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嵊州市公安局在办理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的过程中,发现诈骗的钱并没有汇入骗子的账户,而是被中途“截留”了!这是怎么回事?
警方深入调查后发现,这个团伙从买卖银行卡、为诈骗团伙洗钱的过程中找到了“灵感”,找到了赚钱的途径,背后的运作更是令人恐惧。
今年5月份,接到市民杨先生报警,称一陌生男子加了他的微信,告知他某APP平台存在程序漏洞,可以购买彩票,不亏。
在对方的唆使下,杨先生下载了“XX娱乐”APP,充值了少量的水。获得收益后,杨先生陆续充值9000余元,但转账后发现平台无法运营,也无法提现。对方告诉杨,自己的账户被非法操作系统锁定,需要先交11888元押金才能解冻。至此,杨先生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接警后,嵊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立即对此案展开调查。通过对杨先生银行账户的调查分析,民警发现被骗的钱被转到了云南昆明一李姓男子的银行卡上。调查显示这个人最近在这个地区大肆敛财。
这么快就找到了一个狡猾狡诈善于隐藏的诈骗团伙?这与以往的调查经验不符!
带着疑问,办案民警在云南省昆明市、四川省宜宾市等地落地,锁定多名涉案嫌疑人,组织多名警力分赴三省展开收网行动,抓获以李为首的犯罪团伙16人。
接下来的调查让民警大吃一惊:李的团伙并不是诈骗杨先生的诈骗分子!
团伙头目李是昆明人。当地一些无业闲散青年经常在各银行办理银行卡,然后转卖给他人,赚取300至500元不等的“辛苦费”。
李通过买卖银行卡赚取差价为生。当然,李知道所谓的“客户”卡里的钱大多是来历不明的钱。
2019年6月,李将收购的银行卡套件卖给福建泉州某“客户”后,长期未收到其货款。在朋友杨的“提示”下,李通过中国银联快捷通查询到卡内有钱,通过某种手段将里面的钱取出。
李因此尝到了甜头。“这样,钱来得太快了!”仿佛找到了生财之道,李开始不满足于买卖银行卡赚小钱的生意,开始组织更多的人策划吃“黑钱”。
将银行卡卖给“客户”后,李及其团伙成员盯着账户,有资金进入就非法占用。据调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李等人获利40多万元。
目前,该犯罪团伙已被提起公诉。
纵观整个案件,犯罪行业分工趋于精细化,一些年轻人为了蝇头小利,出售自己的银行卡,成为犯罪团伙的“帮凶”;李等人收集并出售的银行卡,成为幕后诈骗团伙资金转移的一环,在通讯、资金结算等方面为诈骗分子提供帮助,使真正的诈骗团伙隐藏更深。
可以说,这种黑灰产业链的发展给案件侦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打击通信网络各类犯罪任重道远,公安机关将继续严厉打击此类犯罪,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同时提醒广大市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未雨绸缪是第一位的,未雨绸缪是最好的。切记“不听不信,不转账”,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涞源|嵊州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