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竖屏图片尺寸(摄影冷知识:同样是竖构图,3:2和4:3,差别大了去了)

学摄影后期绕不开。

到了后期,肯定是要砍的。

二次构图加裁剪是摄影后期的精华。

我之前也分享过很多关于剪裁的教程,通过剪裁一部分画面,可以让照片再次升华。






但是,和这种大刀阔斧的剪裁和创意不同。

在我们日常拍摄中,比较常用的是对多余物体的显微调整。


比如这张照片是一个读者发给我的,他问怎么改:



@穆Xi达

我当时的建议是把左边删掉一点,

这样,人的比例增加了,

树木和烟囱在中间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三者之间的联系会更强。



随后,摄影师发来了他修改后的地图,

如您所见,原始比例(4: 3)仍用于裁剪:

手机图片尺寸修改器



但是,在这个比例下,左边的空房间被压缩,但是上面的空房间也被压缩。

树梢被剪掉,画面不完整。


但是如果,不用4:3,用3:2代替。



可以看出,这种比例的剪切只是把没用的东西剪掉了,而原片的重要部分并没有受到影响。



所以我们在使用剪裁进行二次构图时,一定要根据画面元素的需要灵活选择长宽比。



@容易感冒


比如这张照片,原图的树下有一个人,突出来作为主体。

同时他也是一个人,他和上面纠结的树枝形成了对比。

图中只有左侧灯柱和车是多余的。



那么,在第二篇作文中,就应该把它们剔除掉。

但是因为人的朝向是向前的,所以画面需要向前的深度。

那么,如果我使用3:2裁剪,照片会显得太高,相应的,横向深度也会减弱。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原来4:3的比例会比3:2更舒服。






我们来看另一张照片:



@财富是一只喵

手机拍摄,原图4:3比例。

画面中,三根柱子整齐排列,两个主角排列在中间柱子的左右两侧。然后,照片的整体方向是水平的。



所以用3: 2剪切,压缩上半部分无用空空间,放大人物。



虽然只是压缩了一点点,但是画面的重点是不是感觉更清晰了?



而这张照片,相机拍的,是3:2。

就画面而言,

“慢行”标志与行人相呼应,照片的线条横向发散。

所以这张照片的焦点也集中在中央,横向排列。

看照片缺乏美感——上面的监控探头,灯罩和空调节。



然后,我16:9切,压缩上下帧,不影响左右,也是合理的。



所以,重复一下剪裁的要点。

剪切时,千万不要删除照片中任何有用的东西。

4:3、3:2、16:9,

一定要根据画面元素的需要灵活选择长宽比。

不要因为裁缝破敌一万赔八千。


最后两个反例,也是读者发的,都是用16:9进行横切面。



@流星

这张图中,城墙被截断,上面的建筑就像空中的城堡,没有地基。



重塑你的人生

这一张,左侧切开后只剩下树干,放大了缺损。

那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