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思考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投研&财务分析是一项基本功?
这是因为财务分析是一门基础语言。
如果你懂两种语言,你就懂两种文化;如果你知道怎么喝酒,你就知道两种生活。
就像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首先要了解这个国家的语言。要了解一个企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还需要了解企业使用的语言。
那么,企业使用的语言是什么呢?
企业虽然不会说话,但它通过财务报表、年报、公司新闻、公告等各种形式向我们传递着与企业经营有关的各种信息,可以看作是企业的语言。
解读这些企业语言的过程,就是通过财务分析了解经营情况的过程。
如果说说英语是打开西方文学大门的钥匙,那么财务分析就是分析企业,打开商业社会大门的钥匙。作为企业界的一员,无论是个人投资者、企业管理者还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有了解一家公司的需求,而财务分析恰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家公司。
接下来,我们来考虑第二个问题:
入门是什么样的财务分析?
以财务报表为切入点,建立自己的企业分析体系,将报表数据与企业管理信息相结合,可以算是投资研究的入门。
例如:
受“两票制”的影响,大立药业的应收账款大幅增长,而恒瑞药业的应收账款回款时间却越来越短,就像“两票制”根本影响不了一样。那么,这家公司出现这种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随着“两票制”的实施,达利药业的应收账款大幅增加
大力制药于2017年9月22日上市,主导产品有醒脑静注射液、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其中醒脑静注射液由于竞争产品较少,国内市场仅有三个生产批准文号,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2017年之前,大力制药的应收账款很少,说明公司在下游比较强势,在产品有竞争优势的前提下,几乎不给授信。
如下图所示:
2017年公司上市前,占比不到3%,2016年仅为0.05%。但上市后,大立药业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立马翻了几番。2018年公司每100万营收中有8.7万元是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翻倍,说明达利药业为了销售产品,放松了信贷政策,从一个2016年几乎不赊账的公司,变成了一个开始赊账还钱的公司。但是,既然公司产品比较稀缺,有议价能力,为什么2017年以来大理药业的应收账款突然多了起来?
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实行“两票制”说起。
“两票制”是影响医药行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因素之一,它的实施会影响医药企业的收入和利润,所以我们在分析医药企业时不能不考虑“两票制”。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两票制”。
“两票制”是指药品从药厂卖给一级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给医院再开一次发票,用“两票”代替原来的七票八票。“两票制”可以减少药品流通环节,从而降低药价。中国的“两票制”2007年从广东开始,但真正的试点省份是福建。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两票制逐渐落地。2017年开始广泛传播,到2018年基本全面落地。
“两票制”实施后,达利药业开始由原来的代理销售模式向直销销售模式转变,带来了应收账款金额的变化。
在代理销售模式下,达利药业向代理商供货,代理商为终端医院完成药品营销。此时,达利药业对代理商采取“先收钱再发货”的销售方式。
在直销分销模式中,大力制药直接面向大型药企和终端医院,公司很难再像以前那样强势。销售模式改成了“先发货后收款”,大大增加了应收账款。
大理药业应收账款前五名债务人:
2018年年报数据显示,大理药业收回的应收账款前五名债务人分别是云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控股浙江有限公司、河南九州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华润河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医药控股集团派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这五家公司都是大型药企,这五家公司的应收账款占大理药业应收账款总额的33.65%,这些应收账款的回款时间都在一年以内。在“两票制”实施之前,大力制药凭借产品优势,在相对弱势的代理商面前强势,从不赊账;但行业政策改变后,达利药业不得不独自面对有实力的客户,以往“先付款后发货”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可见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企业所在的商业社会是一个多变的江湖。今天地位强大、风光无限的企业,明天可能会因为对变化的反应软弱而成为待宰之鱼。不要以赢为荣,不要输,保持低调,凡事平常心,才是解决之道。恒瑞医药是一家低调的企业,但在创新药陆续上市后,其业绩再也无法隐藏。
二、随着“两票制”的实施,恒瑞医药为什么能独立?
恒瑞药业在年报中多次提到“两票制”,可见公司对该政策的高度重视。以下这段话摘自恒瑞医药2017年年报,表明恒瑞医药对“两票制”的理解和态度。
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实行“两票制”,即药品从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从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目的是压缩药品流通环节,使中间加价透明化,进一步促进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实行“两票制”,是现阶段治理药品流通领域“散差”的重要举措,是一项有针对性的利国利民利企的改革政策,意义重大。
总之,恒瑞医药认可了“两票制”,承认了这一政策的积极意义。
但相对于受“两票制”影响严重的达利药业等药企,恒瑞医药受“两票制”影响较小。虽然很多人都在试图寻找恒瑞医药受到“两票制”严重影响的证据,但是都失败了。
1。恒瑞制药的应收账款占比越来越低
有人说恒瑞医药的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增加了,恒瑞医药不如以前了。
从应收账款金额来看,恒瑞药业的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确实在增加;但从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来看,详细来看比例有所下降。
2010年,恒瑞药业每100元的总资产中,至少有40元的总资产是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但到了2019年,这个比例大概在20%左右。恒瑞医药用了10年时间,把应收账款比例降低了一半。
从应收账款的账龄构成来看,恒瑞药业的回款时间越来越短。
恒瑞医药3个月以内的应收账款占应收账款总额的比例不断上升。在两票制开始落地的2016年,恒瑞医药3个月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居然首次超过90%。
“两票制”实施后,药企不是在放宽会计期间吗?大理药业早前就是这么做的。但为什么恒瑞医药的应收账款越短,在总应收账款中的比重就越高呢?为什么恒瑞医药一点都不像其他药企?
2。恒瑞医药的两大法宝:自有渠道+创新药
对于大多数药企来说,“两票制”是一场灾难,但恒瑞医药有点超脱。至少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因为恒瑞医药有自己的销售渠道,不依赖经销商。
2000年,恒瑞药业有450名销售人员;
2012年,恒瑞药业销售人员4316人;
2019年,恒瑞药业销售人员14686人。
“两票制”实施前,大理药业主要通过代理销售模式销售药品,具有市场拓展快、企业资金周转率高、货款风险低、销售成本低等优势,但依靠别人的销售渠道销售药品,抗风险能力低,单靠“两票制”改革有些力不从心;
不过恒瑞医药有自己的销售团队,有点像京东。COM自建物流,顺丰控股自建机场。虽然前期投入大,但抗风险能力强。春节期间疫情爆发时,只有JD.COM和顺丰可以收发快递。
恒瑞医药受“两票制”影响较小的第二个原因是,恒瑞医药手中有创新药,对下游有很强的议价能力。
虽然我们的医药市场潜力很大,但是整个行业的产能还是比较过剩的,大部分药品都是买方市场。但是创新药就不一样了,太稀缺了。目前国内90%以上的药品都是仿制药,所以手握众多创新药的恒瑞医药在面对大型药企时还是有筹码的。独一无二意味着具有竞争力。
可见,影响药企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重产品,一个是销售渠道,那些R&D实力强的药企在产品和渠道上会更有优势。
重磅药物的诞生离不开持续的R&D投资;如果企业的医药产品以创新药为主,可以提高销售过程中的议价能力,销售渠道的建设也会容易很多。
相比达利药业,恒瑞医药受“两票制”影响较小。归根结底,是因为恒瑞医药拥有强大的R&D实力。
恒瑞医药已经有了自己的销售渠道,直接面对医院和药企,而不是像大理药业一样依靠代理商卖药。随着公司的创新药越来越多,公司的议价能力也会越来越强。虽然“两票制”开始实施,但对恒瑞医药的支付方式影响不大。
最后总结回顾一下这两个案例:
通过分析应收账款金额变化的原因,了解“两票制”对医药企业收款方式的影响,认识到只有R&D实力强、创新药多的企业才能从容应对“两票制”的冲击。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状况,这里对“应收账款”的分析再次证明了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