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物流配货软件(满帮、滴滴、货拉拉,谁会是货运产业互联网第一股?)



它要帮助下一步,无论是横向延伸还是纵向钻孔,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多次呼唤“狼来了”之后,它所获得的期待感正在逐渐减弱。

作者|希尔

编辑|皮埃尔

由|实业家制作

喊了三年IPO的全力帮助,终于要上市了吗?

4月9日,有消息称,满邦集团即将赴美IPO,将融资超过10亿美元,市值区间为220亿美元至300亿美元。上市指导机构是摩根士丹利和CICC。

有知情人士透露,“满邦很快会公开交表,预计4月底5月初上市。”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流传关于全面IPO的传闻了。不过和这次不同的是,之前并没有谈及公开投稿的时间。

早在2018年,进博会期间,中国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就曾表示,贵州有一家独角兽企业有意赴港上市,而2018年贵州唯一上榜的独角兽企业是满邦。

当时,满邦集团CEO彼得回应此事:“我们自己从来没有提过上市,但满邦未来肯定会上市,因为有很多投资人在里面,只是时间不急,目前没有上市的时间表。”

一年后的2019年5月,满邦集团第二次回应上市传闻。

这次站在台前的是满邦集团CFO张。他对外的说法是,“满邦集团正在考虑IPO,因为公司财务状况正在改善,但最终时间表尚未确定。此外,满邦集团尚未决定是否在IPO前继续在一级市场进行另一轮融资。”

2020年11月,满邦获得新一轮17亿美元融资,这也正好印证了张下半年的质疑,满邦上市正式进入倒计时。

回过头来看,被业内称为货运版“滴滴”的满帮,这几年也算是“风里来,雨里去”,但纵观其发展曲线,不难看出其在核心业务之外的软肋。

它不乏竞争对手。过去几年,滴滴货运接连融资,如今估值已达20亿美元;尽管有黑天鹅事件,但货拉拉背后还是有高资本的影子。

不得不问的一个问题是,过去几年,满钢围绕IPO都做了些什么?在激烈的同城货运竞争中,满帮有哪些战术?面对社区团购这一新业务,这个老牌劲旅能否突围?

要推出有节奏的IPO事件,需要重新审视满邦集团。

1。全帮,滴滴的“镜像”

2017年7月,王刚接到了投资人徐新的电话。

徐新的提议是将他投资的云满和货车帮合并,两家公司就像Bu的“滴滴和快的烧钱”。

谁是王刚?滴滴的天使投资人,满帮的CEO,而当时满帮的另一个名字也被称为“滴滴的货运版”。

在接下来的几个动作中,王刚很快找到了云曼曼的创始人兼CEO彼得,他的提议也得到了彼得的积极响应。此后,王刚亲自拜访了卡车帮早期投资人、盛远资本创始人彭志坚,两人很快达成共识。

同年11月,互联网物流领域的超级独角兽——满帮应运而生。王刚被任命为新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从目前的复盘来看,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在8万亿的公路物流市场中,满帮是货车帮和云满化敌为友“赢”的一个结果。

回顾滴滴和满帮,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

第一,两家都是常年与竞争对手打价格战,竞争环境恶劣。在打车领域,当时滴滴和快的的竞争非常激烈。补贴方面,两家公司的燃速是伤敌1000,自毁800。

甚至出现了快的补贴10元,滴滴补贴11元;赶紧再加12块钱。当补贴提高到12元时,马给滴滴出了个主意:每笔补贴都是随机的,从10元到20元不等。太快了,完全无法跟进。

在干线物流的细分领域,云满满和货车帮堪称老大和老二,各种数据竞争激烈。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100EEC。CN),截至2017年6月,云漫总用户数257万,排名第一,货车帮以175万用户排名第二。其中,云满满专属用户占比超过80%,货车司机占比46.6%。超过一半的货车司机同时使用云满满货主APP。

两家公司一直处于竞争状态,快速推盘和增加市场的行为,使得整体车货匹配和收费的闭环迟迟未能形成。竞争的结果是,两家公司都没有开始大规模盈利。

第二,都是在资本的推动下融合升级。

在滴滴打车天使投资人、联合创始人王刚的见证下,2015年2月14日,滴滴和快的宣布两家公司战略合并。新公司将实行联席CEO制度,由滴滴打车CEO程维和快的打车CEO陆传伟担任联席CEO。两家公司人员架构不变,业务继续并行发展,将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性。

其中,快的CEO吕传伟给出了合并的原因:两家公司建立了共同的愿景;大规模持续烧钱的恶性竞争难以为继;合并是双方投资者共同的强烈预期;除了财务因素,合并可以避免更大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新公司可以马上加速,推出很多新业务。

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这是双方投资者的强烈预期。价格战一直在打,两家都会像无底洞一样继续烧钱。不如合并,对两家公司都是双赢。

滴滴和快的合并后,新公司估值迅速上升,一度成为互联网巨头TMD之首。

反观满邦,在2017年之前,云满满和Truckbang这两家“互联网加物流”的平台公司,之前的估值早已超过10亿美元,成为行业内少有的独角兽公司。合并后,2018年4月,新主体满邦集团完成新一轮19亿美元融资,估值65亿美元。

从业务来看,如今的满帮拥有云满满和货车帮两大头部货运调度平台,主要业务涉及公路物流、交易、金融服务、车尾、智能驾驶等。简单来说,满帮就是车主和货主提供信息和交易的平台。

据相关人士透露,现在满邦集团已经在市场上赢得了90%的用户,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二。同城货运混乱。你能在全力帮助下战斗吗?

2021年,同城货运市场规模预计超过1.5万亿元,仍是一片待开发的蓝海。

目前同城货运市场已经足够大,但是相对于传统,现有的业态比较分散。是互联网增量不足留下的为数不多的万亿级市场之一。

根据艾瑞咨询的研究报告,在过去的三年中,由于中国整个物流行业的稳定增长,城市内的货物运输也保持了7%以上的年增长率,并将在2020年突破万亿。

更重要的是,同城货运互联网普及率不高。2019年全年,中国同城互联网货运平台交易额只有495亿元,互联网公司还有很大的培育空间空。

如今,资本和互联网巨头逐渐意识到同城货运行业的巨大潜力,进港客流开始增加。

可以说,在全帮进入货运之前,这个市场是混乱的。有曾经的老玩家拉拉、快狗,后来的新玩家滴滴货运也陆续进入市场。

具体来说,事实上,今天同城货运市场最大的玩家是货拉拉。这家成立于香港的同城货运互联网平台于2014年初进入内地市场,以各种高效的营销方式著称,将在短时间内打开局面。

2020年12月,货拉拉完成5.15亿美元E轮融资,2021年1月21日再次获得15亿美元F轮融资,投后估值100亿美元。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11月,货拉拉业务范围覆盖中国大陆352个城市,月司机48万人,月用户720万人。

在滴滴进入市场之前,货拉拉占据了50%的同城互联网货运市场。

2020年4月,滴滴投资1亿元成立货运公司。仅仅两个多月后,滴滴货运6月上线,9月宣布整体日订单量突破10万。根据天眼查数据,滴滴货运于2021年1月26日获得15亿美元融资。

从运送人到运送货物,滴滴的进入一点也不奇怪。

滴滴在C端有很多流量优势。这种影响不仅在消费者心中,也在司机这边。很多司机表示,加入滴滴货运是因为信任滴滴平台。

此前,滴滴通过内部信披露了一轮人事调整,将原来的两轮车、代驾、跑腿、货运业务合并为“城市交通与服务事业群”,由付强担任CEO兼事业群安全委员会主任。

付强是网约车平台公司的CEO,也是滴滴核心业务的负责人。此举足以说明滴滴对城市交通业务的高度重视。

去年6月23日,滴滴货运在首批试点城市成都和杭州上线。即日起,两地用户均可通过滴滴出行App的“货运”页面发送订单,体验滴滴的同城货运服务。

第二天,滴滴货运公布了新业务开城第一天的成绩单,杭州和成都的总单日订单突破万单。当时成都、杭州两地有8000多名司机获得首批上线服务资格,滴滴直接将网约车的安全管理体系翻译到货运业务中。

自此,滴滴货运迅速进入加速开市期。

2021年4月16日,滴滴货运将在合肥、温州、绍兴、湖州、台州、嘉兴、徐州、南通、无锡、常州等华东10个城市上线,4月22日正式落地北京。

另一方面,2020年,满邦集团宣布获得17亿美元融资。再加上融资消息,满帮将全力从干线车平台进入同城货运市场。

它有望帮助人们进入同城货运。它的优势是它最大的B端客户优势。根据目前的数据,满帮平台现在拥有超过1000万的认证司机,超过500万的认证货主。

其实对于满邦集团来说,在B端的知名度不亚于C端货代。

本质上,同城货运平台也是货车之间的信息整合和调度。而无论是平台方亲自运营,还是司机加盟的情况,对运力的控制已经成为这个行业公认的成功关键。

以前以货运业务为主的满邦集团,多年积累的运力调度能力,自然利用同城较小的货运行业不会太难。

满邦集团高级副总裁苗天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满邦的财务状况非常好。有了这样的资金保障,我们沿着全产业链布局势在必行。”

但细想起来,“最后一公里”就没那么简单了。

隐藏在“帮车主找车,帮车主找货”这一简单流程中的,还是各种乱象。

一是价格不透明,消费者和车主矛盾加剧;第二,对于平台来说,很难解决车主与司机的即时信息沟通、运输环节监管、运输后的售后保障等问题。第三,服务质量可能成为破局的关键,司机的服务态度直接影响平台与消费者的关系。

对于刚入行的满帮来说,对于之前的乱象带来的很多问题,他们并没有太多的处理经验。况且,打造更透明、相对规范的服务,也不是满帮的专长。

锋利的工具能做好工作。全产业链布局,就目前而言,充满助力的“七寸”短板仍然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物流配货软件有哪些

三、实力,还是“伪潜力股”?

正如满邦所说,满邦肯定要上市只是时间问题。

显然,这个时间线被一再拉长。从基本面来看,尽管“账上有钱”,但充满助力的IPO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现在C端创业的门槛已经变得极高。靠烧钱打造一个成熟的品牌,可能要花上几十亿。而且存在融资快,烧钱快的循环。所谓的补贴并没有烧坏服务标准和用户习惯,更谈不上盈利。



在满帮成立之前,云满帮和卡车帮都获得了大量投资。

满满满最早获得王刚数百万天使投资;2014年3月,完成光速安贞500万美元A轮融资;2015年5月,由红杉资本领投,光速安贞跟投数亿人民币B轮融资;2016年12月,它获得了1.1亿美元的D1轮融资。

卡车司机也是如此。2015年3月完成由中鼎创投、腾讯产业共赢基金、DCM中国投资的1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此后又完成了腾讯领投的多轮投资。2017年8月,它获得了全明星基金,许多其他投资者跟随B3融资5600万美元。

公司成立一年后,完成并购后的首轮融资,达到19亿美元,也是资本参与最多的一次融资。

但和网约车市场一样,这样的资金储备远远不够。纵观同城货场的玩家,滴滴和拉拉都不是缺钱的主。

归根结底,烧钱补贴只是获取入场券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价值运营的方法。现有的烧钱模式掩盖了运营中的痛点,司机留存仍是一大考验。

早些年,在与货拉拉激烈拼抢移动市场时,快狗打车总裁何松曾说,“对于成熟的公司来说,不需要烧钱补贴,而是要通过不断融入产业链,练好内功,为未来的持续高速增长做准备。”

就同城货运市场的成交量来看,这个市场还远没有到存量博弈的阶段。相对于烧钱抢流量,回归物流服务业本质,以服务为本位,才是企业需要关注的点。

其次,在IPO之前,满邦还有一个难题摆在面前,那就是满邦的商业想象力过于单一。也就是在干线物流市场空的成长中达到了顶峰,充满了需要更多元的故事。

从布局上来看,截至目前,满帮已经覆盖了车油、ETC、新车、金融、保险、园区等服务领域,为卡车司机提供服务。

但相对于干线物流的B端优势,满帮能否在其他业务上获得新的市场认可还是未知数,尤其是在滴滴正在讲各种业务故事冲刺IPO的时候。

完成E轮融资后,王刚表示,“满帮的下一步将是新能源、无人驾驶、国际化等领域,继续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希望成为全球最大的运输平台和运输公司。”

它要帮助下一步,无论是横向延伸还是纵向钻孔,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多次喊“狼来了”之后,曼刚得到的期待感正在一步步被削弱。

上市政策的收紧,再加上滴滴货运和拉拉货运,即使满邦现在想成为互联网货运第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