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怎么做活动在哪里做活动(电商活动运营|活动策划RSM模型和TIP模型)

编辑导语:想要做好电商活动的运营,做好活动策划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做活动策划的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模型,会大大提高活动策划的成功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介绍了RSM模型和TIP模型,并总结了它们在活动策划中的应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说到活动运营,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有创意的活动创意,一个不落俗套的活动策划。不可否认,活动策划是活动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好的活动玩法可以大大提升活动运营的效果,高效实现商业目标。

但是灵感不靠谱,创意难以持续,优秀的活动运营不一定是创新的策划人。掌握一套有效的活动策划方法模型,结合实际业务进行分析、策划和运营,才更有可能继续做好活动策划和运营。

本文是“电商活动运营”系列文章的第二篇,和大家分享两个高效的活动策划工具:RSM模型和TIP模型,学以致用,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一、RSM模型:寻找活动想法,确定活动框架

RSM模型有助于在活动策划中梳理活动的核心要素,发现活动的思路,确定活动的框架。RSM模型从角色、场景、动机三个维度出发策划活动;

  • 角色:营销增长活动的主要驱动者,并非所有参与者;
  • 场景:人物参与活动的主要情况,影响用户情绪;
  • 动机): S2/]角色愿意参与活动的原因决定了用户的意愿。
  • 为什么是那三个维度?RSM模型不仅来源于个人的学习和工作经验总结,其合理性还来源于5W1H原理。

    5W1H原则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思维方法,由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提出的“5W分析法”演变而来。5W1H指的是谁、何时、何地、什么、为什么、如何。与活动策划操作相对应的是,用户(谁)因为特定的原因(为什么)在特定的场景(何时/何地)参与特定的活动(什么/如何)。

    RSM模型侧重于谁(角色)、为什么(动机)、何时/何地(场景),而什么和如何更侧重于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在活动前期寻找思路的阶段不会关注,这个留给TIP模型来回答。

    1.角色:找到关键人物。

    狭义的角色是指产品的用户,产品的成长活动大多是基于现有用户。通过不同维度对用户进行分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现有用户,规划有针对性的活动。

    在电商行业,常见的用户分层方式是根据用户的生命周期将用户分为新注册用户、一阶用户、回购用户、忠诚用户、沉默用户和唤醒用户,或者根据用户的单价和购物频率将用户分为高频用户、高频用户、低频用户和低频用户。不同的用户群体有不同的特点,意味着不同的活动机会,这也和我们后续的思考场景有关。

    对于活动策划来说,用户分层的价值在于,一方面优先考虑用户价值高、活动潜力大的用户;另一方面,用户基于不同的特点,考虑不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活动效率和收益。

    对于双边产品(如滴滴、Airbnb),产品的用户包括C端用户(需求端用户)和B端用户(供给端用户)。这类产品在策划活动时可以利用更多的用户角色。可以考虑用户的特点单独策划活动,也可以尝试连接两类用户,产生1+1 > 2的活动效果。

    的广泛角色不仅包括产品的用户,还包括合作伙伴和外部平台。

    合伙人的典型例子就是现在常见的联合会员,比如买JD.COM plus会员赠送爱奇艺会员,也就是利用合伙人帮助转型增长。外部平台主要是一些广告平台,付费品牌合作伙伴等等。这些也是我们在规划运营活动时可以使用的驱动因素,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增长。

    2.场景:影响用户的心情

    场景不仅仅是时间空的概念,还包括具体场景和行为的交互。

    场景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影响用户的心情,甚至是用户的需求,从而影响用户的决策。发完工资,想大吃一顿,下雨打车,利用好场景,让用户做出预期的活动,可以大大提高成功概率。

    场景可以分为线上场景和线下场景:

    线上场景主要是指用户在我们产品中的行为场景,可以扩展到用户在互联网上的行为场景。一般的运营活动还是以产品中的行为场景为主,其他线上场景我们可以少一些影响。

    围绕用户在产品中的行为场景,可以梳理出用户使用产品的主要流程路径,找到关键场景。还要结合角色部分提到的用户分层。不同用户群的产品路径不一样,关键场景很可能也不一样。此外,除了主路径,还要注意细分路径,用户个性化需求和活动的出发点也可能隐藏在主路径之外。

    虽然是在互联网上策划线上活动,但是用户更多的行为场景还是发生在线下。关注和思考线下场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用户,找到运营活动的机会和结合点。

    而且运营活动不仅限于线上活动,线下活动也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运营目标。通过用户研究,可以更好的挖掘用户的线下场景。也可以进入无我的用户角色,梳理“用户日”,找到产品和活动可以结合的场景。

    3.动机:确定用户意愿。

    场景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运营活动合适的触发点,降低用户的行为阻力,动机是直接提高用户的行为动机。

    一般用户的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通过动机的合理运用或设计,可以大大提高活动效果。

    内部动机是指做某件事的主观意愿,是由个人心理直接驱动的。

    要找出用户的内在动机,需要对用户的心理有更好的了解。不同类型的用户往往有不同的内在动机,所以我们需要根据产品和用户的特点具体分析。荣誉/爱好/社会关系/互惠利他主义是常见的内部动机。

    外在动机是指你觉得自己必须要做一件事的动机,主要是各种奖励。

    为了得到免费的鸡蛋,叔叔阿姨们去售楼处排队;为了购物有折扣,扒手们玩起了复杂的双十一活动。没有鸡蛋就没有排队,没有折扣就没有养猫互助。这是外在动力。

    以活动层面为中心,外部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奖励和外部奖励。

    内部奖励是与公司/产品相关的奖励。比如淘宝优惠券就是内部奖励。内部奖励的好处是可以和产品强相关,甚至只能在产品内部使用,可以强化品牌,留住用户。

    外部奖励与公司/产品无关,比如最常见的现金和一些一般性的礼物,与产品本身无关,但用户需要和喜欢,在成长活动中也很常见。

    奖励的选择是灵活的,不是说内部奖励和外部奖励一定各有利弊,不同产品的不同用户还是有不同的激励。

    二、TIP模型:确定活动形式,细化活动内容

    解决活动思路和框架的问题,进而进一步解决什么/怎样的问题,即确定运营活动的进一步形式,细化活动的具体部分。这就需要TIP模型来帮你了。

    TIP模型从工具、交互、包装三个角度设计了活动的具体形式和内容:

  • 营销工具:活动用来连接活动和用户的工具/抓手;
  • 互动场景:用户用活动和投放营销工具进行互动游戏的方式;
  • 内容包:工具和交互的进一步包装设计。
  • 1.营销工具

    营销手段常见的有红包/特权/优惠券/虚拟权益/实物赠送,更多的是用户可以感知的激励,在运营活动中直接呈现给用户,引导用户在活动中进行关键的高价值行为。

    在设计活动中选择营销工具时,要注意根据运营目标和用户特征选择设计,并基于这些营销工具设计获取和使用规则,从而引导用户的行为。



    2.互动场景

    互动场景就是用户在活动中的玩法形式,常见的有团战/辅助/砍价/秒杀/抽奖/礼物。

    有效互动场景的一些特征可以在规划和设计中使用,但并非所有特征都是必需的:

  • 有门槛:要求用户支付关键高价值行为;
  • 有反馈:能够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及时反馈;
  • 有趣:有趣,有利于用户参与和推广;
  • 概率性:可以增强用户的参与动力和周期。


  • 新手淘宝活动怎么做

    3.内容包装

    内容包装可以从人群/地域/节日/场景/价值/稀缺性等角度入手。,从而使运营活动更具仪式感和交际性,增加活动的吸引力。

    内容包装可以基于用户群体,与用户相关,提升关注参与度;还可以放大活动亮点,降低基于时间/场景的理解成本;或者是塑造故事背景,赋予活动意义,形成传播势能。



    三、总结:RSM模型与TIP模型

    RSM模型,即在规划运营活动时,我们从用户、场景、动机三个角度进行思考。首先,我们找到关键用户,然后根据用户的特征找到合适的触发场景。最后,通过动机的设计,我们可以逐步找到合适的活动想法,建立操作活动的框架,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活动想法的可靠性。

    TIP模型依次从营销工具、互动场景、内容包装进行策划设计。营销工具放在互动场景中,互动场景放在内容包装下,让用户对活动的感知更加完美,更有吸引力。

    在实际的活动策划中,首先利用RSM模型确定活动思路,形成活动框架,回答谁/哪里/何时/为什么的问题。然后以RSM形成的活动思路和框架为基础,进行进一步填充,利用TIP模型完善活动玩法,确定正式内容,回答What/How的问题。

    另外,除了用RSM模型和TIP模型来思考活动策划,我们还需要了解拉新/转型/推广等各类活动的具体设计策划逻辑,以及各类电商运营活动的常用玩法,这样在活动策划中就不需要从0开始,而是从60到100。更多电商运营活动内容,下期继续分享给大家。

    电商运营活动系列文章第一篇:电商活动运营|活动运营体系框架与布局

    #专栏作家#

    吴,微信官方账号:成长海盗船,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专注于用户运营增长的研究、实践和输出,关注在线教育、零售电商、知识付费行业。

    本文由人人作为产品经理原创发布,未经作者允许,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