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什么也不说,睡觉什么也不说。下面开始游戏#微信# #职场# #职场人才培养记录#
来之前被告知10号发工资,但是今天是9号,也没有要我的银行卡号,这让我很疑惑。不是有公司发现了黄金吗?现在不是不允许淘金了吗?作为一个不熟悉劳动法的社会动物,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一整天,连钓鱼都不太愉快。
刚来公司第一个月,不好意思问其他同事或者会计。毕竟只是很少的工资,一个月不到。我要去问问别人我是不是显得有点猥琐和贪婪。我在浴室里仔细照镜子。还好我的长相不猥琐。出来后,我仔细看了看公司的环境。平房办公室虽然不到100间,但设施一应俱全,角落里还有咖啡机。虽然我不不好意思用,但是因为不知道怎么用,怕被别人嘲笑。
看着不好看的金融小姐在单间里挣扎着钓鱼,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到工位继续钓鱼,像往常一样准时下班回家。
第二天早上,我想问对面的年轻艺人,她一般什么时候发工资。毕竟她穷得开不了锅,靠马云的贷款生活了快半个月了。想想都不好意思,钓鱼的时候得努力摆脱思维。
“丁咚!”微信提示打断了我正在冥想的想法。加了很多群,一些重要的群不容易屏蔽消息。我明知道和自己无关,但还是忍不住点了。我直接愣住了。转会XXXX注:十月工资。等等,这是什么?微信转账?为什么不给我发红包?嗯,红包最多200。就在我思绪已经飞到泰泰空的时候,微信又响了。
AV画质截图是一张工资单,但是工资单上的数字却处处透露着奇怪的东西。岗位工资1000+,让我很想知道自己到底是待在什么高科技企业。看着周围的同事,感觉自己在第二世界。后来才知道,岗位工资是有KPI考核的。后来看到KPI考核表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如果我面试的时候把这个东西放在我面前,那我肯定会转身离开。我不能做这份工作。请老板再雇一个聪明的。但是现在很尴尬。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微信、支付宝等网络支付方式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后一些用人单位通过微信、支付宝转账的方式来支付工资。
也许有朋友会说:只要不发工资就没问题。你用哪种方式发工资没多大区别。其实这种做法是有隐患的。
增值税风险
(1)不能作为投入扣除的风险:
通过微信转账支付可能会导致账本不透明,业务交易流向不清晰。由于增值税专用发票票面信息需要填写完整,通过微信交易,对方无法准确填写发票上的银行账户信息,无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导致无法抵扣进项,增加增值税应纳税额。
(2)未及时申报收入的风险:
当通过微信转账收取的增值税销售金额容易与个人消费记录混淆,导致微信收款收入中的部分增值税无法申报,存在偷税漏税风险。
公司所得税风险
(1)通过微信转账收到的款项未在企业账户收入中体现,可能存在隐瞒收入、少报收入的涉税风险。
简单来说,如果你经常用微信收款,却不如实纳税,那就是偷税漏税。此前有人用微信支付宝收款,被判10个月有期徒刑。
(2)通过微信转账支付款项或支付员工,可能导致无法取得合法凭证列示成本,导致相关款项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无法税前扣除。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第五条规定,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取得税前扣除凭证作为扣除相关费用的依据。
如果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没有签订合同,没有缴纳社会保险,那么工资流向就是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最重要证据之一。
其次,买房买车,包括办理出国签证,一般都需要证明自己的稳定收入,个人工资银行是职场人能提供的最有效的证明材料。此外,当工人申请下一份工作时,一些招聘人员还会要求应聘者提供银行流水,以证明工人以前的工作经历和商业价值。
所以长期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宝在线领取工资会有这些隐患,后期会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