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挖矿平台(手机就能“挖矿”?警惕空气币“割韭菜”)

新华社上海5月8日专电(上海证券报记者唐)借助比特币和dogecoin的创富神话,各种名称的“数字货币”鸡犬升天。最近,一种号称能用手机“挖钱”的发钱(Pi)在社交媒体上火了起来,微博、微信朋友圈随处可见发钱“拉人头”的新闻。

手机可以“地雷”。这样的区块链技术能实现吗?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主流的“挖矿”项目需要大量的计算能力,可以设计复杂的算法来达到加密和安全的目的,这是手机“挖矿”难以达到的。

业内人士提醒,要警惕虚拟货币项目方利用“庞氏模式”进行层压营销后的“割韭菜”风险。

(小标题)手机挖出了什么?

正规手机挖矿平台

挖比特币需要足够多的矿机,挖币的方式很简单。据硬币发行中文网介绍,硬币用户只需免费下载硬币发行App进行“挖矿”,不耗电,不耗费流量,每天点击一次即可挖出硬币。

一位钱币经销中文网站的工作人员声称,全球有1800多万名活跃矿工经销钱币,对外易货的共识价格约为100美元/钱币经销。

也就是说,现阶段,发币发起机构仅仅依靠“画饼”,就已经达到了近2000万的活跃用户。目前有6.52亿个谷歌搜索结果用于币发行,接近比特币的8.33亿个搜索结果。

一个钱币交流群的群友告诉记者,自己辛辛苦苦“挖矿”两年,为项目方贡献了不少流量。还有群友说自己有八千币,是矿工中的“有钱人”。他们觉得,“反正是薅羊毛,0块钱,挖也没事”。

手机能“矿”吗?香港中文大学(深大)高级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吴海峰表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虚拟数字货币的表观计算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加密货币“挖矿”需要大量的计算能力和存储。

“即使手机真的能‘挖矿’,也说明这个项目的算法在底层比较简单,肯定不会设计像比特币、以太坊(ETH)这种代码超过百万行,依靠超大计算能力的矿机来维持挖矿的算法。”他说。

他否认硬币发行的市场价值。“挖一个比特币很耗电,其成本至少要覆盖电价。如果手机不存储也能挖币,说明成本很低,边际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从这方面来说,注定了它的市场价值很低。”

他说,加密货币的原因是为了保证安全,所以对安全要求特别高的组织和个人会考虑使用加密货币。分发硬币的算法如此简单,也意味着很容易被黑客破解或解码,所以在币圈缺乏可信度。

那么,硬币发行项目圈了这么庞大的用户地图是为了什么呢?至少,目前项目方赚到了广告费。2020年4月,分发App发起意向广告调查。过了一段时间,发行app首页出现了很多手游广告。很多矿工认为,天天挖矿就是给项目方贡献流量,这种模式和“天天签到拿分”没太大区别。

(小标题)传销和空气币疑云

在币圈很多人看来,发行扩张的模式与MLM高度相似。

判断一个项目是不是传销,通常看两个特征:一是是否是过户费,是否需要花钱投资;二是发展下线是否需要“拉人头”,下线能否从下线处获得利益,利益层级关系是否超过两级。

硬币发行中文网的一位助理表示,硬币发行不需要任何金钱投入。但是助理说可以通过层级关系赚钱。“货币分配有一天可以在交易所交易。建议多邀请新人,建立联系群,在可以进行场外交易的情况下,为群间的金钱分配交换提供担保,以获取担保费。”他认为,随着发行币价格的上涨,主办方可以将手中的发行币变现。

中国通信行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轮值主席于佳宁表示,少数披着区块链外衣的诈骗,前期会给用户设置极低的门槛,操作简单,资金门槛低(免费),通过“拉人头”的奖励模式和大量的宣传,增加项目的知名度。

“起初,项目方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分销系统。到了第二阶段,项目方宣布虚拟货币可以转让或交易,存在资金流通的可能,就在寻找机会大量抛售虚拟货币,投资人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他说。

除了传销,钱币发行的“空气币”特征也非常明显。

业内人士认为,所谓空气币几乎都是炮制相同的商业套路。一是造币,创始团队依靠业界通用的技术方案,注册了一个空壳公司,完成了“白皮书”,花了几个月调试代码;二是包装,通过朋友圈、讲座、名人平台,把项目吹起来;第三种是私募,通过内部私募和外部投资者,然后花一些“钱费”在特定交易所上市;四是抬高价格,宣传暴涨行情,吸引投资者进入;最后,早期玩家大量出货。

币发行是不是空气币,业内没有定论。但据记者了解,分币的美国官网并未备案,GitHub上也找不到开源代码,而主流的区块链都是开源技术。

根据区块链安全公司PeckShield的数据,2020年发生了151起与虚拟货币相关的欺诈事件,比2018年增加了37倍,比2019年增加了4倍,造成的损失超过32亿美元。其中空气币功不可没,政府判决或调查的最典型案例有五星币、亚欧币、维卡币、英雄链(HEC)等。

(小标题)谨防手机挖矿背后的风险

吴海峰说,在币圈里,这种虚构的币“多如牛毛”,最后没有一个能活下来,后面加入的投资者可能会遇到“被砸”的风险。

“我知道至少有几十万种硬币被挖掘出来,但真正能在交易所交易的寥寥无几。很多虚拟币在交易所上市前就变黄了,而有些币持有到一定数量后,规则制定者就会说持有人违反了某项规定,强行清空账户中的币,导致投资者花费大量精力挖矿,最后手中的币却一文不值。”他说。

同时,吴海峰担心用手机“挖矿”也可能导致用户隐私的“裸奔”。圈子里的app大多只能用海外ID在应用市场下载,借用别人的ID可能会上传你手机里的文件。而且这些虚拟货币app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会上传用户的隐私信息。

于佳宁提醒投资者警惕无风险高回报的区块链项目。加密资产价格暴涨暴跌频繁,极端情况下空气币可能归零。同时,要避免通过“拉人头”、多级回扣等方式实现的项目。这种传销风险极大。(完)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