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
网购时,不要盲目相信陌生人的推荐,不要被网上各种图片迷惑。黑龙江省绥化市的杜女士就有过不好的经历。她在朋友圈看到一款非常有效的减肥产品。她买来吃的时候,引起了很多不良反应。她报案后,警方对这款产品进行了调查,也揭露了这款减肥产品隐藏的猫腻。
特效药竟然是“三无”产品。
这些不良反应让杜女士备受煎熬。那么,她买了什么减肥产品呢?这个产品是用茶叶罐邮寄的,外观上只印了一个名字,没有厂名、地址和注册号。包装里面是一个个的胶囊,五颜六色。杜女士说,她不知道微信商家是谁卖的这个产品,只是被她发的文字和图片吸引了。
青冈县公安局副局长王斌:照片上是一个胖胖的女人。她剪掉了,慢慢过了她的路,或者截图变瘦了。她承诺如果每个月吃药,一个月能瘦20斤左右。
服用减肥产品后,杜女士认为自己的健康受到了损害,于是立即向辖区派出所报案。经警方调查,怀疑不良反应很可能是减肥产品含有违禁药物成分。办案民警将这些减肥胶囊送检,结果很快出来了。
青冈县公安局侦查大队民警马:按照国家规定,减肥产品中绝对不允许添加酚酞和西布曲明。这个酚酞和西布曲明都检测过,不合格。这是典型的有毒有害食品。就是控制人的食欲,让人口渴。吃多了会引起心血管疾病,甚至猝死。
产品含有违禁成分。警方调查卖家。
检测结果显示,杜女士服用的减肥产品含有酚酞和西布曲明,检测结论不合格。于是,警方围绕微信业务展开调查,是谁销售了杜女士的减肥产品。
民警发现,这个微信商家姓李,不难找到她的进货渠道。李经常收到来自哈尔滨的快递。收货地址显示哈尔滨某区。办案民警深入小区,发现快递来自两个可疑的出租屋。
青冈县公安局副局长王斌:在第一个出租屋,我们发现他经常从这个出租屋搬货出来,送出去。第二间出租屋里有他的药品,我们确定第二间房子是加工点。
办案民警发现,这两处出租屋的主人分别是郭某和姚某,均为90后,无业。经过两个多月的侦查,民警发现郭某经常往返于青冈县和哈尔滨之间,有时一天两三次。办案民警分析,这是一个以郭等人为核心的制售有毒有害减肥产品的犯罪团伙。郭等人是上线,微信业务李某是中介代理。李进货后卖给她的代理或者直接在朋友圈销售。
青冈县公安局侦查大队民警马:李把手里的药交给她的下线代理,她一级代理的价格在40元,她二级代理的价格在60元。他们有一个固定的群体。他们协商的固定零售价格是260元。这个零售价谁也破不了。你的级别越高,利润越大,价格越低。
摸清团伙人员结构,瞄准时机“一窝端”
警方逐渐摸清了这个犯罪团伙的人员结构,瞄准时机,一举打掉了这个制售有毒有害产品的窝点。在摸清犯罪团伙行踪后,黑龙江警方出动20多名警力,将团伙主犯郭、邵抓获归案。行动当天,警方得到线索,两名嫌疑人要一起参加一个同学聚会。
抓捕组立即分头赶往宾县。当天晚上,郭、邵等几名男青年从宾县某宾馆出来,开车来到某宾馆门前。犯罪嫌疑人郭、邵驾驶的车辆在一家宾馆门前停下。按照时间,聚会后不久,警察迅速进入酒店,直接进入二楼一个单间。
民警当场将郭、邵抓获。随后,专案组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押解回哈尔滨查窝点。郭指认了自己在哈尔滨居住的出租屋。其中一个房间的中央有一个压片机,这是主要的生产工具。
在犯罪嫌疑人郭的出租屋内,有许多纸箱和袋子,里面装着许多不知名的粉末、药丸、五颜六色的胶囊,还有许多包装好的产品,名称各异,但上面没有厂名和批准文号。
在嫌疑人郭租住的另一出租屋内,堆放着大量成品,正在邮寄。两处出租屋内的产品种类繁多,民警清点提取了30余种产品样本进行检验。结果12份样品中检出西布曲明或酚酞。
青冈县公安局食品药品环侦大队民警马:这是我们现场查获的胶囊,也是另外一份检测报告。结论是不合格,含有西布曲明。
这种小袋是自己在生产窝点自制的,自己灌装,自己压片,就是他口中俗称的奶片。
奶片是犯罪嫌疑人对减肥产品的统称。为了掩人耳目,团伙成员用奶片这个词进货发货。为了欺骗快递员,他们将奶片伪装成“配料”。
但警方在调查作案窝点时,并未发现带有西布曲明字样的粉末。如果涉事产品含有违禁成分,这些西布曲明粉藏在哪里?
青冈县公安局侦查大队民警马:这个有洗衣粉的标记。为什么写洗衣粉?因为他知道,他把西布曲明原料倒进洗衣粉里。
经过调查,专案组抓获了5名犯罪嫌疑人,其中包括主犯和初级特工。大量的检验报告摆在眼前,主要嫌疑人郭某承认了自己诈骗的事实。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