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认证不通过,300块会退吗(315评测|转发助力“免费领”乱象:进度百分百,助力不进反退)

本报高级记者王选辉

免费奖励的进度条已经达到100%。再次分享帮助后,进度条变成了99.99%?这是很多消费者都遇到过的困惑。当各大电商平台大力推广“免奖”时,规则不透明等乱象被广泛吐槽:“看来‘开刀’永远在路上。”



拼多多平台,此时议价进度条是100%,然后要求分享权力,进度条却变成了99.99%。福建省消费者委员会供图

2020年3月15日上午,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召开2022年消费维权信息发布会。会上,福建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了电商平台App有奖销售活动消费体验测评报告。

测评报告显示,20款电商平台app中,有14款有“免领”模块,占比70%。在14个“免费”模块中,有3个模块的规则不透明,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20个电商平台app中有14个有“免领”模块,占比70%。

“自由领”乱象:进度100%,“切刀”率99.99%

测评报告显示,根据测评整理,选取了20款常用的电商平台app(以下简称“电商平台app”)进行对比体验,关注度较高的“免费”有淘(砍价0元)、美团优选(新人赠送一件,一次点击赠送两件)、Suning.cn(0元试用)、当当(免费领)、品多多(免费领商品)等五类。

志愿者作为普通消费者,分别围绕相关测评内容和指标,体验上述电商平台App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

评估报告称,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规定,被评估的电商平台App中的“0元砍价”、“0元试用”、“免单”等“免单”模块属于典型的赠品销售。

通过体验发现,电商平台App有奖销售活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邀请好友帮忙砍价或帮忙分享”的方式上。Suning.cn(0元试用)和当当(免费领)并没有明确表示有多少人需要帮助才能获得试用,只是含糊地表示有人的帮助会增加申请“0元试用”的中奖概率。



14个电商平台App“自由领”模块中,有9个需要好友帮忙分享,占比64%。

Pinduoduo(免费商品)没有具体说明砍多少刀(多少人帮忙)才能获得免费商品。志愿者发现,在帮助砍价之初,有“免费仅00.00%差价,成功免费”。这时候砍价进度条是100%,然后他们要求分享帮助,然后送金币。抽签后,进度条变成了99.99%。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规定:“经营者在有奖销售前,应当明示奖品种类、参与条件、参与方式、抽奖时间、抽奖方式、奖品金额或者价格、奖品名称、奖品类型、奖品数量或者中奖概率、奖品兑现时间、奖品兑现条件、奖品兑现方式、奖品交付方式、奖品弃奖条件、组织者及其联系方式等信息。,且不得变更或附加条件。

微信公众号认证300元每年都要吗

测评报告指出,显然,本次测评中部分电商平台app未按上述规定在有奖销售前明确公示有奖销售的中奖条件、中奖概率、中奖方式等基本信息,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测评报告指出,14个电商平台App“免领”模块中,中标产品售后服务规定涉嫌违法的有3个,占比21%。如“免费试用、邮寄试用不支持退货服务”“商品由商家提供并配送,拼多多将不负责任何与商品相关的纠纷(包括但不限于商品信息、商品本身、商品配送等。)诸如“活动奖品已送出,不予更换”等格式条款属于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涉嫌违反前述规定,侵犯消费者公平交易权。



14个电商平台App“免领”模块中,中标产品售后服务规定涉嫌违法的有3个,占比21%。

彩票中奖销售乱象:“彩票中奖”奖品非正品

在抽奖销售体验中,志愿者们发现,在一个标有“中国电信营业厅”的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中,一台售价为2680元的高端智能AI扫地机被幸运抽中,中得一等奖(2300元优惠券)后,只需380元即可领走。

体验的结果是惊人的。20个志愿者第一次都没获奖,第二次都是一等奖。真的是“百发百中”。接着,志愿者们体验了一台获奖的创维品牌高端智能AI扫地机。

体验四个问题:设备很轻,塑料感强;平台标有2cm越障很难实现;平台标着吸力大,实际上没有达到;无法实现智能清洁路径。这让人怀疑2680元的价签的真实性。

测评报告称,经营者不仅要明确兑奖概率等信息,还要告知奖品基准价。根据《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经营者打折或者降价时,应当以方便消费者识别的其他方式标明或者标明打折或者降价的基准。未标明或者未标明基准的,以本次促销活动前七日内同一经营者在同一经营场所的最低成交价格为折扣、降价依据。前七日内无成交的,以本次促销活动前最后一次成交价格为基础打折降价。”

评估报告表示,如果经营者虚假标注基准价,以抽奖方式诱导消费者购买,可能涉嫌价格欺诈。但其平台上并没有该产品的销售记录。

根据经验,这种抽奖式有奖销售活动主要出现在各大社交、支付、外卖、手游、问卷平台,也出现在一些商家的电子发票系统中。

消委会建议加强对“免费领取”和“中奖”的监管

针对上述情况,福建省消费者委员会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福建省消委会表示,作为电商平台经营者,消费者想找人“砍一刀”,向消费者朋友圈传递一条营销信息,将营销广告的展示金额转化为赠品或价格折扣,这是可以理解的。问题在于其运营机制不透明,涉嫌诱导、误导甚至欺骗消费者。

福建省消委会认为,针对电商平台上各种“商品免费领取”、“百分百成功”的活动,除了鼓励消费者维权,还应尽快加强监管。目前,电商平台有奖销售及相关消费的监管还存在一些盲区。有关部门应尽快搭建网上交易平台,设立有奖销售的实施细则和网上审核机制,特别是对吸引人和间接销售的模式提高警惕,加强防范,确保有奖销售活动机制合法透明,过程公平公正,奖品货真价实。

此外,消委会认为“免费领”的目的是通过社交裂变获得新客户,而“100%中的100%中的100%中的100%中的100%中的100%中的100%

但是,一些平台为了吸引客户,故意夸大砍价成功率等数据,诱导消费者对砍价成功率产生错误认知,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砍价任务。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始终践行“消费者至上”的理念,诚信经营,用心服务,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福建省消费者委员会建议,面对各类有奖销售广告,消费者应理性分析广告内容是否真实可信,确认广告中是否明确说明活动内容,包括奖品种类、参与条件、抽奖方式、奖金金额、中奖概率、兑换方式等具体信息。,并仔细判断奖品的实际价值,以免有奖销售成为骗人陷阱。作为消费者,要谨防这类电商平台经营者的过度营销套路,要根据实际需要购物,不要贪图小便宜而贸然购买。不要抱着游戏的心态沉迷于各大电商平台的“免单”、抽奖等活动。

责任编辑:唐摄影编辑:史佳慧

校对:张燕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