘宝、天猫不同,闲鱼的定位是一个闲置交易平台,目的是为个人用户提供闲置交易服务,而不是为电商公司免费开店。熟悉闲鱼的朋友应该知道,虽然是二手交易平台,但也有很多商家在这里卖全新的产品——哪里赚钱,哪里做生意。
在这种情况下,砍掉PC版很好理解,实现“一人一机一号”只需要最低的成本。对于商家来说,此举相当于关闭了商家的后台,单笔交易的人力成本大大增加。但个人卖家不会因为交易频率低而受到影响。总之,闲鱼坚持不了PC版,其实是对个人卖家的“保护”。
很多人不知道,互联网最原始的精神就是“开源”。如果闲鱼有网页版,那么其网站内的所有内容都必须强制共享;借助浏览器插件,还可以屏蔽其广告;即使在专业人士的手中,也可以抓取并分析这个网页的详细数据。
这样,闲鱼就不再是一个生态,一个平台,而是一个拥有大量资源,却又弱小无助的网站。苹果为什么追求闭环生态也是如此。比如,如果AppStore不是唯一的下载渠道,苹果还能拿到30%的份额吗?
总结过去十年,互联网的载体从电脑变成了手机,网站变成了APP。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包罗万象的互联网逐渐成为“封闭的信息孤岛”。
虽然我们都对开源精神的丧失感到无奈,但当你从商业的角度看问题时,一切都是那么合理。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