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杜南讯实习记者刘安琪记者冯云卿在广州越秀区北景街有一对夫妻,他们一起奋战在防疫防病的第一线。他们一个在坚守核酸检测点,一个在关键区域间奔波。虽然工作内容不同,但他们在这个特殊时期一起穿上了“情侣装”——蓝色的特殊防护服。
她:现场忙着扫码时手机罢工
他:穿着防护服,每天爬9楼
6月5日,越秀区有序开展了全区常住人口第二轮核酸检测工作。北京街有8个核酸检测点。49岁的出租屋管理员曾希敏(音译)在北京路步行街负责协助核酸检测,每天从早上9点忙到晚上10点。
每天要在现场录入上百人的信息,手机“罢工”。“她的手机录下了爆炸,系统上不去。”妻子的手滚烫滚烫,丈夫莫一超每天下午顶着烈日搬运垃圾。
曾希敏每天要在核酸检测现场录入上百人的信息,手机“罢工”。
他是消毒站加卫生站的“两站”站长。当这一轮疫情来临时,除了对封闭区域的外部环境进行消毒,另一项艰巨的任务通常安排在晚上七八点。“我们会和环卫站里面的工作人员一起上门收集被隔离人员的垃圾,重点垃圾收集前消毒,收集后再对整个楼层进行消毒。”夜幕降临后,居民当天产生的垃圾全部可以收集。
4栋楼80多户,消毒时间持续2小时。53岁的莫一超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有时抱着半人高的垃圾桶,有时背着30斤重的消毒设备,每天在9层的高楼里爬上爬下。“防护服一脱,全身都是汗。消毒员穿着浅蓝色工作服,后背都湿透了。”
53岁的莫一超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上门收隔离人员的垃圾。
夫妻对抗流行病
帮助疫情尽快结束
这次抗击疫情,父母齐上阵,莫一超和曾希敏的女儿一点也不意外。“我们俩都是干这行的。我孩子有特殊情况,我们就忘了她。”莫超负责整条街的卫生消毒工作,基本上都是不停的巡逻,根本没有休息。“休息的时候,我还是讲工作,把流程中发现的漏洞告诉员工怎么做好。”他一直在思考下一步,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疫情早一天结束。
每天夫妻俩回家的时间都是不确定的,但是一方会在对方先到家的时候开着灯等着对方。辛苦一天,说一两句安慰的话,第二天继续战斗。有时候老婆说,当天遇到排队做核酸的居民,大家都积极配合,表示理解一线工作。
墨潮
“郭那边已经降职解封了。我希望在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负责的这个点在14天后会变得低风险并完全解封。”莫一超希望他保持大胆谨慎,在保护好的前提下,继续为居民服务。曾希敏也希望疫情尽快过去。“再努力一点没关系!只要一切回到以前的生活。”
疫情还没有结束,战斗还在继续。莫一超和曾希敏作为战争感染夫妻互相喊话,毅然奔赴各自的战线。
对TA说:
莫一超:最近可能暂时照顾不了家人。尽可能照顾好自己、女儿和家人。
曾希敏:虽然是你的职责,但你也要注意安全,做好防护。希望疫情过后你能休个长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