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跨境电商洋码头宣布,针对平台账号的自查合规行动已进入关键时期。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洋码头处理了2000多个非法买家账户。
国外终端平台合规负责人表示,此轮自查合规行动预计从2021年4月持续至2022年8月。自检完成后,预计平台运营和交易的标准化程度将大幅提升,也将进一步满足跨境电商的高质量发展要求。
资料图:视觉中国
洋码头平台合规负责人介绍,此轮自查合规行动于2021年4月开始,预计持续至2022年8月。自检完成后,预计平台运营和交易的标准化程度将大幅提升,也将进一步满足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洋码头的自查方向包括海外门店自查、海外资金账户自查、历史订单交易自查(包括疑似质疑假投诉订单)、物流自查等。对于查出的违规账户,平台将采取包括限流、限制提现、关店等整治措施。
洋码头在自查和合规期间发现,违规行为主要源于交易账户。《跨境电商监管办法》明确要求跨境电商主体必须是境外主体。经查,部分境内商家为了在洋码头平台开店,非法买卖境外账户,存在境内经营主体违规行为,可能严重涉嫌走私和洗钱。此外,还有少数买家订单存在欺诈物流轨迹,涉嫌刷单售假。
据介绍,洋码头启动此轮合规自查行动,一方面是因为公司正在为国内上市做准备。自境外架构拆除、股东控股框架在境内落地以来,洋码头根据上市合规要求,配合各监管部门开展沟通讨论,对境内外交易环节、国际物流轨道、境外结算主体的核查结算、跨境交易真实性等进行自查合规改造。
另一方面,由于近两年市场的快速变化和竞争的加剧,对跨境电商平台和业务运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洋码头作为一个老牌的跨境电商平台,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留下来,就必须加强平台的合规管理和运营。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市场变化和政策监管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多家互联网平台加强了对平台内账号违规行为的监管和处理,尤其是涉及商品交易和宣传的违规行为。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国家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规模5年增长近10倍,2021年进出口总额达1.98万亿元,同比增长15%。近日,国务院批准在27个城市和地区新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商务部表示,下一步将完善综试区评估退出机制,优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便利跨境电商进出口退货管理,研究制定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指南。
艾媒咨询报告认为,当前跨境电商行业政策环境利好,各跨境电商平台在政策利好期间要注意完善自身跨境贸易供应链,还需要加强行业自律,严把商品质量关,提升自身服务水平,营造良性生态,进一步扩大跨境电商行业规模。港口
校对盛媛媛
来源:牛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