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下套种柑橘
3月11日,记者在赵家珍平桥社区双燕家庭农场看到,果树下套种的200亩豌豆尖郁郁葱葱。“在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的技术支持下,我已经套种了两年多的豌豆尖,目前亩产2000斤,很成功。”养殖户段开勋告诉记者,今年的豌豆尖行情从3.5元到7元/斤。按照平均4元/斤计算,一亩地可以实现产值8000元,200亩地产值160万元。
桃树套种
除了双燕家庭农场,我县金龙镇中青家庭农场和赵真街宋歌家庭农场也在各种经济林下套种了豌豆尖。现在正是桃花、梨花、梅花、油菜花、樱花盛开的季节,赏花时可以摘豌豆尖了。在花海般热爱农粉的油桃树下,硕大的绿色豌豆尖吸引了游客的目光。农民李锐告诉记者,他的农场共有600亩果园,在李子树、桃树、柑橘树等树下都种上了豌豆尖,正在以“赏花丰收”推动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第一批豌豆尖从11月底开始收割,第二年3、4月份收。”李锐说,今年间作豌豆尖亩产达到1500斤。到年底主要产豌豆,豆荚和豆秸自然分解还田,既保墒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豆苗覆土草少,除草剂用量少,果实品质好,对土壤污染小。
技术鉴定现场
2021年9月27日,四川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站在赵家珍平水桥村双燕家庭农场邀请有关专家对丘陵地区果园套种豌豆尖技术进行了鉴定,认为该技术具有较强的集成创新性和实用性,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开始在金堂县丘陵地区果园套种豌豆尖。有什么节本增效的生产技术?3月11日,记者采访了该县农业农村局特色产业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王园园。她告诉记者,果园间作豌豆尖项目是由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支持,金堂县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推动,以赵家珍双燕家庭农场为核心示范基地,三方共同努力推进的。目前,辐射带动了全县赵家珍、竹篙镇、金龙镇、赵真街、运河镇、七贤街、复兴镇等7个镇(街道)果树套种豌豆尖面积的发展。
桃树套种
据该技术项目主创专家、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蔬菜专家、四川省蔬菜创新团队岗位专家陈玲研究员介绍,项目组利用生物制剂对金堂食用菌基地周边的菌渣、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自制有机肥,作为豌豆尖的基肥施入地下。团队集成了以“菌渣加羊粪代替化肥,机械化耕播,豆秸还田,病虫害杂草绿色综合防治”为核心的生产技术,适用于成都丘陵地区果园套种豌豆尖。该技术可有效抑制果园杂草,改良土壤,增加效益,减少化肥、除草剂等化学农药使用量50%以上,亩产增加10%以上,每亩节约人工成本300元左右,每亩增加效益。“此外,这项技术利用秋冬播豌豆尖,分时段安排播种和上市,提高了果树下闲置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率。”陈玲说。
金堂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蒋永平
(来源:金堂发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