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营销方式教案(课程设计01:5个步骤6个坑,教你设计一个高价课)

编辑导语:在课程体系中,课程建设一般由引流课程、信托课程、高价课程组成。不同类型的课程有不同的功能。其中,高价课程是价格相对较高的课程。具体怎么设计它们?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总结了如何设计高价课程,大家来看看吧。



做课程设计4年,设计过情感、财商、职场等课程。

和老师一起打磨课程;我也有自己设计0-1课程的经验。并且花了大大小小几千块钱,报名参加专业课程培训。

无论是机构/公司还是IP,课程体系/产品体系一般都是以下几种。

  • 引流课程:又称体验课程、公开课、低成本课程。价格区间0-9.9元引流课程。
  • 高价课程:也称为正价课程和付费课程。价格区间从几百到几千不等。
  • 信任课程:也叫高级课程。价格区间从几十到几百不等。
  • 一、从引流类到会员的模式。

    有信任类和高价类,适合需要长期建立信任的IP/团队。



    二、从引流类到会员模式。

    第三,从引流类到高价类模式。



    第二个和第三个选项应该算是最好的,适合大IP/大公司或者能力好的低到高的团队。

    无论什么样的课程体系,课程设计能力/课程制作能力都是基本功。所以我就和大家一个一个的分享如何做引流课程,高价课程,会员制。

    今天的话题是跟大家分享如何设计一个高价课程,预计要1000元以上。

    高价课程可以说是课程体系中最重要、最优先的课程之一。因为引流球场和构件设计都依赖于高价球场。

    本文我站在知识IP的角度来谈谈如何做一门从0到1的网络课程。

    前提:知识IP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没必要找大方向。

    一、调研

    目的:确定课程的方向和主题。

    举个例子:上面这位知识分子IP想上职场软技能课,但是不知道从哪个方向切入软技能。所以这次调查的目的就是确定主题。

    调研类型:分为竞品调研和用户调研。

    关于竞品调研,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体验式训练营如何做竞品调研?

    用户调查有两种常见类型:问卷调查和电话调查。

    如何设计一份合格的问卷调查?

    首先,问卷要以选择题为主,题数尽量能在2分钟内完成,比如10题左右,而且不要废话,把每道题背后的逻辑说清楚。

    其次,问题要分为个人信息和课程相关信息

    个人信息类别:如性别/年龄/城市/职业/收入等。

    设置这类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目标用户的筛选。

    课程相关信息类别:如目前在某一领域的经验/能力;在某些方面遇到的问题有:希望通过某种方式得到什么,等等。

    设置这类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找出用户的需求和痛点,以便后期确定主题。

    关于电话调查的类型,问题和问卷实际上是相似的。但是电话调研会给你更多惊喜。有些问题也可以顺着面试者的思路继续问,面试的节奏可以灵活一些。

    二、确定课程定位

    目的:如果调查是0,这个是1,那么1之后所有后续的事情都是0。只有当课程定位正确时,我们才能继续课程。

    我平时在做课程定位的时候都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你要面对X个用户,做X元的X门课程,可以解决他们的X个问题,最后这门课程会以X种形式进行传递/呈现。

    第一个X:就是要定位你的目标用户是谁,这个定位必须非常准确。

    比如一个运营知识IP,准确的目标用户定位应该是这样的:

    【/S2/】22-25岁,就职于一二线城市互联网公司,有0-2年运营经验的新人,月收入1万元以下。

    第二个X:也就是定位课程的价格。

    价格越高,责任和交付越高。

    以下是根据不同定价确定的不同交货:

  • 0-200元以内:一般可以是家长授课的知识付费课程;
  • 500元以上:一般可以做成重送训练营模式。
  • 第三个X:即迎新课程的主题,也可以理解为标题。

    比如数据分析高薪实战营,这个课程的主题就是教数据分析。

    第四个X:也就是定位课程的目标。

    当我们谈到课程目标时,我们指的是上述目标用户,他们可以通过完成本课程来提高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技能。

    第五个X:也就是课程的模式。最终会以什么方式交付?

    和之前的定价息息相关。

    如果价格低,发货就轻;价格高的话,发货就重了。这是成比例的。

    这个链接的坑:

  • 目标用户太广,导致课程定位无法得到很好的答案。
  • 课程目标没有明确定义或模糊不清。会让之后的所有工作无效。
  • 三、内容打磨

    目的:为了达到刚刚设定的课程目标。

    这里的内容打磨一般分为课程大纲打磨和课程内容打磨。

    轮廓打磨,主要常用策略如下:

    一、递进式大纲。

    含义: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需要在下一次学习之前完成上一次学习;也可以理解为流量。

    比如一个投资IP,他的大纲设计:第一个模块选择行业,第二个模块选择公司,第三个模块看估值,第四个模块做交易。

    这个轮廓就像一个金字塔模型。你必须学会选择行业,才能开始选择公司。最后一步是做生意。



    第二种是平行轮廓。

    含义:与上述递进的大纲相反,各大纲之间没有相互影响和制约。不用按顺序学习。

    比如某职场软件IP的大纲设计:第一模块如何用word文档做活动策划;第二个模块是如何用word制作系统文档;还有后续的图文混排,证明信等等。



    打磨轮廓有两个重点。

    1)围绕课程的总体目标进行设计

    还是上面的例子,投资IP课程的总目标是带领大家建立一个长期盈利的价值投资体系。所以他的大纲设计重点是价值投资体系,整理行业——选择公司——看估值三步,最后带领大家做生意。

    所以在制定大纲的时候,要清楚的知道每个大纲的目标是什么,是否与总体目标对齐。

    2)不要按照由易到难的大纲

    这也是我之前做大纲时会纠结的问题。但在实战中,如果一味地考虑必须从易到难的维度来设计大纲,就会给自己制造麻烦。

    每一章都会有难和易的内容。鉴于此,我们可以将其与辅助教学服务相匹配,提高用户的学习体验。

    关于课程内容的打磨:

    甲乙双方都做过,我就分别从两个角色来说说他们的任务。

    微信营销方式

    甲方是老师。甲方的任务是自己制作专业内容,保证有自己的干货,而不是在百度上找。

    乙方是课程设计者,其任务是保证内容质量符合标准。

    我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检查

  • √内容与大纲是否衔接;
  • √目标用户是否能理解该语言;
  • √有没有配有说明的案例?
  • √整堂课是否符合逻辑。
  • 这个链接的坑:

  • 在制作内容的时候,过于理论化,导致用户的获得感非常低。
  • 大纲和内容不负责最终目标
  • 四、课程包装

    目的:上线前的准备,为后续销售加分。

    课程包装的主要工作包括:提炼亮点,制作相应的素材图。

    公共材质贴图是详细信息页面。以详情页为例,如何包装好一门课程。

    “一般详细信息”页面包含以下元素:

  • 用户痛点:用户痛点一般从调研中获得。
  • 课程亮点:这相当于一个课程介绍,反映课程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对比上面的痛点。
  • 大纲介绍:最好能出示一级目录和二/三级目录(如果有的话)。大纲是用户非常想看到的部分。它应该使用用户能够理解的语言。
  • 教学服务介绍:一般包括学习时间,上课方式(如是否有社区服务),是否有导师或其他大牌老师参与。
  • 适合对象:目标用户的定义,一是增加用户对本课程的好感度,二是筛选目标用户进入课程,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课程口碑。
  • 老师介绍:这说明老师的专业性,一般包括个人照片和老师的专业介绍。这里的专业介绍必须和课程有很强的关联性。
  • 学生好评:一般是微信截图中往届学生的好评和反馈,然后用红线突出显示。


  • 最后在详情页打包这一块,大部分课程都遵循这样的顺序(供参考,可根据具体情况稍作调整)。



    这个链接的坑:

  • 老师介绍的时候,放一些其他与课程无关的标题在上面。比如一个运营老师的头衔叫美食评价博主。
  • 在适合对象的部分,为了增加销量,不惜虚假销售,语句适合大家学习。
  • 五、内测优化

    目的:根据用户反馈重新优化,达到上线标准。

    这是课程上线前的最后一个环节。一般我们先找一批种子用户先体验课程,然后根据这些用户的反馈来优化课程。

    一般来说,一门课程可以在check货架上出售。我的清单如下:[/s2/]

  • √总体目标是否明确;
  • √目标用户是否能通过本课程实现这一目标;
  • √实现目标的方式——教学大纲和内容是否通俗易懂、符合逻辑;
  • √是否有相应的教学服务帮助用户实现学习目标?
  • √课程定价与授课是否匹配;
  • √内测环节是否能达到80%以上的好评。
  • 如上所述,高价课程的课程设计我会涉及到几个流程,供大家参考~

    作者:JJ,微信官方账号:运营尖子生,专注私人干货分享

    本文由@JJ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