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词叫“勤工俭学”
尚未步入社会的学生
业余时间兼职
赚点零花钱
感觉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如果出租车违法
那就是大事了
1
浙江余姚
今年年初,浙江宁波余姚警方在案件侦查过程中锁定了一名涉嫌非法解封QQ账号的犯罪嫌疑人高某。令人惊讶的是,他是一名大学生。
据高介绍,由于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感兴趣,他通过自己的研究掌握了许多技能。
后来无意中接触到黑灰行业的人。他尝试通过AI变脸技术帮助解锁账号,一个账号收费3-10元。
高很兴奋地用自己的技术换了一些零花钱。他知道被封的账户都涉嫌诈骗,但他不在乎,继续“努力”。
至被抓获时,高共获利2万元,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
浙江宁海
这个夏天,一个家住浙江宁波宁海的大学生无所事事。暑假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份兼职。
就坐在那里打个电话。超级简单。可以‘躺着’一天赚几百块。
哇,那个月不是赚了一万多吗?
面对这份高薪兼职,孩子很难抗拒诱惑。他来到宁海某商业广场的一个工作室,经过简单的面试,顺利入职,成为一名“话务员”。
画室里有十几个和孩子同龄的大学生。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拨打公司负责人提供的多个电话号码,引导对方添加指定的微信和QQ号码。
工作了几天,令小男孩不安的是,他在工作期间经常会接到一些回电,说自己被骗了,被骗了钱。在与其他“经营者”的交流中,他了解到他们是在“引流”诈骗活动,加账号的目的就是为了骗钱。
孩子一度有些犹豫,但后来想到每天的工资,轻松又没有压力,于是选择继续工作,直到警察找到自己。...
根据线索,宁海警方成功摧毁了一个隐藏在当地引流海外兼职诈骗的犯罪团伙。
包括儿童在内,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3名,主要犯罪头目全部到场。现场缴获作案用手机40余部、作案用电脑8台、作案用电话卡100余张。
经审查,犯罪嫌疑人叶某、杨某伙同境外电信诈骗分子,从在校大学生中招募暑期工打电话,诱导被害人与诈骗分子联系,谋取非法利益。
然而,孩子和其他大学生不明智,导致几名受害者损失数十万美元。
目前,叶某、、肖童等人均因帮助信息网络犯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3
广西桂林
2021年8月,广西桂林市网安部门工作中发现多个涉及网络电信诈骗的社交平台账号。经查,这些账号的“主人”竟然是一群未成年学生!
8月17日,桂林象山分局民警将16岁的犯罪嫌疑人黄某抓获。经审讯,黄某如实供述了其将微信号出租给他人实施电信诈骗犯罪活动的犯罪事实。
他说,虽然知道出租微信号是违法的,严重的可能涉嫌犯罪,但还是抱着“觉得无所谓,赚点钱”的侥幸心理,每天以120元的利益把自己实名注册的微信号出租给他人。
除了将自己的QQ、微信号出租给他人赚取租赁费,黄的一些同学还收集或介绍他人出租微信号,从中赚取差价获利。
学生小刘、小崔等。收集同学朋友的多个微信号,连同自己的微信号一起对外出租,非法获利11840元。
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办理中。
原本是个好学生。
但是还没踏入社会就失败了。
人生有很多岔路。
看准方向,意志坚定。
不要被误导的风景所迷惑。
图片|网络截图
素材|浙江网警/广西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