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只说《神奇宝贝:水晶钻石和璀璨珍珠》。它的所有优点都与《神奇宝贝》的整个系列有关。
《宝可梦:晶灿钻石明珠》是11月19日刚刚发售的《宝可梦:钻石明珠》系列第四代的复刻版,距离原著已经过去了15年。
如果你对《神奇宝贝》一无所知的话——神奇宝贝的主要系列电子游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原创作品、转载作品和复制作品,其他还包括《神奇宝贝营救队》、《带音乐的神奇宝贝》等衍生作品。从销量来看,玩家更关注正面一代,比如上一部《神奇宝贝:剑与盾》。这类作品通常会带出一个新的区域,100个左右的新宝藏,以及一些系统层面的创新。这类作品销量很高,1500万到3000万不等。原著上映一两年后,通常会上映一部资料片,在原著的基础上补充和拓展新的剧情。10年前在我国相当流行的《神奇宝贝:翡翠》就是《神奇宝贝:红宝石蓝宝石》的资料片。
其实这是时代的妥协。在GB,GBA,NDS的时代,想在游戏里加点东西是不容易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一个“加强版”再转卖。玩家也开心,赚钱双赢。但是,这个“加强版”就不一样了。比如《神奇宝贝:黑2白2》的剧情是完全独立的,而《神奇宝贝:X Y》直接没有资料片。随着网络的发展,游戏本体附带的扩展DLC可能会取代单独出售的资料片,《精灵宝可梦:剑与盾》就采取了这种新的形式。其实这是好事。玩家花更少的钱,制作人有更多的精力准备下一部作品。
宝可梦:晶灿钻石璀璨明珠是《宝可梦:钻石明珠》的翻拍。
在复制和重制产品方面,虽然《神奇宝贝》系列的玩家常说“重制”,但实际成品更接近“重制”。上周上映的《神奇宝贝:水晶钻石璀璨明珠》就是这样一部作品。从它们的命名规则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景灿钻石明珠”是在“钻石明珠”前面加一个属性,和之前的“红叶绿”、“心金魂银”一样。这类作品的剧情基调与原著大致相同,但细节可能会有所变化。这个模型也是用当代的技术制造的。这个系列的销量不如原著,通常在1300万套左右。
今年是《精灵宝可梦》系列25周年,从田考之设计的小精灵演变成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怪兽。电影、动画、主题公园、周边玩具...……IP衍生品风生水起,但作为系列原点的游戏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总结一下,玩家对《神奇宝贝》系列游戏的不满大致在这几个方面:插图不全、情节幼稚、建模粗糙、bug频发。这大部分也在《神奇宝贝:水晶钻石璀璨明珠》中有所体现。
总之我们来说说《神奇宝贝:水晶钻石和璀璨珍珠》!
不管游戏好不好,结婚都可以!
剧情和画面表现力
性能是这款游戏自公开以来最受诟病的一点,部分玩家会认为“双头体”是技术能力低下的表现。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大。毕竟钻石珍珠的原版也是“双头”的。这种“双头像素小人”的风格,在功能不足的神奇宝贝系列作品的黄金时代被视为一种象征。看到就知道“这是一款神奇宝贝游戏”。
但随着游戏机功能的增长,从3DS时期的《神奇宝贝X Y》开始,到Switch平台上的《神奇宝贝剑与盾》,“双头反派”逐渐被更接近真实人体比例的角色所取代——这是《神奇宝贝》系列在新一代平台上做出的尝试。相比之前的“双头大反派”,真人比例的人物在剧情表现上更有表现力。不过同期也是《神奇宝贝》系列剧情下滑期。《神奇宝贝:X Y》尚可,但不如之前的《神奇宝贝:黑白》。接下来的两部电影《神奇宝贝:太阳和月亮》和《神奇宝贝:剑与盾》正在走向年轻化。
所以考虑到各种因素,我们无法评价两个角色的比例对游戏剧情的影响。但是作为第一款“高清”“双头”的神奇宝贝游戏,《神奇宝贝:晶灿钻石与璀璨珍珠》在画面表现力上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
以前我们在GBA或者NDS上看到的“双头体”一般都是2D,人物只占一帧画面,同屏3到4个人还是能看清楚的。但在3D和角色变成“大头娃娃”后,主角巨大的后脑勺会直接占据屏幕的三分之一,在某些角度遮挡住关键NPC的脸,这将极大地影响剧情的表现。相对于大家都没有表情的像素点阵,这种“高清双头”会突出人物面部僵硬,画面表现力不足。曾经在低功能时期被掩盖的问题,通过“高清再现”彻底暴露出来。
后脑勺占了画面的一半。
另一个影响画面表现的部分是建模。当然,这是个老问题。《精灵宝可梦》系列的造型再好不过了,但是我们评价一款游戏的时候,不能只竖着看。《神奇宝贝》系列的建模精度低,不代表就应该低。如何在低功能的情况下做出高水平的游戏,这是游戏怪胎曾经最擅长的,也是目前最欠缺的。在《精灵宝可梦:水晶钻石璀璨明珠》中,大量低质量的建模充斥了整个游戏,尤其是火系精灵宝可梦,暴露出来的火焰就像纸糊一样,人物脸上的线条经常在实线和虚线之间变换。另外,可能是为了让建模的缺陷不那么明显,整个游戏屏幕都覆盖了一层厚厚的滤镜,看不清楚。
“大头娃娃”话剧表演
真人比例的3D模型也做过,但是大部分时间都不用。
我们可以看到制作方还是想加入一些新的东西,比如神奇宝贝的跟随系统,以及在高亲密度下与训练者的互动。这些元素在之前的作品中已经尝试过,后续系统出现在第一代《神奇宝贝:皮卡丘》中,之后在《神奇宝贝:心金魂银》、《神奇宝贝:我们走吧》中再次被拿出来!皮丘伊布也用。但《神奇宝贝:京灿钻石璀璨明珠》中的这些元素都变了味——在2D影像中可能看不到,但在3D后的印象非常明显——跟随主角的神奇宝贝被限制在同一个大小,像大钢蛇和Lie 空这样的巨型神奇宝贝被等比例缩小到棍子大小,经常卡在训练师的位置,不得不推。
钢蛇看起来像摩羯座。
战斗中,宝可梦和主角有一些互动,但都是一样的。当所有神奇宝贝的亲密度都很高的时候,就会“坚持住,以免让主人伤心”或者“击中要害,以便取悦主人”。血量低的时候,它会说“有点危险,好像要哭了……”即使是一只帅气健壮的烈焰猴或者伦琴猫,它也会一直“哭”。这种统一所有神奇宝贝脸的问题是非常致命的。会让玩家意识到“这个东西是假的,它只是一段被编程的代码”。
剧情上,《精灵宝可梦:京灿钻石明珠》没有什么新意。剧情完全照搬原版,2006年的流程策略几乎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你要知道《神奇宝贝:欧米茄红宝石阿尔法蓝宝石》增加了一大段“原始人回归”的情节,《神奇宝贝:红叶绿》中增加了“七”那么,《神奇宝贝:水晶钻石璀璨明珠》中的“水晶”和“亮度”在哪里呢?游戏狂没想好,帮他们做外包的ILCA也没时间想,于是我们看到了今天这个游戏的样子。
在游戏中,你会看到神奇宝贝完全不受灯光效果的影响,看到山梨博士一半正常一半虚线的眉毛,看到身长10.8米的Lie 空像鳗鱼一样坐在主角身后,看到边缘有倒影但中心是纯黑色的湖水...神奇宝贝是一个宝库,它的体系比几乎所有的RPGs甚至是世界冠军——都要深,但是这些东西,
山梨博士锯齿状的眉毛
系列和双周体验
通关后“宝可梦”系列的体验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先收集宝可梦的资料片插图,然后训练宝可梦对战。《钻石珍珠》一代与其他系列作品的一个区别就是“地下世界”系统。粗略的说,就是在一个地下地图中挖掘道具,捕捉珍贵的梦境,探索地图。这部《神奇宝贝:京灿钻石璀璨明珠》还加入了在“地下世界”捕捉神奇宝贝的元素。需要通过与GBA存档联动传输的原版神奇宝贝,可以在这里直接抓取。
《神奇宝贝钻石璀璨明珠》共有493个神奇宝贝,其中周目有150个剧情,其余的要在“地下世界”里慢慢探索。从神奇宝贝的数量来看,游戏和原版采用了相同的策略,在当时自然是好事。毕竟当时只有493只神奇宝贝,但是在复刻版推出的那一年,这个数字变成了898只(不包括地域形态),只给了原版一点小气。当然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之前的复刻版并不多。
《地下世界》中捕捉神奇宝贝的新元素
这个游戏有问题,体现在系统和平衡上。系统的问题是这个游戏没有网络战的阶梯,大家只能玩——要知道,《神奇宝贝》系列在可爱的外衣下隐藏着非常深的战斗系统,你需要通过“链”来刷个人价值,刷个性,做基因,孵蛋,筛选出有用的特性...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过程的终点是拿到最强的神奇宝贝,然后拿着它去战斗。如果纯粹是“玩”,玩家还会有足够的动力去完成之前的整个过程吗?
平衡不是什么大事,毕竟连梯子都没了,就算不平衡也没关系。《宝可梦:晶灿钻石璀璨明珠》作为第四代复刻和复制品,也是在第四代之前。但是这些神奇宝贝梦都被后人修改过,特点和招式都和当时的原版不一样。比如《大嘴鸥》在7代就拿到了特色的“雨”,如果带回4代,那当时需要一轮人工降雨的“雨队”就大大加强了,破坏了其他所有打法。非官方对战平台《口袋妖怪对决》已经迅速在自己的平台上封杀了“雨”功能,而官方的对战暂时没有变化。
第二眼的另一个主要体验是“地下世界”。它由房间和隧道组成。没有剧情,没有道观,没有驯兽师,只有“挖宝”游戏和可以梦到的野宝。如果你想收集国民图鉴,通关后的大部分游戏时间都会在“地下世界”中度过。除了捕捉神奇宝贝,地下世界还可以创建秘密基地,挖掘化石,收集雕像。相比《精灵宝可梦:剑与盾》或其他类似游戏,《双周刊》单机部分的内容更加丰富。
游戏《挖宝》和原版几乎一模一样。
总之,相比前作《宝可梦:剑与盾》的线上双周体验,《宝可梦:精灿钻石与璀璨明珠》显然更侧重于单部。如果你是一个没玩过《神奇宝贝》系列的新玩家,《神奇宝贝:晶灿钻石璀璨珍珠》的系统深度还是令人满意的,在《地下世界》中捕捉神奇宝贝也足够玩一段时间了。
《华丽大赛》变成了一键音频游,不太好玩。
宝可梦的困境
进入Switch一代后,《神奇宝贝》系列显然在寻找一些改变,这一点我们都可以看到。神奇宝贝:我们走吧!皮丘伊布就是一个特别好的例子。轻巧方便,去掉了一些传统功能,让老玩家不是很满意,但是新玩家很喜欢。很多自带Switch的人没玩过《神奇宝贝》,也需要一些东西才能进入游戏系列。
虽然看起来很可爱,但坦白说,一个25年的游戏系列总会有点门槛,老玩家觉得普通的东西完全不是新人能企及的。“火斗草”当然好理解,但“钢斗妖”无法凭直觉判断。游戏经历了8代,898个珍贵的梦境(不算地域形态),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属性和种族价值,向前发展是一个相当大的工程。
喷火龙,最著名的神奇宝贝之一,看起来也很像龙。其实是火和飞行系统,不是龙系统。
所以这些“简化”的游戏自然是有意义的,虽然老玩家不太喜欢。《神奇宝贝:京灿钻石璀璨明珠》的简化也是类似的原因。一方面是单纯想吸引蓝海玩家;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因素。游戏怪胎给ILCA的工作时间和支持太少,以至于这部作品“只能做到这一步”。
外包给ILCA是一个有点出乎意料的决定。《神奇宝贝》主系列首次将游戏整体外包。ILCA不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工作室。在官网对其作品的介绍中,游戏制作方面的成果大多是外包一些知名作品的3D建模等工作。不知道宝可梦公司的具体想法。虽然“外包宝可梦”一直是一系列粉丝插科打诨时提出的建议,但ILCA可能不是外包工作室所期待的那种...
有时候,《神奇宝贝》系列的对白也会给你一些温暖。
就玩家口碑而言,《精灵宝可梦》系列看似跌入了深坑,但从销量来看,又似乎爬上了一座山峰。这是很矛盾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游戏本身的质量确实不好——这让整个问题更加矛盾。现在宝可梦公司不换也能卖的很好,技术能力和工作时间都跟不上,但是他们有一点换的想法(宝可梦传说:阿尔宙斯)。这里的玩家有很多困惑。一方面,他们想要更好更精致的《神奇宝贝》游戏;另一方面,新玩家也愿意为“不那么好”的游戏付费,内部噪音很大。
坦白说,我无法评论《神奇宝贝:京灿钻石璀璨明珠》,这是一部矛盾的终极合集。好玩但不好玩,粗糙但有深度,该买还是不买,同时努力吸引老玩家和新玩家...也许银河组的红日是对的,《神奇宝贝》需要一个新的宇宙,那是《神奇宝贝传奇:阿尔宙斯》吗?没人知道。似乎我们习惯了把一切都留给下一个神奇宝贝,但这种心态显然不能长久。如果神奇宝贝系列不能走出这种痛苦……我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也没有人知道。
帝牙卢卡战争的背景还不错,但是模型还是有点粗糙。
本次测试使用的游戏版本为《精灵宝可梦:京灿钻石》。神奇宝贝的封面是“帝牙卢卡”,一个控制时间的神。我是在天官山的枪柱上遇到的,06年也是这样。如果能把这一切带回到我兴奋地打开《神奇宝贝:钻石》塑料封膜的那个晚上,我会不顾一切地回到那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