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致富网官网(母亲河畔的中国丨绳网之乡李庄镇:村民家门口上班,绳网编出“致富网”)

大众网海报记者杜滨州报道

“叮咚,叮咚……”随着淘宝下单的提示,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李庄镇南北李村的男女老少开始忙着打包运送编织好的绳网。10月20日,“中国靠母亲河”主题活动(山东站)采访团来到绳网之乡中国淘宝镇李庄镇,探寻李庄镇致富密码。



一旦创新,传承了300年的皮具就变成了富有的“网”

“上个月发了1000单,这个月我们做的少了,发了900单。”今年90岁的龚奶奶对记者说:“在这里织网很有意思。有姐妹聊天的时候,我没事就过来做点事。”龚奶奶爽朗的笑声响彻整个车间。

南北李村位于黄河岸边,180多户585人,耕地只有400亩。由于人多地少,农业收入有限,村民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开始经商。最开始是卖皮具的绳网,有300多年的历史。来源就是这种皮具做的马具。后来村民在外面跑得多了,见识也渐渐多了,找到了新的致富门路——绳网。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制作绳索,对原材料的需求也在增加,更多的人开车到村里进货,但狭窄的土路成为制约因素。为了加快发展,村委会主动帮忙联系原料,拓宽村里的道路。从此,绳网生意不再是村民补贴户的副业,而是主要收入来源。

走进李庄镇南北李村,宽阔整洁的道路两旁砖房比肩而立,机器轰鸣声不断,家家户户忙着绳网生产。记者在惠民县静脉曲张社区电商服务点看到,一位70多岁的老人正坐在门口修理、穿线绳网,服务点内有六七位七九十岁的老人正在制作五颜六色的绳网。

中国致富项目网



绳网上卖,产业创新带来更高效益。

“一开始我们只把绳网卖给五金市场,资金循环周期长,市场前景不好。”博纳化纤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方珍告诉记者。

随着电子商务的逐渐兴起,新一代绳网从业者开始尝试在网上销售绳网。通过与消费终端的直接沟通,李庄镇的绳网从业者看到了更多的市场需求。为了满足和适应这种个性化需求,绳网的定制化生产应运而生。通过这种定制,绳网产品从原来单一的安全防尘网逐渐发展到防护、装饰、攀爬网等,变得多样化。目前已形成8大系列300多个品种,打破了原有的瓶颈,慢慢打开了一个绳网行业的巨大市场。

为了做大电商产业,李庄镇委镇政府顺势而为,于2015年成立了全县第一个电商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管理和推进全镇电子商务工作。成立了电子商务和运动绳网两个协会。每年组织多次电商培训,打通镇村两级物流,采取多项措施带领全镇人民大力发展电商。在推动绳网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实现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在家感到无聊的六七十岁的老太太,按小时上班不能上班需要家里学校娃娃照顾的年轻女性,甚至腿脚不方便的残疾人,只要想工作,都可以在家里电商的加工点实现灵活就业。

李庄镇丰富的传统绳网产业为互联网的引入、电子商务的萌芽和发展提供了沃土,而互联网的应用和电子商务的成长反过来又为绳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插上了翅膀。这种双网融合发展,相互促进,使全镇人民走上了小康之路。目前,李庄镇已成功培育全国淘宝村21个,位居全省第三。2017年以来,李庄镇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国淘宝小镇,跻身中国淘宝村发展联盟。绳网电子商务企业达到3000多家,全镇绳网产业年线上交易额达到25亿元。

来源:大众报纸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