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鸽子的笼子(6平米88万“鸽子笼”从爆火到违规,给我们带来了多少伤害?)

从世俗、炒作、售罄,到管理部门的重视,再到昨天被定性为违法。这一次的“鸽子笼”闹剧,既轻蔑又无奈。嘿,都是“房”字。

(更多新闻请微信搜索“新京报”,关注新京报微信账号)

说实话,我这种普通人不得不说,开发者懂得玩,套路深。

深圳“鸽笼”从上周末开始正式亮相。

当时有媒体报道,这些鸽笼的价格起价88万元,面积从5.73平方米到7.48平方米不等。加上开发商赠送的面积,实际使用面积在12平米左右,厨房卫生间设备齐全。



12平米左右的房子可以是什么样子?让我们来看看:



▲厨卫虽然结构简单,但都在。



▲过道虽然窄,但基本做到空区间休息。



▲办公区正对着落地窗,视野相当开阔。



▲床在办公区旁边,折叠在衣柜里。

看起来很实用,“送人”这个词听起来很美。难怪“鸽子笼”会受欢迎。

▲深圳“鸽子笼屋”的开发商玩了什么花招?

(新京报出品,微信ID: xjbdxw)

然而,昨日中午,深圳监管部门向外界公布调查结果,称11公寓(简称“鸽笼”)涉嫌违法改建销售,要求采取强制措施,将公摊面积所占项目部分恢复原状,并与购房者解除买方协议。此外,涉案房地产中介机构受到严厉查处。



求刚抢到方正乐的业主心理阴影面积...

11套公寓涉嫌非法改建出售

“鸽子屋”位于深圳南山区,属于华侨城上虞。它是一栋15层的建筑,具有办公室和公寓功能。1999年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006年通过规划验收,2007年办理不动产登记。

这些“鸽子屋”于上周末正式亮相。据媒体报道,这些“鸽舍”售价高达88万元。面积从5.73平米到7.48平米不等,加上开发商赠送的面积,实际使用面积在12平米左右。而且厨房卫生间都有。卖家宣布9套房源半天售罄。项目销售人员也表示,房子产权70年,是标准的限购限贷住宅产品,每套都有红色的房产证。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通报,经核查,涉案的11套约平方米的房产,户型与规划验收竣工图不符,实际待售面积约12平方米,超过建筑公摊面积,涉嫌违规改建销售。

据调查,6月16日,深圳市中智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智公司”)及吴某某等4名自然人受陈某某等人委托出售上述公寓,但中智公司声称与陈某某等人的关系为委托转让,并提供了部分银行转账证明。在向公众出售之前,中智公司对这169套公寓进行了重新装修。

养什么鸽子最赚钱

报告还显示,7月份,吴某某与链家、美联、中原、Q房网四家中介公司签订了委托销售协议。经调查部向中央执行公司核实,确认截至目前,11套6㎡公寓房已售出4套,半天售罄的传言不实。据调查部门介绍,在代理销售中,这四家房地产中介公司存在夸大事实、占道经营、为涉嫌违规改造的楼盘提供销售代理等行为。,且该行为涉嫌非法营运。

(更多新闻请微信搜索“新京报”,关注新京报微信账号)

销售协议将被解除

通报称,26日,南山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已采取强制措施,恢复侨城上虞项目占用的共有面积。深圳市规划国土部门已约谈该公司,责令其全面整改。

同时,中植公司已主动中止销售行为,并承诺与已售出的4套6㎡左右房屋的购买者解除销售协议,自行理顺相应的经济关系。

对涉事房地产中介机构,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南山管理局已下发《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进一步调查其经营活动,梳理全链条,检查全过程,进行全方位整改。对调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其他违法违规问题,也将依法从严查处。

问题1

购买者能得到赔偿吗?

专业房地产律师、京润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志彤分析,目前的情况表明,房屋不能交易是因为房屋本身设计不达标,从而解除买卖协议。因此,卖方作为责任主体,应当根据合同承担相应的责任,买方可以根据合同中的相应条款获得赔偿。实际损失大于约定金额的,在违约金不足以弥补实际损失的情况下,买受人可以就超出部分申请赔偿。

问题2

卖家和中介会面临处罚吗?

“处罚方式主要有警告、要求整改、经济罚款、吊销资质等。一般当地会根据后续调查的结果和行为的严重程度来把握处罚尺度。”根据张志彤的分析,这一事件影响很大。按照行政处罚程序,主管部门应当告知被调查公司和责任人将受到处罚,被调查公司有权申请听证。

此外,涉案的四家中介公司的行为已经扰乱了房地产管理秩序。住建部门作为主管部门,可以要求其整改,情节严重的可以撤销其资质。

问题3

6平米怎么变成12平米出售?

张志彤说,住房面积的大小取决于测量。虽然住房面积是6平方米,但是公摊面积大的话,利用“潜规则”可以变成12平方米以上。“重点是看测绘机构是否按照规范和实际情况进行测绘,是否严格按照规定分摊公摊面积。”

他建议检查这个项目的测绘机构的测量程序。如果故意把不该分摊的面积计入测量,或者把该分摊的面积算大了,很可能是6平米实际卖12平米的原因之一。

观点:88万是怎么火起来的?

“鸽笼”不是市场看不见的手炒出来的,是政策看得见的手炒出来的,是无良商家炒出来的。

传说中88万平米的“鸽笼”终于被“拆除”了。首先是爆炒的谎言。根据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的最新通报,此前通报的“鸽笼”有9套,实际为11套。此前“秒抢”实际只卖出了4套。之前盛传每套6平米其实是12平米左右。重点是,这11套“鸽笼”,房型与规划验收竣工图不符,出售面积超过建筑公摊面积的部分,涉嫌违规改建销售。

其次,拆除“鸽子笼”和买卖关系。深圳市国土委依法作出行政干预,责令相关机构停止销售,对已经销售的4套“鸽笼”强制解约,并决定对涉嫌非法经营炒作“鸽笼”的开发商和中介机构进行严肃查处。

这是地产商和中介机构之间高度默契的“放火抢劫”,而不是“占便宜”。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无中生有。没有面积,就有公摊面积。没有规划,通过非法改建建成。没有人气,通过虚假渲染制造秒抢的虚假信息。小小的“鸽笼”,其实并不是供求关系真的那么紧张,而是全国几乎每一桌人都在谈论的焦虑和恐慌。

这是炒作,会伤害整个市场。某房地产公司为了在这波行情中多赚三五斗,违规扩建了11套“鸽笼”,链家、美联、中原、Q王芳四家房地产中介公司一起扑了上去,不惜夸大事实,编造代理销售中秒抢的销售谎言。这种误导和伤害,针对的不仅仅是已经成交,或者犹豫要不要做秒抢的本地消费者,更多或更少的是对没能参与秒抢的后悔。

作为一个有形的、具体的违章建筑数量,深圳侨城上寓项目的“鸽笼”可以通过“强制措施”来“恢复原状”,但这一轮市场不良炒作在其发酵过程中对整个楼市的蝴蝶效应却无法一下子恢复。一次炒作对市场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监管部门来说,需要考虑的是,开发商为什么可以出售与竣工图完全不符的“单元”进行规划验收?是验收晚,还是施工晚?为什么限购升级后,明显违法违规的“鸽子笼”还能在深圳楼市销售?是监管设置不查,还是房屋销售没有门槛?

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需要考虑的是,中国楼市为什么这么麻烦?是市场的水真的不可预测,还是政策有形的手从不闲着?楼市神话和这些有形之手的失控有关系吗?

总之,“鸽子笼”不是市场看不见的手炒出来的,是政策看得见的手炒出来的,是无良商家炒出来的。消除楼市焦虑,每一手都要管。

文/编辑史昭刘雪松/张艺儿

(更多新闻请微信搜索“新京报”,关注新京报微信账号)

未经授权不得复制,

欢迎朋友们分享。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