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连锁经营运行模式的思考(三步学会连锁经营战略的分析)


连锁经营战略分析包括三个要素:战略定位分析、战略资源分析、成本/收益分析。 下图为连锁经营的战略分析框架



1、战略定位分析


对于战略性连锁经营,就是说特许人将连锁经营业务本身当作其商业模式的核心,以及主要的收入来源,这时的管理者就必须把连锁经营视作一项重要的“新业务”。这里的“新”,是指特许经营相对独立于原来的基础业务。


由于把连锁经营上升到了企业战略层面,所以就必须摆脱基于原来基础业务的旧视角,按照连锁经营活动本身的特点来配置企业的资源,并且面对另一个全新的市场环境。在某种意义上,原来的基础业务变成了开展特许经营的一个工具。


在这种新的背景之下,运用SWOT模型分析企业的定位,就必须考虑一些不同于基础业务的特殊问题:

企业是否具备了构建和运营特许经营体系所需要的战略资源(人力、资金、管理)?

企业是否在基础业务和特许权销售两个方面都具有足够的优势?

市场上是否有其他有相似基础业务的特许人构成直接竞争者?

基础业务能否支撑特许经营体系?

当前特许权销售的市场环境是否有利?

特许权的营销要素如何设计(特许权的设计、定价、推广、销售模式)?

连锁运营管理与连锁经营8大体系

针对企业自身和市场两方面具体情况,企业制定怎样的应对策略?


这时企业在决策之前,就要以基础业务作为出发点,考虑连锁经营的可行性问题。



2.战略资源分析


开展连锁经营所需要的战略资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产权、商业模式、内部架构。


(1)知识产权。

这是连锁经营授权的主要内容,也是开展连锁经营必备的基础性要素。一个不具备完整、独立知识产权的企业,根本无法开展连锁经营。

连锁经营授权如下:

1)品牌:一个经过适当培育并不断加以维护的品牌,是吸引潜在受许人的关键。

2)专利:如果企业在基础业务方面拥有有价值的专利,会极大地促进连锁经营业务的开展。

3)专有技术:在基础业务方面,如果企业没有区别于其他竞争者的诀窍,整个体系就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立足。

4)整店输出:提供完整的选址开店建店的辅导和流程经验。


(2)商业运营模式。

连锁战略分析中的商业模式不是指连锁企业的商业模式,而是针对体系网点而言的,即所谓的网点运营模式。对于网点运营模式的考察,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业务的可行性:对于一些创新型业务和体系,必须重视基础业务的可行性,要求基础业务必须能够支撑一个独立网点的正常运行。

2)网点模式经过验证:在推广一种商业模式之前,必须首先经过市场的验证,这也是国内立法当中“两店一年”的理由。

3)网点模式的可复制性:一种经过验证的、成功的网点运营模式,并非天然地可复制。例如一些中式餐饮企业在推广中就遇到了这样的瓶颈。


(3)内部架构。

有了独立、完整的知识产权,和经过验证的成功商业模式,只是具备了开展特许经营的必要条件。

要保证特许经营业务的可行,企业必须构建出完整的、适合特许经营需要的内部架构,才能保证特许经营体系的健康运行和持续稳定发展。


3.成本/收益分析


经济分析是商业项目可行性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潜在特许人而言,如前所述,首先要明确开展特许经营的目的和战略定位。

如果是策略性连锁经营,主要考虑构建和维护特许经营所产生的成本、对基础业务利润的冲蚀,以及特许经营收费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补偿这种冲蚀。


如果是战略性连锁经营,就必须把连锁经营本身当作一项独立的业务进行考察,在基础业务之外,分析连锁经营体系的成本与收益。


连锁问题,强叔解决


强叔赠送两大增值服务:

1:关注平台,回顾连锁体系文章。

2:私聊强叔,领企业运营表单

企业运营工具包近1000份 给您概述了连锁企业如何从1家门店发展成全国连锁的过程。

打赏8元,参考学习总部组织-开店建店-连锁合伙-运营拓展-招商,模版手册内容。

微信公众号:强叔谈连锁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