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靠什么赚钱答案(你永远看不懂的社交软件,它们究竟靠什么赚钱?)



社交软件最初的功能应该是:通过以信息为媒介的互联网平台,将一群具有共同倾向的人连接起来,从而实现空之间的跨越,进而利用信息技术,拉近陌生人之间的距离,创造更加和谐的关系。几年前微信和陌陌出来的时候,或许最初的功能和用途基本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自由聊天”。然而,多年以后,当有人去探究市面上所有的社交软件和社交平台时,会惊讶地发现一个共同的相似之处:如今的社交软件不伦不类,早已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和用途,无论是拥有9亿多用户的微信,还是拥有3亿用户的陌陌,其实在经历了一波汹涌的资本浪潮后,已经变得没有必要,面目全非。

微信靠什么赚钱



开发商的初衷可能是为了方便用户交流,但实际的使用权拥有者和管理者却把它当成了赚钱的工具。用户用了之后,恐怕除了一系列差评之外,就是想发几句牢骚,想吐槽,无法抗拒“店家欺负顾客”的事实。如果你真的不喜欢这个平台,觉得这个软件不好用,可以卸载。至于你想改变什么,可以通过用户的民意调查来改进。这简直是异想天开的想法,完全多余。所以很多年后,所有的社交软件都失传了,都进入了同样的模式:要么是微信类的商业广告和动态工具,要么是一些大妈和已婚人士晒娃、自拍、宠物、日常活动的“阳台”;另一类是通过和机器人“托”聊天来收取费用,来欺骗疯狂告别单身狗职业的成年人充值。



微信不可能通过平台认识陌生人,交朋友;陌陌不再是陌生人的天堂,而是一大群整天抱怨生活、传播负能量的已婚人士的垃圾场。至于其他号称“年轻人的定居点”的软件,要么靠聊天做噱头,要么充值付费购买来聊天。社交软件这几年的“殊途同归”,真的可以用“世界单身已久”来形容,但是没有办法。

用户不知道这个软件的意义是什么,开发者也不知道这个软件为什么不能盈利,背后的资本也不知道这个软件能创造多少效益。这是三种人同时存在的问题。



三大常用社交软件中,腾讯的金融就不用说了。这家从最初的社交软件QQ起家,发展成为多个领域的“游戏”的公司,市值3.7万亿,即使蒸发2万亿,也未见亏损。另一家以“陌生人社交”起家的陌陌,今年一季度营收34.70亿元,净利润4.609亿元,月活跃用户1.153亿。开发者说他们已经开发了10年,但是在用户眼里,平台真正活跃起来是在2013年。随后的几年,陌陌这个“陌生人的天堂”逐渐变成了今天的“咸鱼”、“鸡肋”。除了一群上了年纪的大妈每天疯狂晒太阳,就是已婚人士的各种负面宣泄,已经不是当年的“约会神器”了。

与第一季度相比,第二季度净收入同比下降5.1%,营收35.71亿元,净利润4.64亿元,去年同期为4.56亿元。即使按照美国通用会计算法,5.51亿元也比去年同期的6.7亿元下降了17.8%,企业未老先老的结论也甚嚣尘上。让外界不解的是,这款社交软件总想刻意洗白自己,摆脱“约炮神器”的标签,但转型并不能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和良好的使用流程,从巅峰时的3亿用户到1.115亿月活跃用户。前有微信的强大震慑,后有魂魄般的逼宫。陌陌目前夹在两者之间,面临两难。



另一方面,营业成本为30.8亿元,比去年同期的31.5亿元下降2.3%。然而,即使考虑到股票贬值、薪资支出和基础设施的减少,第二季度直播服务收入为21.01亿元,仍同比下降19.3%。此外,旗下机构探索的直播收入2.16亿元,移动营销收入5160万元。增长35.9%,来自虚拟礼物和会员订阅的增值服务收入也达到15.07亿元,同比增长25.2%。不难看出,不知不觉中,核心业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营收结构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社交直播,再到娱乐,在元宇宙崛起的虚拟风下,陌陌原有的发现关系、建立关系、维护关系的社交套路已经老化,连续25个季度赚钱不能说明问题。年轻的社会结构呈现收入来源多元化,无法把握用户的心理诉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也会照顾到别人。如果社交软件不能靠关系的实际构建来维持,而仅仅靠“忽悠”用户来获取新用户的好奇心,最终还是会走向末路。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