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怎么拒绝加入群聊,怎么设置的(如何设计用户无法抗拒的诱饵?)

导语:一次成功的营销裂变活动和很多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诱饵的设计。如果诱饵设计得不好,即使流程顺利,产品不错,活动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01 诱饵的本质

诱饵到底是什么?

其实我们每天看到的,比如满减满赠活动,新人免票,信息免费送等。,都是诱饵。因为新人免费,所以大家都有愿意尝试的想法。因为只要找三个朋友帮忙,就可以免费获得50元优惠券,也有人愿意拉新东西分享。

这些用户无法拒绝的条件,从本质上思考诱饵,定义诱饵,村长认为诱饵是影响和加速用户信任和消费决策的因素。

02 三种诱饵类型

这么多鱼饵应该怎么区分?

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设计什么诱饵?根据以往交易活动的经验,村长将诱饵分为三类。

1.排水诱饵

通过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并引导用户到自己的微信私域、APP、小程序等平台。比如:

  • 加微信免费领取1000份运营数据;
  • 加微信免费加入粉丝微信群;
  • 新用户注册即可获得100元购物红包;
  • 关注微信官方账号免费参与万元抽奖;
  • 新用户可享受一次性免费。
  • 引流诱饵的设计需要用户容易获得。只要完成添加、注册、扫码、关注、下载等任何一个动作,都可以立即提现。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用户有机会了解你。只有用户愿意了解你,你才有进一步转化的可能。

    2.交易诱饵

    当用户第一次接触到你,然后通过你的产品、服务、内容等让用户对你有一些好的印象。,再考虑做用户的交易转化。

    1)满赠满减饵

    用户现在下单可以享受额外赠品。比如10后送一,买一送一,买二送一。当然,赠送的内容不一定是商品,也可以是虚拟物品、优惠券和一定的权益。或者可以马上减少一些开支,比如优惠券,折扣等等。

    2)特殊诱饵

    在特定时间内购买消费可以获得特殊的价格政策。比如:

  • 充值,可以享受全额返还活动;
  • 会员成为会员可以享受9.5折和9折优惠。
  • 涨价,部分产品可以通过涨价策略刺激用户下单。
  • 稀有的诱饵

    这个活动允许多少用户参与,或者有多少用户可以享受某项政策,比如村长做信息库的活动,仅限前200名永久会员。

    微信怎么拒绝加入群聊

    机会主义诱饵

    有与产品本身无关的诱饵,但与附属权利有关。比如某个活动邀请大咖嘉宾分享,或者有机会和某人面对面交流,可以在接下来的12次里享受最新的在线课程等等。

    3.裂变诱饵

    一个活动只有充分发挥新旧的力量,扩大传播,才能降低成本。比如:

  • 邀请X人帮忙,可以获得现金红包;
  • 分享x个微信群即可获得抽奖机会;
  • 邀请x人注册,可以获得团队奖励;
  • 邀请X好友关注,可以免费获得讲座和免费资料;
  • 邀请X人购买,可以获得分销提成。
  • 这样的奖励条件,最终还是希望用户能够扩大身边的朋友。

    03 如何塑造诱饵价值

    虽然我们设置了这么多诱饵,但并不代表用户会感兴趣,所以我们需要思考我们诱饵设计的合理性。

    1.相互关系

    诱饵需要吸引用户,所以要思考是否与用户相关。做一个母婴活动,本来应该送育儿资料,书籍,动物园门票,你却设置成了老鼠,电影票。

    虽然你在诱饵上付出了代价,但这不是用户感兴趣的,与用户无关,这是其一。二是诱饵与产品本身的关联性。你设计的诱饵最好是套餐组合。比如你卖奶粉,最好送一瓶,卖手机送手机壳和手机钢化膜。

    去超市货架,买四包方便面送两根香肠或者一个盒饭,买大瓶饮料送小包装。这些诱饵与主要产品直接或间接相关。

    2.可行性

    不要给用户一些没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哪怕是虚拟产品。举个例子,如果用户充值100元话费,你给他一张电子产品的全额优惠券,成交率几乎为零。此外,实用性还有两个更重要的点:即时性和可预测性。

  • 它的即时性是指可以立即使用,让用户感觉很爽,比如无门槛发送,或者立即撤单换货。
  • 第二,可预见性是指即使现在用不上,也可以根据过去的活动组织策划或现在的情况,在不久的将来进行交换和参与,而不是不确定性。
  • 3.高价值

    诱饵要对用户有吸引力,关键点是用户觉得这钱花得值,自己赚到了。比如购物送满减券,100-1等于不减,一点吸引力都没有;如果用户买了在线课程,你送一万份资料,比如八五折优惠券,更有价值。

    价值高不仅体现在诱饵本身,更体现在用户付出的成本对比,尤其是用户获取诱饵的方式。对用户是否麻烦,是否需要巨额投入。比如用户只需要添加微信,或者用户需要添加微信,加入群,转发,关注账号等等。用户操作的路径越多,信任度越低,价值感越差。

    04 打造诱饵的营销闭环

    只有有足够吸引用户的高价值诱饵,才容易引起用户对活动的持续关注,但在设计诱饵时,很容易出错。也就是饵料的简化,往往一个饵料移动或者饵料与饵料隔离,会大大降低裂变活动的效果。

    1.基质诱饵

    我们以新人活动为例。90%以上的平台只有一个新人活动,要么新人首单免费,要么新人五折。

    作为新用户,没有选择,所以只要用户感兴趣和不感兴趣,就很大程度上浪费了新增流量。正常情况下,我们应该为用户设计多个诱饵。比如一个新的活动,我们经常会设计三重礼物,四重礼物,这就是目的。

    新用户可获得5元红包,前100名用户可获得200元-2000元奖励,邀请好友下单最多的前10名用户可获得三亚游等。这样,对于想参与活动的人来说,就有了动力,对于能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来说,就有了动力,激发了他们的潜能,充分调动了全体员工的参与。

    另外,诱饵矩阵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哪些诱饵产生了效果,哪些无效诱饵需要更新。

    2.舞台诱饵

    我们刚刚分享过,诱饵一般有三种:引流型、交易型、裂变型。我们可以发现,这三个诱饵正是用户在一个平台中成长的闭环。我们只是想在用户成长的每一条路径上设计各种各样的诱饵,让用户持续参与到我们的活动和发展中来。

    否则,只有引流诱饵,没有交易诱饵,就是浪费。只有裂变没有引流诱饵,用户想做也带不来流量。

    在一次营销活动中,还需要在同一个环节中持续不断地给用户提供诱饵。比如你在拼多多打开红包,它会在你每完成一次分享动作就额外给你一个奖励,再一次设计一个大诱饵引导你继续裂变,让你有想完成的感觉。

    最后,关于营销活动,我想强调两点:

  • 再好的诱饵也要对。首先,确定你的产品是用户真正感兴趣的。产品本来就不好。即使他们能吸引流量,他们大多数是来自薅羊毛。
  • 第二,无论多少套路,都要真诚。不要让用户费心做很多,最终入不敷出。
  • 诱饵的设计一定要超出用户的预期,这样才能加强用户的信任,激发用户下次参与的热情。千万不要把一个引流活动变成用户的最后一个活动。真正的用户价值应该是长期价值,或者说终身价值。

    #专栏作家#

    十里村,微信微信官方账号:shilipxl,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偶尔分享生活,关注电商,科技,新鲜事物。

    本文原载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