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冻花呗账户(@“尾款人”,警惕!昆明已有人被骗...)

“双十一”提前开启后

很多网友感慨:

之前高高兴兴的交了定金。

最后一次付款到期时。



这里

我想提醒你,你在buy buy忙着买。

“双十一”不只是商家的。

还有骗子。

“假客服”和“免费中奖”

诈骗也开始有上升趋势。

女士们先生们,“付款人”

购物时要保持警惕。

当心被骗

冒充客户服务欺诈案件的包裹丢失索赔:

近日,昆明市公安局经开分局阿拉派出所接到秦女士报警,称接到多个自称支付宝客服的陌生电话,称自己的快递在运输过程中不慎丢失,要进行索赔,因为秦女士确实有一件快递没有收到,对方准确描述了自己快递的详细情况,所以相信了对方。

让对方秦女士通过支付宝里的小程序添加对方的“售后客服”。

秦女士通过支付宝与对方“售后客服”取得联系后,对方表示:已将退款转入秦女士个人支付宝账户,现因退款在处理过程中超出商品价格,需要退回一部分,并给秦女士发了转账截图。

按照提示,秦女士准备将超出商品价格的钱转到对方提供的账户上,发现转账失败,于是咨询对方,对方告诉她,由于秦女士使用的支付宝账户已经被冻结,如果需要解冻,他们可以帮忙支付一定的“押金”。随后,在对方的诱导下,秦女士向对方提供的多个银行卡账户分次支付了“解冻保证金”,共计109405.87元。

在上述冒充客服诈骗的案例中,骗子冒充商家或互联网服务商的客服,准确告知受害人之前购买的产品信息或消费记录,然后以产品有质量问题或快递丢失为由,声称受害人可以登录钓鱼网站或进行网贷转账。

受害者转移截图:







如何解冻花呗



下面这组漫画就带你看看“假客服真诈骗”的套路

















警方提醒:

“双十一”期间,网购商品众多,网购信息流向各个渠道。接到自称客服人员的电话不要相信对方,可以联系官方平台客服核实确认。任何以身份认证、资金验证等各种理由要求转账的客服人员,都是诈骗。正规商家退款按原支付渠道不需要转账给对方。不要轻易点击或扫描对方发来的链接或二维码。

除了“假客服”诈骗

“双十一”期间

以下骗局也需要警惕。

预售骗局

很多商家通过短信向老客户发送新品预售信息,而这个环节恰恰为不法分子提供了便利。不法分子以“预售”、“预购”为诱饵,向用户发送网站订购链接。事实上,这些链接已经被植入木马或假冒钓鱼网站。一旦点击,木马病毒就会被植入手机,窃取用户信息。警方提醒:不要轻信“双十一”的购物短信,要小心不明链接,因为链接很可能含有木马病毒,可以“秒”窃取客户信息和账户资金。

伪红包骗局

11大电商平台将以红包的形式预热促销活动。不法分子趁机派发虚假双十一红包,传播钓鱼链接,诱骗人们点击,套取用户个人信息,盗取银行卡账号等等。

警方提醒:双十一红包最好通过官方渠道领取。一旦收到可疑“红包”,应尽快拨打电商或第三方支付网站的官方客服电话进行确认。如不慎点击,应第一时间关闭手机网络,修改网银、支付宝等重要账户密码,并通过安全软件查杀木马病毒。

货到付款骗局

不法分子会获取客户信息、假快递单等。从非法渠道,然后冒充快递员提前联系消费者,给消费者寄假货,称之为“货到付款”,骗取钱财。

警方提醒:遇到“货到付款”的快递,先开箱验货,不是自己买的物品直接拒签。平时取货后,记得把自己的个人信息从包裹上抹掉,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信用集资”骗局

“双十一”期间,很多人想尽办法增加花坛或信用卡的额度,因为资金无法支撑他们现阶段飙升的购买力,这是在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不法分子通常会伪装成花坛或银行客服,谎称可以提高信用额度,然后以缴纳“服务费”为由,诱导网友扫描其二维码支付进行诈骗。

警方提醒:不要轻信网上关于花呗、信用卡等提高透支额度的信息。提高透支额度要提供严格的审核和相关证明,不收取额外费用。

“免费中奖”骗局

虽然“中奖”这一招已经过时,但每次重出江湖,总会有人被骗。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网民的这种心理,在“双十一”期间冒充网店,声称回馈客户搞“有奖脱单”,翻旧账继续行骗。

警方提醒:“双十一”期间,抽奖、免单活动多。消费者收到这类信息后,一定要仔细鉴别,详细了解活动规则,向正规客服核实,不要轻易汇款或转账。遇到“账户异常”“存款支付”要小心,小心上当。

因此

一定要记住以下几点

抓住你的钱包!

01

当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时,请不要轻易相信。可以在正规网站查询交易信息,或者通过正规渠道拿到官方电话查询。

02

请不要轻易提供验证码、银行卡余额、银行卡密码等。对“客服人员”,更别说按照对方的指示去做了;特别注意不要提供验证码,这是最后一道防线。

03

收到要求货到付款的快递时,要仔细核对信息和物品,拒收来历不明的快递,以免上当;有关你个人信息的快递文件,在丢弃前应撕掉或涂黑,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04

网购时应选择有网上经营资质的商家,对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商品要提高警惕,注意防范和甄别,谨防低价诱惑的陷阱。

来源:程春晚报综合昆明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