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检察日报正义网
“只要交十倍定金,母婴产品免费!30天后押金全部返还。”通过在微信群发布此类信息,罗共骗取46人钱财共计130余万元。知道自己没有还款能力,罗选择了“拆东墙补西墙”——向公司老板和同事借了近27万元。日前,上海市闵行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罗某提起公诉。
好好干
“交了定金就可以免费领取母婴用品”
2016年,罗开始在一家母婴用品网店做线上客服,因此认识了很多刚生完孩子的妈妈。通过给宝妈们提供一些优惠活动,罗的微信逐渐积累了1500多个宝妈客户。2020年7月,罗某入职某网络公司,担任渠道开发总监,主要负责拓展公司母婴用品网店的销售渠道。
不久后,罗某自认为可以抓住一些刚生完孩子准备购买母婴用品的宝妈的心理,在公司背后“另起炉灶”——以赠送免费母婴用品为名,向宝妈们收取大量押金。“这样,你不仅可以利用自己在微信上的资源,还可以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资金。”罗算完了就来。
2021年初,罗向微信群介绍了一项新福利:“请注意!把你想要的物品信息发送到群里就可以免费获得物品,我们会按照1: 10的比例收取押金。比如你想用200块钱买一辆婴儿车,先付2000块钱的定金,30天后可以退全部定金。”
此福利一经发布,便吸引了大批宝妈的热情参与。第一批活动结束,宝妈们顺利拿到心仪的物品,并全额退还押金。从此,更多的宝妈“入局”了。罗粗略统计发现,最多时有150多人参与他的活动,手里的存款逐渐积累到200万元。
损失空不能填写
没想到,我拿了存款去投资
随着参与的热情越来越高,罗手中积累的存款数额越来越大,微信群里的礼品价格也在飙升,逐渐从奶瓶、童车升级到手机等高价产品。
随之而来的是给罗送了太多的天价礼物而造成的巨大损失。2021年2月,罗多次接下为其他公司刷单的私活,用宝妈们的存款先行垫付。然而陆续投入了近50万,结果却是全部亏损。
焦急的罗某看着入不敷出的账面钱,开始为如何“赚钱”发愁。在仅剩150万元存款的情况下,罗将目光瞄准了市场上风头正劲的投资。于是,罗先后将这150万元投入了。然而,不擅长投资的罗很快又栽了跟头——亏了近100万元。
虽然罗在投资时用剩余的50万元偿还了部分存款,但的大量存款无法归还。面对马宝的讨债,走投无路的罗某另有打算——从公司骗钱,弥补马宝巨额存款的漏洞。
4月22日,罗某敲开该公司老板的办公室门,半真半假地说:“之前的推广费用已经过了。能不能先跟你借五万,等正式推广费用下来再还你?”老板没多想,很快给罗转了5万元。
然而,不到两周,罗在微信上告诉老板,因家里盖房欠债,希望再借10万元还债。然而,他得到的贷款只是杯水车薪。明知自己没有还款能力的罗,又向其他同事借了10多万元。
后悔来不及
自愿接受审判
罗虽然用借来的20多万元填补了存款中的一些“窟窿”,但“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终究行不通。罗灿只在马宝微信群使用拖延战术:“各位朋友,由于资金周转问题,本月回笼资金将暂时延期。”
一石激起千层浪,群里的宝妈们怒不可遏,开始声讨罗,称“不还钱就去报警”。眼见事态越来越严重,罗虽然对自己之前的行为后悔不已,但为时已晚。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第二天,罗心情沉重地向公司老板坦白了自己骗取多名宝妈巨额存款的事实,并在老板的陪同下到派出所投案自首。
罗到案后交代:“当时就想着用我背后的投资把钱赚回来,没想到亏了这么多。没还的时候也没跟老板同事说明实际用途,欠他们的钱也还没还。我认罪,我真的骗了这些宝妈和同事的钱……”
“被告人罗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捏造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多人钱财。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触犯刑法相关规定,涉嫌诈骗罪。”闵行区检察院于9月2日对罗提起公诉。