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公安局瑶海分局经过缜密侦查,联合刑警支队、网安支队,破获一起“ETC通行卡失效”诈骗案。
1月25日,瑶海公安分局责任区刑警一队接到事主报警,称其手机上收到短信,告知其车辆因ETC通行卡无效被限制高速通行。受害人点击短信中的链接后,根据提示输入自己的车牌号和姓名、身份证号、信用卡和密码。随后,受害人发现自己的信用卡被消费了人民币25405.48元。
警方立即对此案进行调查,发现近期发生多起类似案件。经过侦查,警方初步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姜某。在春运期间,ETC经常被使用。为避免更多人遭受损失,侦查民警于大年初四连夜前往银川实施抓捕。2月8日,犯罪嫌疑人姜某被警方抓获。
2月14日,专案组民警兵分两路赶赴四川、广东,分别将犯罪嫌疑人、王抓获。到案后,三名犯罪嫌疑人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至此,一个通过群发“ETC有效性”虚假短信实施诈骗的团伙被合肥警方打掉。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短信诈骗有什么“猫腻”?
欺诈策略
第一步:群发短信,骗取信任。
诈骗分子以ETC中心、交管中心12123、高速管理中心等名义发送短信。,并以ETC不能再用了,要恢复使用需要重新认证为借口行骗。
第二步:假冒网站,窃取信息。
点开短信里的链接,就会进入一个看似正规,实则充满陷阱的“钓鱼”网站。无论点击哪里,都要填写银行卡号、密码、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
第三步:将鱼与珍珠混合,收获财产。
当你按照提示走完整个流程的时候,你的银行卡已经在骗子的控制之下了,会有转账短信等着你。
反欺诈措施
●ETC未禁用。
切记ETC不需要二次认证,ETC发卡机构不会要求客户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在短信链接中直接输入银行卡、密码、手机号码等关键信息来办理ETC业务。
●数字解析的网络钓鱼邮件
诈骗短信的发件人多为“+82”和“+00”等号开头的一长串数字,这类开头的短信为在线短信。一般银行发的短信和通知都是以“955”开头的官方客服电话发送的。
●不要轻信,不要点击求证。
当收到“ETC认证无效”、“ETC卡被冻结”、“ETC过期”等不明来源短信时,不要急于操作,请及时通过官方平台咨询核实。
记住这五点!
1.不要点击“钓鱼”信息。短信中的链接可能含有木马病毒,会自动获取手机最高权限,从而盗取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软件中绑定的银行卡内的资金。请不要相信它。
2.不要相信陌生电话。如需咨询客服热线,一定要使用合法的客服平台,不要在网上搜索陌生号码拨打。
3.注意网上转账。99.9%声称转账的网商都是骗子设下的陷阱。
4.多注意个人重要信息和银行卡信息的输入。一旦发现被骗,应及时联系银行挂失并修改密码,确保资金安全,并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来自:合肥警方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