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北京为蚂蚁集团制定了取消IPO后“清理”业务的指导方针,这可能是史上最大规模的首次公开募股。在该计划中,监管机构要求蚂蚁金服改革其信贷业务,包括做出改变,使其遵守监管金融机构的同一套法规。换句话说,蚂蚁金服再也不能通过自称为“技术”公司来满足其武断的做法。
近一年后,隶属于阿里巴巴的金融科技巨头显示,其广受欢迎的消费信贷产品几乎已被重组。
根据该公司去年提交的招股书,在截至2020年6月的6个月里,信用贷款产品贡献了蚂蚁近40%的收入。两个主要产品是花芽,于2014年推出,用于消费者的日常开支,像虚拟信用卡一样工作。一年后,借贷作为一种信贷产品被引入到更大的消费交易中。
在旧模式下,蚂蚁发起贷款,然后由第三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承销。根据该公司的招股书,截至2020年6月,蚂蚁金服约98%的信贷余额来自其平台,由合作伙伴金融机构承销或证券化。
本周早些时候,用户报告称,他们将自己分成了两个品牌。第三方银行提供的信用额度,现在在蚂蚁金服旗舰金融服务应用支付宝上被称为“信用”。蚂蚁金服最近应监管部门要求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所提供的服务仍保持借贷品牌。
柏华也已经开始重组,这将向用户显示哪些贷款是由银行独立发放的,哪些贷款是由蚂蚁金服支付的。柏华在微博中表示,他将专注于“小额”日常交易。
“通过品牌差异化,申请信用贷款服务的用户将获得更多关于其信用提供者的信息,以避免品牌混淆。”
柏华还指出,它现在正在向中国人民银行监管的数据库提交消费者信用信息。消费信贷公司成立后,它于9月份开始了这项工作。与银行一样,消费信贷公司需要向中国央行报告其信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