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服装店名字(企业“花式”取名何其多:衣拉客服装店、内牛满面面馆、老头爱马仕酸豇豆炒饭……)

人靠衣装,马靠鞍。一个好的公司名称,通常不仅寄托着运营商美好的愿景,而且朗朗上口,比如华为、万达等。毫不夸张地说,给公司起名就像给自己的孩子起名一样,让经营者绞尽脑汁。

但是,也有很多人“剑走偏锋”。此前,喜剧演员沈腾因为公司名称“海口那是大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冲上热搜榜。虽然搞笑,是“喜剧”,但是真的有点哗众取宠。记者发现,类似博眼球的企业“名字”并不少,反映出经营者的浮躁心态。近日,国务院修订通过了《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条例》。新版规定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明确对众多企业的醒目名称说“不”。

你想“圈”多少个名字,“花里胡哨”

走在南京街头,衣拉客服装店,内牛面面馆,老汉爱马仕酸豇豆炒饭...这些带有记忆点的店名,一下子就能抓住消费者的眼球。“走出去”是许多公司的目标,一些公司将这一理想融入到公司名称中。比如苏州一家专门做螃蟹养殖的公司,名字叫“苏州工业园区蟹男环球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个性服装店名大全

以前很多公司都是以“奇葩”的名义“出圈”。其中,不能不提一家2017年注册的公司:“宝鸡有一群有梦想的少年,他们相信在牛大爷的带领下,他们将创造生命奇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长达39个字,看完我得喘口气。



还有很多公司在注册名字的时候擦热点,擦名人,不断玩花样。在万达公司董事长王健林谈及“先赚它十亿”的“小目标”后,“苏州赚他十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赚他十亿网络有限公司”相继注册成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江苏人的铁杆出现在互联网上。一时间,“苏大强”成为流行词。就在去年3月,一家生产日用口罩的公司注册为江苏苏达强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据记者“企业查”搜索,还有不少公司的名字并不常见:“玄武区就是我认为的百货大楼”、“江苏拖啦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安喜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宿迁兰寿蘑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等。



不仅新企业设立热点很常见,上市公司更名也很常见。据时代统计,仅2020年,资本市场就有89家公司主动变更证券简称,另有12家公司宣布更名。

TCL集团更名为TCL科技,兰黛传动更名为兰黛科技,蓝海投资更名为蓝海医疗,量子生物更名为锐智医药...2020年,29家上市公司的新名称中包含了科技、医药等热词,其中13家公司为新名称。

为什么上市公司喜欢改名?例如,去年11月20日,“江苏澳洋顺昌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江苏卫兰锂电芯股份有限公司”。此后,该公司股票交易价格连续三天大幅上涨。

客观来说,有的公司因为公司主营业务变更而更名,有的则有热点之嫌。后者迎合了市场的短期炒作,但热点消退后,缺乏业绩支撑的股价终将成为一只断了线的风筝。

自我宣示,但不放任

该规定的一大亮点是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制度改为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度。企业可以选择自己的名字,但不要放任自流。《规定》细化了企业名称的禁止性要求,列举了9种情形,包括不得使用或者变相使用政党、党政军机关、群众团体名称及其简称、特定称谓、军队番号;不得违反公序良俗或可能产生其他不良影响等。



记者发现,很多企业在命名时都会“傍名牌”。比如一些民营医院在挂号时会故意模糊名字,导致公众误以为是知名大医院。对此,京衡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表示,前置审批是一种前置审查的制度。企业名称一旦注册,权利受到侵害的企业只能通过侵犯商标专用权或不正当竞争来维权。但修订后的条例拓宽了维权途径,更有利于打击“傍名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对于一些公司的奇葩名字,注册机关也采取了行动。此前,一家主营茶叶业务的公司,因宋徽宗爱白毫银针、龙岩大岳、榆次县,取名“正和五年公司,名为费翔北苑穿越朗逸福地正同仁、九百年凤凰家园茶业有限公司”,公司名称长达49个字。如今,企业已更名为“政和鲍彤茶叶有限公司”。



一般来说,企业名称由“行政区划+字号+行业+组织形式”四部分组成。“以后可能会把字号控制在2到10个字之间,避免出现这种超长名字引人注目的情况。”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服务处副处长高雅露表示,目前来看,新规很多规定比较宽泛,希望国家尽快出台配套实施细则。

同时,在加强监管方面,企业名称登记的禁止词库也在与时俱进。去年,江苏省市场监管局积极响应,在全省市场主体名称词库中增加了“野味”、“野生动物”、“火神山”、“雷神山”、“新冠肺炎”等字样,相关名称申请一律不予批准。去年,省市场监管局还对名称和经营范围中含有“野味”、“野生动物”、“江鲜”等字样的市场主体进行了全面清理。

"我们店的名字从大别山野味屋改成了大别山风味屋."位于南京江宁区的一家餐厅,在市场监管部门的协助下,成功更名。店主杨德荣说:“现在我们不再卖野味了,而是做一些大别山的特色菜。”



新规明确,企业名称中含有“中国”、“中华”、“中央”、“民族”、“国家”等字样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审核,并报国务院批准。对此,高雅璐表示,“这一条比以前更严格,增加了‘中央’、‘全国’、‘国家’三个字。”

南京的“中央商场”“中央酒店”等名称会受到影响吗?对此,张对说,“这些都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从‘法不溯及既往’的基本原则出发,这些都是允许继续存在的,但以后在企业名称中使用‘中央’字样就不太容易了。”

说到格局,名副其实才是王道

南京草根创业者何磊告诉记者,给公司取名字是公司品牌效应的关键一步,大家都想选个好听的名字。“但是名字不能太精彩。哪个百年品牌是靠奇葩名字活下来的?”

位于常州的五羊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从一个配件小作坊起家,经过35年多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隐形冠军企业。公司知识产权部门负责人、五羊集团越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玲表示,公司一直深耕纺织机械主业,注重创新,2020年销售额将同比增长30%。“企业发展靠产品质量。多年来,公司仅在2016年更名一次,为方便起见,将常州武进武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变更为武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并未引起注意。”



一个“出位”的名字能带动公司的崛起吗?高雅璐认为,公司创始人有权决定公司该用什么名字,但不得违反公序良俗。客观来说,有趣奇特的公司名字确实能吸引人。但有些奇葩的名字不要提倡,公司名字要以格局为准。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公众注意力成为新的资源."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所副研究员顾利民说,一些企业把命名、更名作为一种低成本、大范围的“广告”,主要是希望让人“过目不忘”,获得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关注。但“眼球经济”的关键在于企业能够将获得的关注转化为对其产品的认可和消费力,否则没有产品支撑的眼球只能是昙花一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徐海燕叶弘

图片:企业调查,大众点评截图,视觉中国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