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说说大家最近比较关注的虫群矿机。当然,在选择矿机之前,首先要了解它的奖励机制。分析过Swarm挖掘的朋友应该知道,Swarm其实不是一个存储系统,而是一个分发系统。
Swarm是节点间流量费的相互传递。所以可以说,虫群挖掘没有块奖励,而是挖掘的流量费,即数据的请求节点向服务节点支付流量费,所以节点的收入来自于其他节点给的流量费。
在流量费的支付上,Swarm采用了更安全的“分步支付”机制。服务节点分段传输数据,并等待请求节点返回检查结果。如果检查不可用,服务节点将不发送后续数据,并且请求节点将被列入黑名单。这样可以将服务节点的损耗降低到很低的水平,请求节点也不用担心一次性支付流量费后被“跑路”,实现了双向保护的流量计费。
这些支票将被提交给链,相应的令牌将根据回执的签名和目标通过智能契约从数据请求节点转移到服务节点。
经过进一步推断,我们还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群节点收取的流量费上限与带宽有关,与带宽成正比。
2.节点传输流量受限于节点的系统瓶颈,即Swarm方案中的磁盘IO。
由此可以开始分析群矿机的硬件需求和配置。
对于Filecoin的警告,有些小伙伴可能会觉得Swarm的矿机需求会这么多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根据以上结论,可以推断Swarm miner的配置方案和局限性。
Swarm将文件分成4KB的段进行传输,数据存储在磁盘上,所以数据访问能力受到磁盘IO的限制,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磁盘的IOPS(每秒读写IO次数)性能来计算每个磁盘的Swarm读写性能。
比如HDD硬盘最高IOPS约为76(7200转)到166(15000转),那么读写性能为(76~166)x4KB=300KB-664KB每秒,换算成带宽为3-6Mbps。也就是说,如果使用机械硬盘进行存储,即使运行多个节点,使用更多带宽,也只有最高3-6Mbps带宽的收入上限。
SSD硬盘最大IOPS在40000左右,所以读写性能的极限是40000x4KB = 160000KB = 160MB。转换后的带宽约为1.6Gbps,这意味着收入上限可以达到1.6Gbps,扣除用于碎片信息管理的磁盘IO,每个SSD磁盘可以支持约1Gbps的带宽。
因为文件碎片会自动推送到不同的节点,读取时也会自动从不同的节点读取,所以在一个物理节点上运行多个节点可以接收更多的碎片数据,提高读取概率,获得更多的收益。(在网络带宽充足的前提下)
当然也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考虑CPU性能等系统瓶颈,以及运行多个节点时因为代码没有优化导致的带宽没有满但是磁盘IO先满的问题。具体问题需要具体解决,这里就不赘述了。
群体挖掘分析
其实数据的存储也是一样的。只有存储的需求者和提供者知道数据存储是否正确。别人该怎么办?需要零知识证明。Filecoin已经实现了这种零知识证明。按这里没有表。
这个流量传输的问题引出了另一个问题:
因为其他节点不知道流量传输的内容和大小,所以这个流量的大小不能作为链中的计算能力。众所周知,区块链中的计算能力是封锁的基础,即节点计算能力与全网计算能力的比值就是节点封锁的概率,这是一种公平的封锁机制。流量不能作为算力,也就是说不能用流量来回报。
所以SWARM无法实现一个只基于流量的区块链系统,即流量必须依赖于另一个主链。
在swarm中,主链依赖于以太坊,目前使用的以太坊测试链官方宣称未来将基于以太坊主网。在这里,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这是99%不可能的。
然后不通过流量给奖励,挖坑,不挖孤独的坑?其实不是的。我们挖的是流量费,即数据的请求节点向服务节点支付流量费,所以节点的收益来自于其他节点给的流量费。
这也是个问题。流量费是以后交还是先交?
如果是后付费,请求节点取数据后会不会不付流量费?如果是先付费,服务节点会拿流量费不给数据吗?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分步付费的机制,即服务节点每传输一条数据(比如1M),就等待请求节点返回一张收据(或者支票)。如果你不把支票还给我,那我以后就不把数据传给你,把你拉进黑名单,这样即使服务节点输了,也会少输一点流量费。请求节点作恶多,全网没有节点会回答他,也是因为因小失大。这样就可以实现流量的计费。
但是上面的一个方案总是,一个数据集有多大才算合适?如果设置比较小,比如1MB,如果100Mbps的网络节点每秒需要生成一张收条,如果整个网络有几十万个节点,那么这张收条(支票)的数据量是如此巨大,根本无法处理。如果设置相对较大,请求节点可能会逃避费用。
这个问题需要一张可以合并的收据(支票)。这不是在swarm中完成的。会有问题吗?目前测试网的24万个节点已经很堵了(别忘了测试网的流量应该是很小的),未来主网的问题会更严重。
这些收据(支票)被提交给链,链根据收据的签名和目标将相应的令牌从数据请求者节点转移到服务器节点,这通过智能契约来实现。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虫群挖掘没有一笔奖励,但是节点之间的流量费是互相传递的。2.一个节点可以收到的流量费上限与带宽有关。带宽越高,流量费上限越高。
3.节点可以传输的流量也受到节点的系统瓶颈的限制。在swarm方案中,系统瓶颈是磁盘IO。
Swarm目前的矿机类型,优缺点。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矿机节点?
从4月份开始,基于虫群火的火爆,有朋友问拓哥,你关注了虫群项目吗?你能参加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坑?价格是多少?以后可以直接生产Bzz吗?Bzz即将上线主网,是购买首矿的最佳时机。矿机的种类和价格差别很大,从几千到几万不等。这是什么原因呢?更多的人不理解。接下来,我
告诉我们采矿机器的类型,有什么区别:
第一种:个人电脑搭建物理单节点矿机。5.3版本前期可行,4月下旬出票困难。
第二种:物理矿机(服务器),办公企业级光纤建设,只有企业的固定IP,5月中旬以后很难出票。
第三种:物理矿机(服务器),IDC机房建设,单个节点和一个ip带宽,5.3版本暂时还能挖,出票效率优秀,6.2版本需要测试。
第四:国内云建设:每个节点一个ip带宽成本太高,不建议采用。
第五种:海外云建设,一个节点一个ip,5.3版本出票效率高,6.2版本暂时没有数据,官方公告无法参与后期主网挖掘。
综上所述,第三种和第五种选择是接下来的主要方向。
物理矿机(IDC机房)与海外云的差异分析;
1.实体矿机:实体矿机产权有保障,入场时间是赢得先采的法宝。
2.实体矿机的采购、安装、施工、调试周期长,直接影响产量。
3.实体矿机节点数量多,单节点价格优,更适合小微客户零售。
4.海外云节点只能租赁,没有云产权,不利于开首矿。
5.海外云节点只需要搭建调试,第二天就可以挖掘出来。
6.海外云节点无宽带天花板,出票率高。
7.海外云节点由于每个节点价格较高,不适合小微客户零售。
综上所述,两种矿机各有千秋,两种方案都可以同时操作,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但需要考虑海外云节点能否参与主网挖掘。
IP /CPU/硬盘/带宽/质押量哪个最重要?
IP不足会直接导致出票率低,客户流失大,CPU配置不足会导致后期节点扩展有限,难以提升性能。项目方提出,目前测试网络需要100G硬盘存储空空间,由于Swarm是存储项目,对硬盘存储空空间会有进一步的要求。Swarm项目对稳定的带宽有严格的要求。目前我们测试的数据是,最小5m的带宽最好是专线专属带宽,20m以上的带宽比较稳定。最后,质押代币的数量也会影响票的面值。以上参数在主网未上线的最后时刻可能会发生变化,但从测试数据中我们可以知道,Swarm project是一个门槛略高的区块链项目,门槛越高,其利润就越可观。目前市场上可能有一些三四千的实体矿机,或者价格比正常价格低很多。我们需要注意这一点。由于官方机制尚未确定,很有可能在主网开矿时,你的节点将无法参与首次开矿福利。
综上所述,经过各种方案的深入测试,结论是IDC机房带宽稳定的独立IP票最稳定,所以目前测试阶段IP和带宽是关键,其次是带宽、硬盘、CPU、质押等等。但主网软启动阶段是否会有配置调整还有待观察。
为什么家里的宽带不适合BZZ挖矿?
Swarm是以太坊生态圈中新的分布式存储项目,在ETH生态圈中存储DAPP智能合约等数据信息。生态圈中的应用会随时随地读取和存储Swarm分布式存储的节点中的数据信息,这就需要Swarm节点处理数据信息的响应能力。你的反应和反应速度越快,你从相应的经济模型中得到的回报就越多。
对于BZZ这样的分布式存储来说,以太坊生态圈的热数据信息是随时随地,甚至每秒读取存储的。所以除了CPU、内存条、硬盘三大部件的响应速度外,还需要有网络带宽的传输速度,数据传输要快且稳定,这样相应的奖励才会更稳定。Swarm项目需要很高的网络带宽。目前测试网用2M运行是没有问题的,一般不会额外收取带宽费用。如果提高测试网或者主网的带宽要求,比如10M,矿商肯定会让你交这个费用,因为IDC机房的带宽不便宜,全国均价18元/M,所以你要问清楚主网上线下线后的带宽收费,价格是多少,一定要在合同里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